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世上最好的教育/李慧珊博士

“教育孩子的实质是在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最有力的方法。” –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则发人深思的短片,主要是讲述父子俩去吃自助餐的故事。或许是第一次吃自助餐,一切都显得特别新鲜,小男孩不停地拿食物,直到摆满了桌子。爸爸告诉男孩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男孩并不以为然,他志高气昂地说,这么点菜,他随便就能吃完了。爸爸终究没拗得过小男孩,只是警告了他一下,吃不完下次就不带他出来了。

可想而知,一桌子的佳肴,就算男孩有5个胃也未必吃得完。于是他趁父亲离开视线时偷偷把全部食物倒进垃圾桶。父亲回来发现后,并没有责怪小男孩,而是当场从垃圾桶中捡起食物放到嘴里继续吃。男孩当场吓傻了,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吃从垃圾桶捡起来的食物,赶忙哭着向父亲道歉,说脏了别吃了,是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父亲这样的一个举动,既维护了男孩的尊严,也让他上了人生中宝贵的一课。

教育孩子重言轻行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今天的社会,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是重言而轻行。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不应该说谎,自己却谎话连篇;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抽烟,自己却烟不离手。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举止往往比我们的言行更有说服力。

言行不一的做法不仅否定了自己对于孩子的说教,更是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虚伪的污染。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诚实,坦荡,光明磊落的人,但我们却很少这样去苛求我们自己。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他们就像河流中的源泉,一旦被导入什么方向,他们最终的流向便很有可能朝那个方向发展。每个人之所以不同,除了是出生的不同以外,更是因为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出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必须接受它,但是家庭教育则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天下的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习惯于采用严格的方式来逼迫孩子就范,他们会订下许多规矩并且不愿意相信孩子。也有父母采用支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他们对孩子有高度的信任,并且对孩子展现出极大的兴趣,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孩子身上。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记得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如果我们能够在于孩子的互动中保持学习的劲头,则我们与孩子都会获益良多。

没有人天生就是做父母的料,我们除了可以向一些家教好的父母学习以外,更应该虚心向我们的孩子学习,平等交流,认可孩子的长处。做一个学习型父母,不仅我们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家庭也会收获更大的幸福。

(作者为拉曼大学副教授)

反应

 

优生活

TikTok限制青少年观看时数

整理|郑美励

以共享短视频为主要特色的社交媒体平台TikTok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每月有数以10亿计影片被上传到该平台。由于TikTok的算法设计旨在了解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然后向他们提供更多相关内容,这使得青少年对该网站趋之若鹜。许多青少年选择将他们的影片完全公开,这样他们就可以积累“赞”,并使用TikTok提供的其他流行的功能,当然这也引来家长的担忧。

面临外界抨击不断,TikTok宣布将限制青少年每日可使用TikTok的时间。在接下的日子,TikTok将自动为每个未成年用户添加新的时间限制,18岁以下用户每日只能使用1小时,若时数超过上限则可输入密码延长使用时间。

如果青少年选择退出 60 分钟的荧幕使用时间限制,且每天在TikTok上花费超过 100 分钟,将在用户下一次开启 App 时发送通知,提醒用户可使用萤幕时间管理工具。

13岁以下限时60分钟

另外对于13岁以下的用户,每天的荧幕使用时间限制也预设成60分钟,必须由父母或监护人输入密码才能启用30分钟的额外观看时间。 

TikTok还预设13至15岁用户的帐户为私人性质,只能年满16岁才可或直接私讯他人,只有18岁及以上的用户才能开直播。 

除此之外,TikTok也针对”家庭安全配对“新增3项功能,包括可以自行设定每日荧幕时间限制,显示时间摘要的荧幕时间仪表板、以及不被打扰的静音通知。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