要闻

免被动成大国竞争棋子 东南亚国应采中间立场

(槟城4日讯)尽管东南亚区域是全球相互竞争利益的所在地,但东南亚国家不需要做出“二元”选择,反而应该采取中间立场,从中变得更强大,而不是被动地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下的棋子。

于日前出席“亚洲新地缘政治与全球未来新秩序:对东南亚的影响” 的区域地缘政治圆桌会议的政治领袖、学者和各智库代表这么认为。

这项区域地缘政治圆桌会议是由马来西亚智库义腾研究中心(REFSA)与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联办,以探讨对美中紧张局势、俄乌战争和南中国海争议等的全球大环境下,东盟国家在地缘政治及经济活动可以扮演的角色。

汇聚亚太区参与者

这场由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主持开幕的圆桌会议,汇聚了来自亚太地区多元背景的参与者,包括政策制定者、学者和意见领袖。

当中包括FES亚洲区域办事处常务董事萨克瑟、泰国前进党领袖皮塔、菲律宾前总统顾问罗纳多亚马斯、越南的Le Trung Kien博士、印尼的Makmur Keliat教授、韩国的Jeonghyeon Kim博士和华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中心主任锺大荣副教授等。本地参与者包括会议主持人兵如港州议员李孝存,国防部前副部长刘镇东,贸工部前副部长王建民博士,马大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国大国际关系教授郭清水博士,和其他本地学者和各智库代表。

与会者也提供了多层面的新策略思考,特别是东盟成员国如何推动或采用符合各自国家需求的策略。

与会者3关键立场

1.拥有独立的外交政策

东盟国家应将外交政策着重于增强经济发展、国防和其他领域的韧性。东盟有必要避免陷入中美选边站的二元陷阱。

此外,东盟也应解决其内部问题,例如缅甸的动荡局势,并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以形成统一和团结的联盟。

2.实行“单点式”外交

为了摆脱一体化的二元方案,东盟各国应继续展开包容、公正和综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外交。他们不应过度倾向任何一方,而应以促进东盟利益为主要考量。

要实现这个目标,各国就应该制定多元的外交策略,以“对冲”战略,如双边主义、区域主义和小多边主义等应对世界趋势。

3.善用东盟作为中美交汇点的经济地位

中美竞争和中国冠病清零政策下长期封锁的情况,同时也突显了东盟地区的稳定性、对接全球市场的优势和友善的投资环境,促使东盟地区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者和贸易的理想目的地。

东盟应通过发挥各个成员国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以加强和区域化东盟的价值链,而不是展开恶性竞争。涉及东盟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例如与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 (IPEF) 和与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是此类杠杆作用在行动中的先例。

 

 
 

 

反应

 

财经新闻

缓解美国关税带来压力 习近平访东南亚试金石

(八打灵再也14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美博弈加剧之际出访东南亚三国,此行被视为中国对东南亚关系的试金石,并旨在缓解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分析,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持续升温,北京正面临巩固全球外交关系的压力,尤其是与邻近的东南亚国家;尽管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双边关系仍充满复杂性。

习近平将在本周国事访问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这也是他今年首次官方出访。

报道指出,习近平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可信赖的全球合作伙伴,借此与政策多变、难以预测的特朗普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已扰乱国际金融市场,并使多国政府感到困惑。

习近平预计将在越南见证多达40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包括涉及中方贷款支持的总造价达83亿美元的跨境铁路建设项目。

不过,这类合作也凸显出东南亚各国面临的外交平衡挑战,即一方面与中国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则尝试向美国争取关税豁免。

习近平的访问自周一于越南展开,随后将在大马停留3天,最后前往柬埔寨完成为期5天的行程;中国近10年来持续推动在东南亚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如今已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报道表示,越南对中国原材料依赖程度极高,尤其在制衣产业中,约六成至九成原料来自中国;这是这次国事访问的核心贸易议题之一。

随着中美贸易战延续,中国商品可能转而流入东南亚,进一步冲击当地市场。

尽管特朗普已暂缓90天加征新一轮关税,但越南与柬埔寨亦已被纳入美国潜在的关税目标国。

修补可能的摩擦

“纽约时报中文网”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谈话说,习近平这次出访不仅寻求国际友谊,也希望理解这些国家如何应对当前局势,进一步修补可能的摩擦。

“中国商品很有可能会开始流入这些地区,而关于产能过剩和中国倾销的问题将再次浮现。”

此外,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索纳尔则指出,许多当地经济体将可能祭出防范措施,以防止中国商品倾销损害本地产业。

“纽约时报中文网”亦提到,在与中国深化合作的同时,东南亚领导人也必须避免给外界过于亲中印象,例如,有越南官员担忧,习近平此次高规格访问恐使河内难以从美国争取更优惠的关税待遇。

波士顿学院学者武春康说,越南当然欢迎习近平的来访,以最小化其经济阵痛,但它也正在与特朗普政府协商关税减免,因此必须避免给人倒向中国的印象。

在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公开支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安华强调中国是大马无法忽视的重要角色。

“虽然有些国家确实与中国存在分歧,我们仍会尽力以最妥善的方式前行,以确保和平、安全,并在经济与投资方面获得最大利益。”

报道最后指出,北京还积极出资重建柬埔寨的重要海军基地,加强其在全球战略通道的存在;在大马,习近平则预计将进一步支持铁路与港口项目。

然而,北京与越南、大马的领土争议仍是习近平此行面临的潜在挑战。

数周前,中国海军才在越南海域举行军演并实弹训练,中国执法人员更曾对越南渔民实施暴力与逮捕行动。针对此类行径,庄嘉颖认为,中国须表现出愿意缓和胁迫施压。

据路透社分析,北京当局正积极致力于将中国塑造成一个比美国总统特朗普更稳定、更可信赖的全球领导力量。

大马是重要一站

报道说,大马是习近平国事访问东南亚三国之旅的重要一站,亦是自中美贸易紧张加剧以来,北京加强与区域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

“大马是中国在东盟中的第二大商品进口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资料,2024年大马自中国进口总额达1015亿美元;作为东南亚区域贸易重心之一,大马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扮演重要的战略节点角色。”

习近平于周二至周四在大马停留3日期间,双方领导人将针对扩大双边贸易区域安全问题协调和基础建设合作加强。马来西亚也可能争取中国进一步支持既有的铁路与港口建设项目。

“在全球经济动荡之际,北京正试图稳固其在亚洲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力;中国方面希望藉由强化与马来西亚等国的合作,减缓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变动的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本月一度宣布大规模关税措施,随后又迅速回撤,导致全球市场剧烈波动。”

分析人士认为,中马双方都希望此次高层互访能带来实质成果,特别是在贸易保障与基础建设合作方面。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大马一直是中方在区域基建投资的关键对象。

此次访问亦将进一步彰显大马在区域多边外交中的平衡角色,既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又积极参与与美方的经贸对话,寻求在全球局势中的最大战略空间。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