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DeepSeek席卷全球 数据中心股急需催化剂止血

(吉隆坡31日讯)DeepSeek横空出世,所需的算力更低却能做到与市面上主流人工智能(AI)大模型同等优秀,引发数据中心需求降低的担忧,我国数据中心概念股年前大爆跌。

目前市场仍在等候大型科技企业的反应,而大马数据中心概念股急需催化剂稳定局面。

肯纳格投行研究分析员点出,DeepSeek在性能测试中,基本已能与现有的模型掰手腕,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训练成本竟不到600万美元(约2654万令吉)。

这也影响高端芯片市场的股价,其中英伟达的股价在本周早些时候单日爆跌近17%,不过目前跌势已经稳住。

英伟达本身对DeepSeek的出现持乐观态度,因为该公司的突破,不仅能使用符合出口的管制芯片,同时还能推动芯片需求。

分析员表示,目前美国实施的芯片限制令,还不确定会不会成为DeepSeek继续推进的绊脚石。

科技巨头战略关键

目前,大型科技企业已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十亿美元,尤其在使用高端芯片的计算需求可能减弱的情况下。

因此,受到影响最大的,都跟英伟达脱离不了关系,其中包括代理商杨忠礼电力(YTLPOWR,6742,主板公用事业股)和NationGate控股(NATGATE,0270,主板工业股)。

分析员表示,现阶段,任何数据中心的承购清晰度都至关重要,且AI服务器的销售也会跟着谨慎看待起来。

当然,各大企业也会对成本控制进行严格审查,这意味着,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增强了承包商的未来净利。

此外,随着美国企业接连公布最新业绩,预计会在期间透露对应策略,而现任总统特朗普会不会延续前朝政策,也值得关注。

负面因素已反映

就杨忠礼电力而言,分析员表示,公司作为英伟达的云合作伙伴,受到的冲击肯定少不了,但是,别忘了公司还能根据最终用户需求制定芯片要求,无论是最先进的芯片,还是其他芯片。

根据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即便公司在没有坚定的承包商的情况下构建数据中心和先进图形处理器(GPU),也不会承担过多需求风险。

目前来看,虽说仍需要催化剂来带动市场情绪,但分析员认为数据中心的不利因素,已完全体现在杨忠礼电力的股价上。

再来,公司派发不上市凭单政策,也引发股价稀释担忧,因此才会看到股价继续走低。

回看杨忠礼电力的股价,在1月24日,便一路往下滑,最低去到2.93令吉的水平,目前已回升至3令吉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不仅遭受到多个恶意攻击,同时低配芯片仅用于AI推理,料难以承担训练工作。

肯纳格投行分析员继续对杨忠礼电力给出“超越大市”评级,目标价5令吉。

与此同时,分析员认为多只数据中心股近期的大跌,是市场对一连串负面消息的过度反应,并强调包括广宇工业(PIE,7095,主板工业股)和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的前景依然向好。

不过肯纳格投行还是提醒,以架设服务器而搭上这股AI风潮的NationGate控股,恐怕会面对更多的风险。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AI未来发展趋势/安邦智库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开启了全球范围内AI的“狂飙之路”。而中国则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政府的积极支持,迅速崛起,其国产AI大模型数量已超过300个,仅次于美国。

根据长期的追踪研究,安邦智库(ANBOUND)一位资深研究员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未来AI的发展趋势。

1. 类似DeepSeek的“小AI”还会出来一堆。根据安邦智库的定义,“大AI”是通用大模型;“小AI”则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小模型。

当前,中国发展“大AI”主要面临算力、能源和金钱等巨额成本以及数据泄露和“幻觉”等安全问题。相反,中国拥有发展“小AI”的本土优势:一些行业或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基础和应用场景、在工程化实施能力上也有较大优势。

2. 真正原创的AI大模型,还是突破不了。中国大模型研发时间较晚,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国外技术垄断将迫使中国AI原形毕露。

目前,所谓国产大模型(“小AI”)以大量套壳、拼装的大模型为主。一旦国外的先进开源模型关掉接口,中国“小AI”自然原形毕露。另一方面中国信息环境阻碍“大AI”成长升级。

3. AI使用会成为风潮,集中于培训业及一些低风险行业。随着深度学习以及自然语言等现代化技术的突破,AI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金融、就业等各个行业与领域。无论是何种学历,不会用AI的人,等同于落伍之人。

不过,由于AI存在技术的局限性,在复杂逻辑推理能力、数据泄露、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使用主要集中在低风险行业。

4. AI应用的高风险行业是医疗,从未受过医学教育的人,自己给自己看病会成为大问题。由于大部分患者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无法像医生那样准确、全面地描述症状。如果患者采用非最佳答案甚至错误答案,就可能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甚至威胁生命。

5. 百度那类APP会有生存危机,未来只好寄生于AI之上。目前来看,传统搜索APP在推出AI搜索后,原有业务正在逐渐下滑。这意味着传统搜索引擎的终局可能演化成AI助手,未来寄生在AI之上。

6. AI电脑冲击下“傻电脑”将会土崩瓦解。由于技术封锁加剧以及品牌创新能力不足,目前中国的AI电脑进展不大,一旦AI电脑出来之后,估计相对AI的“傻电脑”市场(非智能化电脑)将会土崩瓦解,时间大约在2026-2028年间。

7. AI使用普及下信息分析将拥有主流影响力。AI可以通过程序和算法执行各种任务,快速收集资料,但是仍然无法像人类一样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相较而言,信息分析将会拥有主流影响力。

其不仅能够充分利用AI作为辅助手段,快速搜集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大量资料,而且通过运用信息分析的基本模型,预测与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8. AI估计还能发展一波,但中国AI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呆滞期:一方面,算力、电费、人力等成本很高,绝非中小公司能玩得起;另一方面,行业进入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爆发的窗口期,有条件的选手基本已经抢先进入,且未来会陷入价格竞争。即便有后来者,再进入的一般不会太多。

9. AI购物优化决策下电商平台竞争加剧。现在乃至未来AI能帮助我们做出更聪明的购物决策。比如一些电商平台利用AI推荐系统,根据购物历史、浏览记录和评价反馈,推荐最适合的商品。

此外,客户端运用AI也会为电商带来极大困扰,因为客户可以用AI决策,来决定和优化购买行为,减少盲目购买,总之决定电商平台未来的就是AI优势。

10. 类似于消费,AI将会慢慢改造社会。随着AI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正如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一样,使得人们变得更聪明,能够做出更合理的决策,逐步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AI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