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防疫长痛不如短痛/霍咏强

中国防疫政策是急转弯吗?无论从措施成效看、从经济环境看,都不是。

中国已经守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该做的,都已经做好了。今天时移世易,应该做的、也应该做好。无论中国再怎样开放、也不能称为躺平!

何况无论出发点为何,效果还是挺好的,某种意义上,中国内地目前遭遇的情况,这个世界每个角落都发生了,只有更差、未见到更好。如果要追究责任,请找欧美政府,如果不是他们开始时冷眼旁观、然后手忙脚乱,最后只好举手投降。这场“战疫”,人类不会输得这样惨!

就连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有好一段时间不少朋友的长辈无声无息走了,自己也怕得要死,这种感受虽由热变冷,依然从未消失。

开不开放均作文章

对美国盟友来说,无论中国“改变”或“不改变”防疫政策,都会继续以此大作文章?于是,这次肯定是中央政府遭受压力、政治形势严峻,必须迅速改变政策,所以不顾社会出现混乱,甚至以此证明习近平权威受损、地位不稳。

没多久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还大言不惭地指在会面期间,曾建议中国修改防疫政策。现在放开了,美国和日本竟然还要因应中国调整防疫措施,反过来要加强管制中国旅客入境;法国驻华领事反倒聪明,即时发微博表示不会对来自中国旅客附加入境防疫限制。

这段时间,中国国内有个常见的说法也值得讨论,指中国这些年来,原来是一个稳打稳扎、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的政府,就算改革开放多年的风潮、仍然谨守着这种稳重做法,凡事先要搞个试点,成功了才把政策铺开。

然而这次关于疫情管制措施的改变,称得上是一下子就改弦易辙,把政策180度扭转过来。由原来的动态清零、一下子改变成完全放开,实在令人措手不及,这改变了以往官方稳健的习性吗?

如果以年初上海和香港的情况为例,到今年第四季中国其实已经吹风解禁,但一些省市又因为疫情爆发而重新加强管控,结果惹来一些抗争行动。这反映出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管制,又或者选择某些省市作为试点、是不现实的。

早达顶峰早日安心

中国平常就有大量的跨省往来,如果这些人员流动因为不同省市进行试点而出现政策差异,可能引起更大争议。现在统一全国开放,更能避免政策不一可能造成的政治风险。

当然一开放后迅即出现大规模的感染,这并不是中国政府能够预先考虑到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未尝不好,冠病病毒的传播速度快、迅速推上顶峰,与其耗费两三个月时间形成五至六成的感染比例,不如在短短的三四个星期就达成。

虽然增幅有点令人心惊,难免令医疗系统承受额外风险,但是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能在春节前就达到顶峰,可能令大家能够过一个更愉快和心安的春节假期。

重新感受繁华热闹

从内地朋友的反应来看,踏入2022年12月开放以来,传播速度的确令人触目惊心,不少感染的也在投诉不如想像中“许多人无症状感染”,身边发病的都是苦不堪言。

然而,身处病中自然特别难受,但都在几天后恢复过来,反而在心理上更觉得安全,加上没有防控措施了,生活也自如得多,还能安排户外活动、甚至计划出国旅游,心理还有点安慰。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疫政策的优化,一些需要亲身上课的书画班、健体课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北京开始要求恢复全员上班,营造正常的市面气氛,景点也迎来越来越多游客,饭店餐馆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嚣,作为城市活力最直接的“早晚高峰时段塞车”也重现。以往讨厌的不便也被视为恢复常态生活的一部分,重新感受到繁华热闹的都市回来了,那也是另一种得着!

 

 
 

 

反应

 

国际

美国全面封杀中国芯片 王毅:赤裸裸单边霸凌

(北京21日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美国试图对中国芯片进行全面封杀,并形容此举为赤裸裸的单边霸凌,同时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王毅20日在北京与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和会面。

王毅指出,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这再次说明,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彼此合理关切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但与此同时,美方继续遏制打压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近日竟然试图对中国芯片进行全面封杀,这是赤裸裸的单边霸凌,中方坚决反对。

他认为,亚太地区汇聚了中美的共同利益,也集中了两国的矛盾分歧。中美应首先通过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进而构建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找到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王毅还说,中方赞赏亚洲协会致力于增进中美对话交流和相互了解,希望亚洲协会继续为增进美国社会对华正确认知发挥桥梁作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