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职场新兵,你的钱增长还是溜走?/萧伊妗

- 文 +

作者:萧伊妗(国际金融理财师CFP)

如果时间能重来,你可以回到当初踏入职场的第一天。你会做出什么改变?在理财上你会有什么变化? 

来到人生下半场,我不时问自己,如果有机会重来,有什么在理财上会做出的改变。

问问周围的朋友,大多都是后悔自己没有花时间研究投资,没有占尽复利的红利。而我自己是认为如果我能早一些知道财务分配和职业规划,也许可能在更早的时候,改变生活轨迹。

那天,我遇到了一位刚进职场的年轻人,他拿到人生的第一笔薪水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换上新手机。接着,周末聚餐,线上购物等等。月底却发现户头只剩下不到100令吉。

这其实很多新入职场新人的写照。从本来每个月需要省省用,到第一次拿比以往多几倍的收入,一开始的时候一定会有些难拿捏。这时候,应该深思努力赚钱,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就纯粹为了消费吗?

储蓄
储蓄(取自Freepik)

“持续的收入流”

开始工作意味着拥有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创造工具,那就是“持续的收入流”。但如何将这份收入转化为真正的财富,让自己有安全感和找到自由?

摩根.豪瑟的《致富心态》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核心真相:理财的成功是一场与人性、时间、概率和运气的博弈。

虽然我们无法掌控运气与概率走向,但时间,恰恰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最可控的盟友。遗憾的是,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常未被充分理解和运用。毕竟理解一回事,采取行动又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刚起步的新鲜人,理解并实践以下三个核心观点,将有助你让你奠定财务基础:

第一观点:时间与复利:是你最大盟友

巴菲特845亿美元的净资产中,有815亿是过了65岁才获得的。

假设巴菲特与普通人一样,在青少年与20多岁时期都在摸索世界,发觉个人热情,到了三十岁他才发现他投资的天赋,年回酬一样有20%。然后,他60岁时停止投资并退休,过着打高尔夫球,含饴弄孙的生活。这样一比,普通人巴菲特的净资产与实际的巴菲特的净资产少了99.9%。

时间是职场新人最大的武器,复利需要2个关键因素:本金与时间。豪瑟强调财富的积累速度,更多取决于储蓄率而非回报率。只要越早开始储蓄,本金就能有效提升。

20岁开始储蓄+投资

以上的例子证明不要小看20岁每月省下的几百,关键是养成习惯,持之以恒。比起40岁后才称“有钱才开始”,现在才是最佳时刻。

第二观点:守财才是真本事

你可能会羡慕一些网红能靠短视频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篮球明星可以靠着精湛的球技一年就可达到普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收入。可是,致富发达的手段百百种,需要冒险,还得保持乐观,勇于踏出舒适圈。但是守财的核心只有一种,那就是“不输”。

守财与致富的技能完全倒反,我们必须节俭与保持谦卑,并意识自己有可能会因为“运气”而不再成功。

对职场新鲜人来说,本金不够,所以更需要预留足够的缓冲空间,让你承受意外,错误和市场的波动而不至于亏顺太多或破产。

1) 紧急备用金:先存至少可以应付基本开销3-6个月的现金,应对失业,意外等突发状况。

2) 医药保险:在年纪轻时,买一份医疗保险,如果有能力再买一份疾病险。至少在生重病时,不至于需要动用自己的紧急基金和投资基金。

3) 控制债务:谨慎使用信用卡和高息借贷。高利息债务能侵蚀你的现金流,这使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压力,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破产得可能。

第三观点:财富目标是自由

财富的价值在于它能赋予我们掌控时间的能力。那个能力能让我们每天一早醒来时说:“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只要是你想要的,你就有能力在你想要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请,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现在你看到你的薪水单,银行存折不仅仅是数字。它未来可以累积成财富,让你有足够的底气,让你在遇到不理想的工作时离开;也能让你能在家人需要时,可以选择陪伴;让你追求收入不高但热爱的事业。

1) 理解“自由”的定义。职场新人可以开始思考你的理想,需要多少的被动收入来维持,就可以设定目标指引自己的储蓄与投资计划。

2) 投资自己和人际关系:将至少10%的收入用于学习新技能,拓展视野,维护重要关系。这个投资回报率远超过金融市场投资。

4) 享受过程。追求自由的路很长,但是也不忽略当下的乐趣。要学会用比较少得钱得到快乐,找到平衡。

总结:致富是起步,守财让你稳住,自由才是你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

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相关新闻

年轻人
投资
理财
职场
萧伊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