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灼见】俄乌面临不完美结局?/霍咏强

- 文 +

摩根大通在5月的投资人报告中,既乐观又悲观地预测了的“结局”,估计在下半年以一种对欧美并不友好的方法结束。这可能建基于过去两个月断断续续的和平进程,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直接谈判,虽然达成了千人换囚,但对于最重要的停火议题,不仅没有共识,甚至出现重大分歧。

局势在5月下旬骤然升级,5月23到26日,军队用导弹和对包括基辅在内的城市发动大规模空袭。方面称,俄军一次性出动355架攻击型,为双方开启战争以来的最大规模行动。持续3天的空袭已造成20多人身亡,数十人受伤。

乌悲观形势打胜仗

然后,却在悲观的形势中打了一场精彩的胜仗。5月底对多地发动横跨5000里的袭击,似乎冲击了人们对形势的印象,这可能是发动这起“蛛网行动”的主要目的,承认5个军事基地遭到“恐怖袭击”,那5个基地横跨5个时区,由北极圈之内到西伯利亚。

此次行动中的被藏于装在卡车顶上的木制移动房屋或货柜内,然后在靠近军事基地的地方发放那些,飞向停在军事基地上的俄军作战飞机。由于那些基地远离前线,当地人员显然比较松懈,结果造成大量战机受损,这无疑极大程度提振方面的士气。据乌方透露,这次行动准备了一年半,由总统泽连斯基亲自监督实施。

但是,一场漂亮的胜仗改变不了俄乌冲突的实力平衡,“蛛网行动”不太可能扭转俄乌军事力量的对比,攻击后3天,再度以导弹和反击。没有收复失地的可能,除了这一场突袭令遭受严重的战机损失,以及在媒体看来充满着戏剧性效果外,无法改变整个战争的胜负关键。同一时间,甚至已经开始攻击俄占乌东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无论从战场或谈判桌上,都没有任何预期能够收复这些地区。

成战场主宰

作为一次渗透式的打击,“蛛网行动”最大的启示,或许是已经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宰,不再需要有人驾驶飞机深入敌阵。但同时让笔者记起十多年前,朝鲜国防部长罕有接受外媒访问时,曾经对”渗透式打击”作出一次最深刻的描画。当被问及朝鲜的导弹射程有限,无法攻击远在万里以外的敌人时,他说出了令人深思的回应说,”核弹头也不一定需要由导弹携带,坐货船也可以!”泽连斯基是否浪费了这次难得的渗透机会?

还有可能结束吗?还是可能的,因为双方都筋疲力尽。

正如在摩根大通的报告指出,随着欧洲军火短缺、兵源紧张、美国政治耐心减退,以及特朗普上台后和北约裂痕浮现,2025年中后段俄乌双方极有可能达成一个“不完美协议”。报告预测了4种可能走向,其中不理想的几率最高。在缺乏外国驻军与长期军援的支持下,将陷入持续不稳、重建受阻、国际支持逐渐减弱,最终与欧盟、北约整合破局,国家逐渐重新落入势力范围。

报告并且称之为”格鲁吉亚模式”。

恐成另一个阿富汗

2008年格鲁吉亚与爆发战争后,曾经同样获得大量西方援助与政治声援,但未能取得军事保证与安全承诺,亲西方党派一方面要“回报”欧美的支持,民主遭受侵蚀,逐渐走向腐败,政局动荡,投资信心下滑。于是,亲俄寡头支持的党派趁机上台执政,不仅冻结加入欧盟进程,还限制欧美企业及组织的运作,导致美国与欧盟中止资助。与此同时,与俄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2022-23年来自俄国的汇款占GDP逾15%,成为最大来源,贸易、旅游与人员流动亦显著上升。

而言,就算在停战初期或可享受重建热潮,但长远将陷入同类困境,企业投资却步,再经历几届贪腐政府,的结局极可能比格鲁吉亚更不堪,成为另一个阿富汗。

相关新闻

乌克兰
俄乌战争
俄罗斯
无人机
霍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