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灼见】资本离不开美元/陈万诚

- 文 +

近日,《外交事务》杂志刊出评论文章,指出重新执政以来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尤其是对所有贸易伙伴祭出全面关税,不仅打击市场信心,也对的全球地位构成挑战。

文中提到,过去每逢国际金融动荡,资产便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但这一次,投资者却转向了黄金与日债,而非国债。这种异于寻常的市场反应,被视为信誉开始动摇的征兆。

这样的判断并非毫无根据。不仅通过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更在多个场合公开施压美联储,质疑其独立性,令外界对制度的可预期性产生疑虑。而正是这种制度上的稳定,支撑了长期以来作为全球主要结算、储备与避险的核心地位。

其他选择过于脆弱

不过,若将这些波动解读为“统治时代”即将终结,恐怕仍言之过早。之所以长期占据全球体系的中心,不只是因为经济强劲,更是因为它所代表的资产市场有着难以取代的深度与流动性。换句话说,不是无可挑剔,而是世界其他选择太过脆弱。

欧元虽然结构上更接近替代者的样貌,却受限于财政整合进展缓慢,成员国政治分歧日益扩大,缺乏真正统一的中央财政体制。

中国在国际化方面努力多年,人民币在区域结算中的占比确实有所上升,但资本账户仍设有多重限制,加之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与信息透明度问题,短期内难以承担所扮演的全球角色。

日本债市虽然稳健,却被长期低增长与超宽松政策拖累,难以吸纳足够多样化的全球资金需求。

美元
美元(美联社)

仍主导全球金融

目前的危机并非的涨跌,而是其背后制度信任的慢性流失。如果华盛顿继续在内政与外交上释放不稳定信号,不断挑战独立机构的权威,的制度优势将难以维系。

届时,虽仍主导全球金融,但其“道义上的地位”将逐渐瓦解。一旦有其他经济体在制度、透明度与金融市场基础建设上取得突破,资本的忠诚也可能迅速转向。

当前的依然稳坐金字塔顶端,但这是一种无奈的稳固。全球投资者选择,并非出于热爱,而是在其他选项都不足以承担体系风险的现实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主导地位的延续,不再是例外论的胜利,而是世界分裂现实的延伸。

当各国都还未准备好提供一个可信赖的新选择,即使在风雨中,也依然是资本最习惯的避难所。真正的改变,不会因一人一政而至,反倒可能是在世界其他角落悄然发生。

相关新闻

特朗普
美元
美国
货币
陈万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