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价格未暴跌 大马房市没惊慌抛售
独家报道:李治宏
(八打灵再也20日讯)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国内房产市场仍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惊慌抛售及价格暴跌的现象。
尽管不少人担心,行动管控指令及失业率扬升的冲击下,国内房地产价格将大跌,甚至市场崩盘,但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MIEA)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该协会是于今年4月18日至5月5日,即管控令最严格执行期间,针对其会员(产业代理及经纪)展开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产业市场影响的调查,得出上述结果。
回应的420名产业中介当中,有180人或42.86%指出,近期并没有卖家减价,以吸引更多买家。
另有31.43%的回应者表示,他们的客户减价少于10%来吸引买家。

曾爱珍
43%卖家未降价
此外,17.14%回应者指客户降价10至20%,降价逾20%卖屋者则只有4.05%。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署理主席曾爱珍指出,未降价来吸引买家者占最高比例(42.86%),加上降价低于10%来吸引买家者占第二多(31.43%),两者合共高占74.29%,这在在说明,市场没有崩盘的迹象。
该协会主席林文彬强调,这项调查是在政府6月初公布短期经济复苏计划(PENJANA)之前进行,而短期经济复苏计划出炉后,产业市场的交投情绪变得更好。
林文彬和曾爱珍是于日前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这么表示。

调查遍及全国
林文彬说,调查的回应者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包括雪隆、新山、槟城、霹雳和沙巴,而非只是集中某个区域,显示全国各地房产市场都相当稳定。
曾爱珍说,虽然回应调查者只有420名,但这420名当中的产业代理,其实也同时代表许多的产业经纪。
简单来说,产业代理就是产业中介公司的老板,而产业经纪则是其旗下的雇员,代表公司为客户处理产业买卖。
一名产业代理最多可聘用20名产业经纪。
根据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目前国内约有3000名产业代理及4万1000名产业经纪,但是,只有约50%的产业经纪活跃于市场上。

林文彬
通过虚拟游览交易
行动管控令的实行,并未影响卖家出售房产的意愿。
曾爱珍指出,调查显示,154名或36.67%回应者指他们的客户继续进行出售产业的计划,但转为通过虚拟通信(虚拟游览)的方式进行。
此外,95名或22.62%回应者指客户在没有改变卖房计划之余,坚持与潜在买方见面,亲自向对方展示有关产业。
曾爱珍也是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候任主席。她说,此外,另有137名或32.62%回应者表明,客户决定展延数个月出售房产。
只有3.57%表明取消出售房产的计划。
“这是这项调查显示产业交投情绪依然良好的另一明证。这显示若业主打算要脱售产业,他们不受疫情和管控令影响,依然会落实出售计划。
“我不否定房产价格稍微下调,但一切取决于卖方是否急于套现。如果卖方不急着抛售,在某些特定地点,目前仍是一屋难求。”

2019拥屋计划 发展商大赚
“2019拥屋计划(HOC 2019)卖个满堂红,发展商未进账销售额高达400亿令吉,足以让发展商未来几年稳如泰山。”
林文彬指出,一些人担心,发展商大受疫情和管控令打击,但事实上,去年推行一整年的拥屋计划,让发展商大赚。
他说,过去多年来,国内产业市场的起落,很大程度上皆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就像6月初宣布的短期经济复苏计划,祭出多项刺激房地产领域的措施,已大大提振产业市场的购兴。
有关措施包括房贷合约和转让合约免收印花税、大马公民今年6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脱售产业豁免支付产业盈利税(RPGT),以及第三房贷的贷款额不再限于最高等于屋价70%。
新楼盘动工完工量齐增 今年首季房市续大热

阿都拉萨
(吉隆坡9日讯)根据房产估价及服务局(JPPH)的数据,今年首季,国内住宅领域建设活动持续升温,完工住宅单位从去年同期的7168间增至9329间,激增30.2%。
动工量也按年扬升32.5%,由2万1391间增至2万8344间,显示住宅发展态势日益强劲。
该局总监阿都拉萨今日透过脸书直播发布《2025年首季产业市场报告》时指出,规划新发展项目数量则从去年首季的1万1000间,减少至今年首季的8300间。
同时,他指出,住宅新推介量表现强劲,从去年同期的5585间激增至1万2498间,销售率为10.8%。
柔佛是推出新屋最多的邦州,共3194间,其次为雪兰莪(2129间)与森美兰(1838间)。
从房价带来看,售价介于30万1令吉至50万令吉的住宅为该季度推出最多的新屋,共5350间,占新屋总数的42.8%。
不过,产业交易量与总值则分别按年减少6.2%与8.9%,由去年同期的10万4194宗(564亿7000万令吉),降至9万7772宗(514亿2000万令吉)。
阿都拉萨表示,尽管交易活动在年初略显放缓,但在政府持续推动人民居所计划(PRR)、亲民房屋计划(RMR)及策略性基础建设等举措带动下,加上住宅新推介单位增加,建筑活动保持强劲步伐,有助于平衡产业市场增长并维持今年的积极走势。
他说,其中包括森林城市金融特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及森林城市第一岛(Pulau Satu)免税岛等政府推动的计划均已逐渐展现显著成效。
滞销住宅仍高企
低价屋占三成
截至今年首季,全国滞销现房达2万3515间,涉及总值150亿令吉,分别较去年第四季增加1.6%和7.7%(上季为2万3149间,价值139亿4000万令吉)。
其中,售价30万令吉以下的已建成住宅,依然是最难脱售,共计7135间,涉总值15亿8000万令吉,占总滞销现房的30.3%。
其次为售价介于30万至50万令吉的住宅单位(6813间,26亿9000万令吉,占29%)、售价50万至100万令吉单位(6713间,44亿3000万令吉)以及售价逾100万令吉单位(2854间,63亿令吉)。
从各州表现来看,吉隆坡滞销单位最多(3668间),其次为柔佛(3034间)和霹雳(2964间)。
整体而言,与去年首季相比,滞销现房数量减少2.9%,总值减少9%。
服务式公寓滞销改善
今年首季,全国服务式公寓滞销单位为1万8246间,总值146亿1000万令吉,按季分别减少6.7%及6.9%。
柔佛仍是滞销最严重州属(9507间),其次为吉隆坡(4112间)及雪兰莪(2561间)。
房价走势温和上涨
马来西亚房屋价格指数(MHPI)在今年首季录得225.3点,平均单位价格为48万6070令吉,按年上涨0.9%。
具体来看,排屋价格上涨2.2%,从2024年同期的46万1125令吉升至47万1720令吉;高楼住宅价格下跌0.6%,从37万5982令吉降至37万3913令吉。
半独立式住宅价格下跌1.3%,从74万762令吉降至73万1432令吉;独立式住宅价格微跌0.2%,从65万8073令吉降至65万6913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