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政治需休养生息/陈福星
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为国会第15届第2季第1次会议主持开幕时发表施政御词,声称本身在位迄今,已先后换了4位首相,但愿现任者拿督斯里安华是其任内最后一名首相。
另一边厢,人在泰国进行官访的安华接受当地一家电视台专访时坚称,指团结政府会在3至6个月内垮台的谣言,将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在脸书继续炮打联合政府,形容这个政府并不昌明(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是团结政府推出的治国理念),因为主导团结政府的希望联盟是由非回教徒国会议员主导,且没将具备诚信的回教徒安置在政治主流。
很显然,伊党和国盟,对于在换届大选前推翻团结政府,依旧死心不息。
不过,由于刚过不久的巫统代表大会,已议决力挺团结政府至换届大选为止。
6州选举两大考验
一般认为,安华领导的政府不会轻易分崩离析;当然,巫统大会也透露另一个信息,就是巫统还没决定是否与团结政府保持天长地久的亲密关系。
从大马政坛的历史审视,团结政府能够平安无事地维持到换届大选,已经很不错。
即将举行的6州选举,对团结政府的希盟和巫统有两大严峻考验,一是双方在议席分配上的分歧能否解决,二是团结政府跟国盟在州选的单打独斗,是否能够漂亮胜出?
回顾历史:
2008年3·08大选,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和伊党结伴不结盟,在互不侵犯的默契下跟国阵展开直接对垒,结果一举推翻国阵在国会下议院的三分二席次优势,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场政治海啸。
来到2013年5·05大选,公正党、行动党和伊党更在民联的旗帜下结盟上阵,虽未成功扳倒国阵政府,但所取得的战绩却比3·08大选来得辉煌。
然而,“好景不常”,民联随后不久即宣告无疾而终;而根据外界的一般认知,其肇因主要是伊党跟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政治理念上南辕北辙,彼此最后只能“因了解而分开”。
来到今天的团结政府,同样的问题同样存在。公正党和行动党,这两个希盟的主要成员党跟巫统的政治理念,同样是一个南一个北,如此情况下,分手是否也是迟早的事?
不管怎样,经过2020年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辞职所引发的一连串政治动荡,大马目前极需要一个4至5年的政治稳定期,以休养生息,至于悬峙国会会否将成为大马的政治常态,此刻谁又说得准?
别再玩弄统考课题/陈福星
由希望联盟主导,或更确切地说,是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其任期已走到半路,来届大选可说是指日可待。
2022年11月19日举行的第15届全国大选,首次出现没有任何政党联盟议席过半的局面,所谓的“团结政府”因此而生。
希盟曾在2018年大选中获胜并单独执政,22个月后却因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突然辞职,搞得整个政坛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到了第15届大选,许多国人,尤其是华裔选民,依旧相当“人道”,继续将选票投向希盟。
回过头想一想,当时华裔选民脑海中究竟作何打算?
是这样想的吗:希盟只执政了22个月,所以竞选承诺才未能兑现,我们应该再给她一个机会?
没错,22个月的任期,或许确实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但团结政府上台至今已超过28个月,希盟的竞选宣言为何仍是原地踏步?
在此,在下不打算一一赘述,仅想谈谈独中统考一事。
当年,民主行动党领袖们一个个信誓旦旦,拍胸口表示只要希盟执政,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之事即可一蹴而就。
结果如何?承认统考这件事,和希盟其他竞选宣言一样,空雷不雨。接下来,说得更明白一点,来届大选,行动党还会、还要、还敢再提这回事吗?
早前,董总领导层约见马华领导人,承认统考当然是会谈的主要议程之一。但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明白,董总为何要见马华?
现如今,马华如猪八戒照镜,连自己到底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分不清;这个时候找马华谈华教,最多也只是图个“爽”字而已。
其实,国阵与马华在承认统考上曾确实有些许功劳;至少,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任时,政府于2011年局部承认了统考文凭。
当时的条件是:只要独中生在高中统考中考获三科优等,并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中考获国文优等、英文及格,即可申请进入师范学院,进而成为政府学校教师。这一点,是马华无可争议的贡献。
找马华有点莫名其妙
时至今日,董总愿意为统考资格继续奋斗,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董总作为华文教育机构的天职之一。然而,这个时候找上马华,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真要寻求政党助力,董总不是更应该去找在国会议席上呼风唤雨的行动党吗?为何偏偏找上只剩下两个国席的马华?
董总此举,是仍看得起马华?还是有意将“承认统考”的政治风险,在行动党与马华之间“平分”?
其实啊,最务实的做法,就是董总直接求见首相或教育部长。因为承认统考的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这两个职位手中。
至于行动党,如果连安排董总约见首相或教育部长都办不到,又怎能寄望他们在承认统考上有所作为?
来届大选,承认统考一事是否会再被摆上神台,目前尚属未知。但无论如何——尤其是行动党,请别再把华社当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