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党选】认同修宪限制首相任期 安华:我无意连任两届

安华
(莎阿南16日讯)首相兼希盟主席拿督斯里安华说,他认同修改联邦宪法,以限制首相任期为最高10年的建议。
他笑言,他无意连任首相两届以上,朝野无需过于担心。
“惟此事需先取得团结政府各盟党的共识,并在国会取得三分之二议员的通过。”
安华也是人民公正党主席,他是今天在行动党第18届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致词时,如此指出。
这是安华第一次以首相的身分出席行动党大会。
安华说,不只是他本人,其实公正党及希盟都同意首相任期最高10年的建议,惟此事必尚需讨论,以达致共识。
“我不是独裁者,任何涉及修改宪法的决定,我必须要得到大家的共识。”
他提及,团结政府提出的司法与法律改革,仍是前朝政府无法做到的事,而且政府没有干预任何一宗法庭案。
“我昨天与首席大法官会谈,我问,政府干预了哪宗案件或哪个决定了吗?我向法官说明,我们(政府)绝对没有干预任何司法的决定。”
惟他强调,尽管政府对司法独立的原则绝不妥协,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官的判决肯定正确,因此,需要透过司法改革来得到监控及平衡,以避免贪污行贿的问题继续发生。
他指出,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即便是首相或法官也可能犯错,因此,必须设立独立机构监督司法体系,确保司法运作符合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政府不干预司法,但我们要确保司法的威望与自由,不会陷入商业利益及贪污,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在国会回答,向人民交代。”
相关新闻:
【行动党党选】限制首相任期仅属建议 陆兆福: 内阁未讨论
【行动党党选】陆兆福:将纳入党章 限非部长任国会领袖
【行动党党选】陆兆福:未来两年提修宪草案 将首相任期限制为10年
“车牌部长”背后事/章龙炎
民主行动党的陆兆福官拜交通部长,却被讥笑为“车牌部长”。他不但不以为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因为他认为通过出售特别车牌号码,可以为政府增加收入。
部长卖车牌不务正业
但稍微了解政府经济职责的人都知道,这种行为轻重不分,甚至有不务正业之嫌。作为交通部长,其主要责任应是改善国内交通系统与提高交通安全。
若政府还得靠卖车牌来增加收入(尤其是在口口声声强调“节省”的前提下),这无疑传达出一个危险讯号:政府在管理国家经济方面的能力不足,只好以其他方式来“包装”成绩,甚至误导大众。
心知肚明能力有限
在我看来,陆兆福之所以不在意被称为“车牌部长”,可能是因为他心知肚明,自己在改善我国交通的各个方面上确实能力有限。因此,打着“为国增收”的旗号来推动车牌生意,或许可以当作一种“政绩快餐”。
我相信,支持行动党的人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一切。只是如今交通部长是“自己人”,不方便公开批评、矛头对内罢了。
要证明这一点其实很简单:设想现任交通部长是马华领袖而不是行动党的领袖,若该部长说不介意被讽为“车牌部长”,华文网络世界肯定会无限上纲,群起鞭挞。
再设想发生日前运载石块的罗里撞上联邦后备队卡车,造成10名警员死亡的重大事故,舆论压力一定会迫使这位马华部长下台,甚至连首相也难辞其咎。
但现在的交通部长是行动党的领袖,即使再大的事故,也往往被处理得风平浪静。加上国会中反对党的宣传攻势与协调远不如当年的在野行动党,像这样10名警员殉职的惨剧,竟然未能撼动华文网络世界的舆论根基。
去年12月底,马六甲南北大道上发生7死33伤的连环车祸,也是类似的情形。整体舆论场显得异常安静。
“正义之声”销声匿迹
因此,类似“卖车牌得来的收入,能买回丢掉的生命吗?”、“某某部长不顾人民死活”、“某某不倒,人命如草”等这样的“正义之声”,若是在行动党当年在野时,肯定铺天盖地,如今却已销声匿迹。
至于要求部长引咎辞职、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等呼声,更是无影无踪。
这不仅反映出当前反对党在宣传上的弱势,也显示他们不屑模仿行动党当年那一套毫无底线的操作手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过去只要行动党领袖稍受批评,就会看到“网军大军”蜂拥而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护航。
如今,只剩下零星的“洗地佬”在勉强应付,而且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毕竟,陆兆福第二度出任交通部长已超过两年,再将问题归咎前朝或推卸责任,早已缺乏说服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污垢若太顽固,再强的漂白剂也未必见效,甚至可能越洗越黑。
我的意思是:行动党的支持者素来“情人眼里出西施”,凡是行动党出品,便视为佳品,认为就算素质不高,也比敌对阵营强。但经过事实的检验,现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