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青马来文欠佳急待提升/林楷骏

近年,Z时代(1995至2010出生)的华裔青年普遍马来文水平不佳。尽管大多数华裔青年在考试中能取得优异成绩,但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明显不足。

这种现象反映了教育体系、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对马来西亚华裔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笔者的观察,部分华小生选择就读独中,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开马来文教学环境。这与学生在华小时期马来文程度较为薄弱有关。

没有使用马来文场景

尽管独中强调三语并重,但独中无法提供华裔青年使用马来文的场景,也导致部分独中生仅在马来文的书面成绩考获优等,但口语却陷入不流畅的窘境。

此外,由于华社崇尚“应试教育”,各大补习中心只教导UASA或SPM等考试需要的写作技巧,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应用。

何况,在华裔家庭和社区中,马来文的使用场景极为有限。当孩子从小生活在以华语为主的环境中,即使在学校学会了基础表达,回家后也难以实践,导致语言能力逐渐退化。

华裔青年的马来文能力不佳,与家长的态度密切相关。不少家长表示“学马来文没用” ,认为其实用性不高,反而更重视华文和英文,因为这两种语言在全球化中更具竞争力。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孩子,使他们对马来文也持负面态度。

部分华裔青年甚至以不懂马来文为荣,认为说英文更“高尚”。然而,家长往往未能纠正这种错误观念,进一步加剧了孩子对马来文的疏离感。最终,许多华裔青年连用马来文沟通的基本能力都难以胜任,反映出家长对马来文的疏忽。

种种抗拒马来文的行为也引发了马来同胞的诟病。马来同胞普遍认为华裔身为大马公民,理应具备一定程度的马来文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学习马来文。

马来同胞也强调,华裔应尊重马来文作为国家官方语言的地位,并通过掌握马来文更好地融入社会。

华裔青年对马来文的抗拒也进一步加剧族群之间的隔阂,让“昌明大马”的理念难以实现,也导致族群之间的不信任,不经意间就触发各民族的敏感神经。

教部应调整教学方针

为了解决华裔青年马来文程度低落的问题,教育部应调整教学方针,让华小的马来文课注重日常交流能力的培养。

例如,开展更多马来文口语练习、角色扮演活动或实地语言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马来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华裔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实用的语言表达,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马来文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育部应举办更多族群互动活动,让华裔青年有开口说马来文的机会,提升马来文的流畅度。交流活动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其他族群的文化,增强族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塑造更美好且更团结的马来西亚社会。

综上所述,华裔青年马来文水平低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若此问题持续恶化,不仅会阻碍华裔青年与其他族群沟通与交流,还会影响我国国民团结。

在缺乏共同语言的情况下,各族群间的互信可能进一步削弱,导致误解和猜忌的增加,最终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呼吁人民与政府必须相互配合,以提升华裔青年的马来文能力,突破舒适圈,加强族群之间的互动,营造和乐融融的社会,同时建立繁荣且团结的马来西亚!

 

 
 

 

反应

 

文教

“我爱马来文”短视频赛 助力学生提升国语水平

(吉隆坡15日讯)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PROBM)与国家语文出版局联办“我爱马来文”学生短视频制作比赛,诚邀全马华小、淡小、华文中学与独中学生踊跃参与。

此项比赛旨在激发学生对马来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国语掌握能力及鼓励以创意短视频展现对马来文的热忱与精神风貌。

参赛者可从即日起提交作品,截止日期是7月31日。

欲了解比赛规则与参赛方式,请浏览官网: https://www.probm.org/vip

除了比赛,主办单位也同步推出“国语的重要性与掌握技巧”专题讲座,由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苏帝文博士亲自主讲,内容实用有趣、互动性强,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国语学习方法。

欢迎有意了解讲座或比赛详情的校方与老师,可联络秘书处( 019-252 7911)。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