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柔大臣:不只发展数据中心 柔新特区将带动更多行业

(依斯干达公主城9日讯)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相信,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的多元化产业及强大劳动力,有助于应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有观点认为,中国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崛起可能影响数据中心行业发展,但翁哈菲兹依然看好柔佛的数据中心前景。

他在接受《亚洲新闻台》专访时指出,国际企业在柔州设立基地的需求仍然强劲。

他指出,柔佛的重点仍是加快特区政策落地,吸引更多投资,以与新加坡和巴生谷经济优势互补。

翁哈菲兹强调,柔新经济特区协议涵盖的11个关键行业,均基于全球需求和柔佛的独特优势制定,以确保该区在国际经济波动中保持竞争力。

柔新经济特区面积达3571平方公里,划分为9个旗舰区域,重点发展制造、物流、食品安全、旅游、能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金融、商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针对经济学家对特朗普可能重启高关税政策的担忧,翁哈菲兹表示,柔佛的产业布局和供应链调整能力,将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

他也承认,大马的半导体、太阳能和制造业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数据中心需求仍旺盛

在数据中心行业方面,DeepSeek凭借成本较低的人工智能技术,减少了对数据中心的依赖,引发市场关注。

然而,翁哈菲兹认为,这并不会削弱柔佛作为数据中心投资热点的地位。

他透露,目前已有来自美国、中国、澳洲等国的企业申请在柔佛设立数据中心,显示出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柔佛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非常大,投资申请不断增加,凸显行业增长潜力。”

他表示,尽管DeepSeek的影响值得关注,但州政府仍对数据中心发展持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柔佛在吸引高技能人才方面面临挑战,包括招聘技术熟练工人和通关拥堵问题。

翁哈菲兹指出,州政府正在通过提高薪资水平和优化人才发展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

“柔佛的数据中心将提供约4000令吉起薪给大专文凭持有者,而学位持有者起薪为5000令吉。”

此外,柔佛人才发展委员会正与超过20所大学和100多家技术培训机构合作,提升本地劳动力技能,以确保人才供需匹配。

“我们不仅提供优厚薪资,也确保资格和技能匹配,这是柔佛与其他州区的主要区别。”

优化柔新通关促进跨境流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柔新捷运(RTS)被视为长期解决马新通勤拥堵的关键。

预计该全长4公里的捷运系统将在2026年底启用,每小时最多可载客1万人,单程仅需5分钟。

在短期内,柔佛政府正加速推动二维码清关系统MyBorderPass,逐步实现免护照通行。

税收奖掖吸资

目前,该系统已开放给巴士和摩托车乘客使用,未来将扩展至私家车。

“一旦汽车可以使用二维码通关,相信通行效率将大幅提高,拥堵状况也将缓解。”

为了进一步推动投资,联邦政府近期宣布一系列税收激励措施,以吸引资金流入柔新经济特区。

翁哈菲兹认为,这些措施将提升柔佛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关键在于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此外,柔佛投资促进中心(MIPC)计划于2月底前在森林城市正式启用,成为巴生谷以外首个此类机构,专门为有意投资特区的企业提供商业咨询服务。

这一举措预计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柔新经济特区成为区域投资新高地。

 

 
 

 

反应

 

财经新闻

商界:外资不清楚细节 柔新特区11重点待厘清

(新山13日讯)针对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商界领袖呼吁政府提供更清晰的资讯,尤其是已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和目标行业类型。

柔佛中华总商会(柔中总)会长拿督赖君杰表示,虽然州政府已确定了发展区域,但许多外来投资者仍不清楚柔新经济特区的具体位置和监管细节。

也是新山中总会长的赖君杰向《星报》表示,他们需更详细的政策方向和清晰的阐述,说明这些领域将如何发展,以及将支持哪些产业。

他说,这11个重点领域可能各自有不同的产业应用和税收框架,许多外来投资者,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并不确定哪些投资机会是可行的。

他指持续的全球关税战加剧了企业寻找替代投资目的地的紧迫性:“中国仍是大马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关税税率的变化,许多中国企业正在寻求业务多元化,而柔佛正扮演一个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他强调,虽然柔新特区是吸引跨国投资的最佳机会,但也必须向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同等支持,这些企业占了我国总企业的97%。

“其中只有1.7%属于小企业;其余均为微型企业。若我们想要实现长期增长和韧性,国家也必须支持本地企业家从微型发展到中小型。”

他说,与跨国公司不同,无论成本如何变化,本地中小企业都会留在国内,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呼吁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增加参与和援助,包括融资,以便本地中小企业能与外来直接投资并肩发展。

小企业或错失良机

柔佛土著企业家及贸易商会副会长拿督阿都拉提夫班迪表示,在缺乏及时的信息下,本地企业家担心因此错失了柔新特区的早期机会。

“尤其是刚起步的小企业,可能会错失良机。我们希望州政府能确保资讯更好地传开,并将本地企业家纳入规划进程。”

他说,本地供应商在物流和印刷服务等领域前景光明,但他强调需要更清晰的指导方针和商业对接。

“我们欢迎柔新经济特区框架,但我们需要妥善的后续行动。”

他也强调了企业家在获得政府援助或融资上面对的挑战。在有些情况下,即使还清了未偿债务,企业业主也必须等待6个月才能更新其状态。

他说,这种延迟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财务援助或贷款:“应该考虑采取灵活的监管措施,以助企业家继续存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