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一起认识旅游年吉祥物 黄修德马来熊守护者

- 文 +

报道|aNGie

摄影|Jonah Foo/受访者提供

有一个人花了半生时间用在研究及保育野生动物,不惜到处筹钱出力,甚至与妻儿两地分隔,独自在大森林里陪着动物过日子,十数年来见动物比见孩子的时间更多。你会如何评价这个男人?但却因为有了他,向来被漠视的马来熊(Malayan Sun Bear)才得以“重见天日”,不仅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甚至还耀升成“马来西亚国宝”。

马来熊长期以来都遭到漠视,即使它是东南亚唯一的熊种,学名Helarctos Malayanus也和马来亚有关。但过去数十年却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直至2008年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Bornean Sun Bear Conservation Centre/BSBCC)成立,才在保育界被正视,也开始吸引媒体注目。

在2015年5月16日,该保育中心首次成功在复育后,把名为“Natalie”的马来熊野放回归森林。

后来这一天也被定为“国际马来熊日”。这事件进一步唤起大众对马来熊的重视。

近年随着生态旅游崛起,加上国际保育机构对BSBCC的关注,马来熊逐渐在国内外被视为具代表性的热带雨林物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沙巴观赏,也间接提升其象征地位,让它从默默无闻进入焦点并成为生态大使的角色。

最近马来熊也被选为2026马来西亚旅游年吉祥物,这算是官方层面首次公开肯定马来熊作为国家象征动物的重要一步。此举不仅提高其可见度,也明确传递了“马来熊是马来西亚国宝”的讯息。

而造就这一切的幕后功臣就是黄修德荣誉博士!

马来熊
可爱的马来熊当选2026大马旅游年的吉祥物。

与马来熊结缘

黄修德自幼热爱动物,并立志成为兽医。当赴台攻读畜牧兽医期间,他发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家畜医疗与自己守护动物生命的初心背道而驰。一次与野生动物教授共事的机会,让他爱上野生动物,也确立了未来方向。

1994年,25岁的他赴美国蒙大拿大学深造。并因来自大马且拥有实务经验和兽医背景获邀参与马来熊研究,自此与马来熊结下不解缘。

他在1998年首次踏上沙巴展开马来熊田野研究。目睹森林大幅度被砍伐,不法者为了夺取熊爪熊牙以及熊胆而把母熊猎杀,幼熊则被贩卖当宠物并以铁笼禁锢,社会却对它们漠不关心,令他震撼不已。

2004年,他申请经费走访全马有养熊的动物园或私人饲养所,调查圈养马来熊情况,发现它们生活环境恶劣,无人关注。调查最后一站来到山打根的Sepilok红毛猩猩保育中心,当时被野生动物局收容的马来熊暂时被安置在内,却缺乏专属照护资源。其实马来熊也面临红毛猩猩同样的困境,但却没有一个类似的专门中心,就此让他萌生成立专门保育中心的想法。

全球首个及唯一

2005年,他再赴沙巴展开博士研究,并提出设立保育中心的构想。虽获政府支持,却无经费援助,他决定自行筹资。终于在2008年创立了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BSBCC),这也是全球首个及唯一的马来熊保育机构。

BSBCC坐落于Kabili-Sepilok森林保护区,占地约5公顷。中心与沙巴野生动物局及森林局合作,建立涵盖救援、收容与复育的完整系统。至今已成功救逾70只被非法圈养的孤儿熊,其中13只已重返森林。

在野放熊熊之前,中心会采取“软式野放”方式,由员工担任代母陪伴小熊学习独立适应森林。黄修德也基于当初要负责照顾小熊,往往在森林里和小熊生活3、4年直至小熊长大成熊,因此才被冠称“熊爸爸”。

生态旅游保育动物

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是一个以提升动物福利为核心的非营利组织。结合教育、研究与复育功能,致力于改善马来熊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保育知识。

中心自2014年对外开放后房就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黄修德表示,生态旅游对保育动物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必须以经济支援促进社区复育,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单单强调醒觉是不够的,只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野生动物才能不被猎杀并长期受保护。

中心创建初期资金压力沉重,基础建设成本超过千万令吉,筹资主要由黄修德一手负责。人力方面也面临挑战,有共同理念且愿意长期投入的人才难寻,加上薪资条件有限,流动率偏高。即便如此,目前仍有42名全职员工,其中不乏超过10年资历,皆靠着信念共同维系。

收入来源主要靠门票及贩卖部,早前游客数量很稳定。然而2020年疫情爆发,全国封锁长达两年,导致失去收入来源。可是中心依然需要日常开销,所幸关键时刻获得Yayasan Hasanah基金会拨款200万令吉,让中心在3至4年可照常运作。该资金主要用于动物福利、医疗与照养人员薪资。这笔资金对中心而言犹如雪中送炭,保障了保育工作的延续。

收容42只马来熊

BSBCC目前收容了42只马来熊。中心的营运大致分有几个小组包括动物照养、教育导览、游客接待服务及行政管理。动物照养组是整个运作的核心,必须负责熊熊的日常生活,为它们准备食物;并有团队负责电围篱巡检,防止设备故障造成熊只逃逸。

此外,中心也安排“动物丰富化”活动,透过环境刺激与互动行为,增进熊熊心理健康与野外生存能力。

黄修德
黄修德视熊宝宝为孩子,把它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因此有“熊爸爸”的别称。

胸纹独一无二

黄修德对马来熊情有独钟,源于它们的特性与关键的生态角色。马来熊胸前具有奶白或橘黄色胸纹,形似太阳初升,因此又名“太阳熊”(Sun Bear),且每只胸纹皆独一无二,如同人类指纹。它是熊类中体型最小者,且毛短耳小,这都是为了适应热带雨林生活而形成的特殊体态。

外表虽可爱,但马来熊却绝不温驯,它拥有坚锐牙齿与利爪,可咬断木头与铁皮,属危险性的野生动物。

森林生态重要角色

马来熊在森林生态上扮演了多个重要角色。它是种子播迁者,以野果为食并将果实连同种子吞下继而排出,间接把种子散播到远离母树的地方,以提升存活率。它们甚至能吞食大型果实如榴梿,是热带雨林中少见的榴梿播种者。

马来熊同时也是森林中的医生。某些白蚁会侵蚀并导致树木死亡,马来熊透过捕食白蚁,有效控制其数量以维持生态平衡;它们也会挖掘树干内的银蜂巢摄取蜂蜜。遭开凿出的树洞在之后会成为其他动物如犀鸟、飞鼠或猫头鹰的巢穴。

不单如此,它也是森林中的农夫,当捕食蚯蚓时,它用强健的爪子翻动泥土,将肥沃与贫瘠的土壤混合,促进土地养分循环;它也是食物提供者,觅食留下的残渣成为胡须猪等动物的食物来源。

生态平衡重要一环

黄修德强调,马来熊在雨林中的角色无可取代,它们牵动植物繁衍与动物平衡,是森林生态的重要一环。

“有熊的森林,才是有灵魂的森林。”他如是说。

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
坐落在沙巴Kabili-Sepilok森林保护区的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

2026旅游年吉祥物

马来熊被列为易危物种,过去30年来数量骤减逾三成。根据西马官方统计,目前仅存约300至500只,婆罗洲地区数量则不明朗。这样的现况令人警惕,也突显保育行动的急迫性。

对于马来熊被选为2026马来西亚旅游年吉祥物,黄修德非常欣喜。他认为这有助提升大众对马来熊及大马生态多样性的认识,并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BSBCC团队
BSBCC团队拥有很强的向心力。

生态旅游创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不仅创造经济效益,还能让收益回馈在地社区,为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减少对森林的依赖与破坏。当地人理解保育的重要性后,便会支持环境友善政策,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他也强调,生态旅游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先落实森林与野生动物的保护。幸而大马具备这些天然资源,加上马来熊的特性,成为旅游年吉祥物可谓恰如其分。

马来熊
马来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一睹风采。

人与熊感情深厚

黄修德与马来熊的情感密不可分,被他照顾的熊熊也视他为熊爸。他表示,别以为马来熊是没有情感的野兽,它们其实很聪明,甚至有各别的性格与思考方式。熊熊能认出他,对他亲近,对其他人却保持距离。它们甚至可以被训练做一些特定的行为,比如张开嘴巴接受投药或抽血等健康检查。

从事熊类研究27年、成立保育中心17年,与无数只熊朝夕相处,让他能从行为与肢体语言解读熊的情绪与需求,如同与家中宠物的互动。不过照顾熊熊也有心碎时刻,有些熊因年老、天灾、毒蛇攻击甚至重伤而离世,每一次都让他悲痛不已,仿佛失去亲人。

马来熊
当年Natalie野外前一天,被麻醉置入搬运箱。

促成“国际马来熊日”诞生

黄修德表示,长年在森林工作,虽未曾遭遇熊的攻击,但也曾出现惊险时刻。有次员工遛熊时遇上越野机车队,噪音惊吓了熊作出攻击导致员工受伤;更难以释怀的是,他在准备博士论文期间,一名助理过河执行任务时遭水流冲走,3日后才寻获遗体,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但也有让他感到成就的事。其一是成功创立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从提升动物福利、推动科学研究,到教育宣导与生态旅游的推进,一步步实现了最初的理想;其二是2015年5月16日首次成功将马来熊Natalie放归森林,并促成“国际马来熊日”的诞生。

Natalie自2010年被救回,由他亲手照顾长大,历时近5年,可谓感情深厚。野放当日,他们用直升机将它送往沙巴塔宾野生动物保护区。当Natalie被放下,机门一关上,他照顾了多年的熊宝贝从此不能再相见,那一刻的依依不舍令他至今难忘。

马来熊
这只就是当年首只成功被野放回归森林的Natalie(马来熊最大特点:奶白或橘色的胸纹)。

见熊多过见孩子

现年56岁的黄修德,2011年从美国完成学业后独自赴沙巴创建保育中心,妻儿留在台湾,一家人长年分隔。他坦言见熊的时间远多于见孩子,每年仅能返台一至两次,每次不超过两周。偶尔家人来访相聚,但每年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

问他这样的选择是否值得?他说难以回答,但既然开始了,就必须坚持到底。家人的体谅是他一路走来的重要支撑。他也只能期望未来有机会补偿家人。

对黄修德而言,马来熊早已不只是研究对象,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尽管这条保育之路漫长孤独,但只要看到熊熊健康奔跑于林间,相信他认为这一切都值得的。

黄修德博士
黄修德博士

人物简介

黄修德荣誉博士(大马籍野生动物和热带雨林生态学家)

学历: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系/美国蒙大拿大学野生动物生态学系博士

身分:马来熊保育中心总执行长

荣誉:2012年野生动物英雄头衔、2016年澳洲阳光海岸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7年荣获大马政府颁发“我的国家英雄”及荣获美国CNN电视台的CNN英雄。


相关新闻

马来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