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东马政治地位终被平反/谢诗坚博士

这是一个直到今天为止没有人能解开的谜,为什么在1976年7月13日,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以126票赞成对4票反对通过联邦宪法修正案,彻底地改变了东马沙巴及砂拉越的政治地位。

吊诡的是,这修正案是由当年第三任首相敦胡申翁提出的。据知当时没有辩论,也没有一个东马议员反对,只有4名反对党议员投下反对票,他们是林吉祥、李霖泰、范俊登及陈志勤。

后来东马人才发现这个条文的修改简直是把他们的身分倒置了,而且连东马的议员也没有反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来在1963年缔结马来西亚建国契约时,其内容如下:联邦(马来西亚)之成员为:

(一)马来亚属邦: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雪兰莪、槟城、霹雳、玻璃市和登嘉楼;

(二)婆罗洲属邦:沙巴和砂拉越;

(三)新加坡属邦:新加坡。这意思是说,从1963年9月16日起马来西亚是由3个属邦组成,即使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只剩下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但称呼不变,仍然是有东西马之分。

许多年后,东马人才发觉不对劲。最初是在2015年被时任砂拉越首席部长丹斯里阿德南提及,他要求联邦下放较大的权力给东马而获得批准。

邦贬为州地位改变

在那个时候,东马人才惊觉宪法将他们的地位大大改变了,他们不是“邦”的子民,而是降为“州”的子民。在阿德南于2017年逝世后,继任的砂拉越首席部长丹斯里阿邦佐哈里就直接要回东马应有的权力。

1976年8月27日的修正案是这样修改的:“联邦(马来西亚)之成员州属为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雪兰莪、槟城、霹雳、玻璃市、登嘉楼、沙巴和砂拉越。”

细看之下,东马的两个“邦”不再特别提及而是与西马的各州地位相等,一概称为“州”。

为什么联邦要修改法案?我们无从找到最适当的理由,只有两个理由是被推测的。其一是在1974年时,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要调沙巴的首席部长慕斯扎法来中央出任国防部长(名堂虽大,但权力缩小了)。

在慕斯扎法婉拒下,联邦记下这笔帐。既然邦和州的地位是不相等的,为此联邦认为有必要修改东马的地位,从“邦”降为“州”,也就不会再发生拒调之事了。

其二是联邦担心东马政界人士搞分裂以脱离马来西亚,因此得有一手的准备,以防“离经逆道”之事发生。

犹记得在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吉兰丹州政府(在伊斯兰党统治下)向法院提出诉讼,指联邦自作主张,没有经过吉兰丹的同意就将之纳入马来西亚。

不过这场官司吉兰丹败诉了,理由是吉兰丹本是马来属邦之一。当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时,吉兰丹就是其中一州,不能个别行事。因此将东马的邦贬为州后,就没有担心脱离法律的事了。

敦马平反东马地位

不过,当希望联盟在2018年掌控政权,敦马哈迪医生重作冯妇之后,他就发现东马的地位已告变质乃告同意修回联邦宪法,以恢复东马沙砂“邦”的地位,但在2019年因未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直到2021年国会才再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总算在法律平反了东马的地位,恢复为“邦”。

来到今天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了突显东马自治邦的地位,直截了当宣布,从今以后,凡是少过5000万令吉计划可由沙巴或砂拉越邦作出决定,无需问准中央。

同时他也宣布会与沙砂首长讨论拨款问题,因这两个邦对2023年的拨款预算案合起来未达100亿令吉有所失望,这就要看安华如何让东马的自治邦是实质的,不是浪得虚名的。

反应

 

要闻

阿邦佐哈里:争取教育自主权 砂拉越承认独中留人才

(古晋22日讯) 砂拉越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留住人才,同时将向联邦政府力争砂州教育自主权。

砂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指出,独中统考文凭课题在西马政治被视为烫手山芋,可是在砂拉越从来就不是争议性的课题。

他说,独中统考文凭受到世界各地大学承认,其中包括英国及美国大学。而独中毕业生不愿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不仅是损失,也说明政府未能吸引人才。

阿邦佐哈里接受 《The Edge》专访时, 谈及英语教学及独中统考课题时,如此表示。

提到英语教学,他说,在砂州英语是教学媒介语之一,这也是根据宪法152条文所执行,允许使用英语是要提高英文水平,因为这是未来的语言。

他说,我国已强制学习国语,要是不提升英语水平,则无法和国际接轨。

为了提高砂中学教育门槛,砂州政府也在早前宣布设立5所采用剑桥教学纲要的国际学校,位于柏特拉再也的首所国际学校已在去年4月投入运作。

他说,在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条件下,至少精英学子可以受到国际顶尖大学认同,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录取。

阿邦佐哈里坦言,这也是为何他强调砂教育自主权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他決心争取砂州教育及卫生自主权,并希望能尽快落实。

作为砂州领导人,他不愿意西马政治和种族紧张问题延伸阻碍该州发展。

沮丧联邦教育政策反复

阿邦佐哈里对联邦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反反复复做法感到沮丧,并认为有必要进行干预性填补措施,以符合砂拉越的需求。

“过去联邦政府曾有一项政策,即西马教师一旦出现问题则将会被派到砂拉越,实际上砂州知道所需的教师标准。”

与联邦政府谈判时,他将砂州教育系统自主权列为首要议程,因为该州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以推发展。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