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为老店二楼注入活力创意
茨厂街创业商机无限

茨厂街,茨厂街,很多东西吃,很多东西买……,还有很大的创业空间!
茨厂街是中国侨胞南来的落脚处,也是吉隆坡开埠起点,如今是我国著名的“唐人街”,每年到访外国游客达逾百万人次,充满无限商机。
约在2000年,巴生谷大型广场及百货公司如雨后春笋崛起,加上部分华裔商家转往花园地区扎根,使到茨厂街与周边隆市中心的繁华略微褪色。
如今尽管茨厂街仍充满古早味,游客络绎不绝,但对吉隆坡小贩商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而言,还缺乏了活力,他希望华裔子弟到茨厂街来创业,以注入新元素,推向另一个高峰,永续发展。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台湾夜市之所以成为闻名海外的景点,除了适合一家大小外,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潮流玩意商品,而成为时尚的消费点。
“早在1990年代,茨厂街是充满活力商业区,那时有群年轻人在这里办海螺、餐厅及书局等,是年轻人的逛街热点;惟不知什么原因,许多商家在2000年后退出此社区,年轻人就渐渐少来了。”
捷运站可带动人潮
他认为,人潮拥挤的茨厂街存在无限商机及创业空间,加上捷运站启用,可进一步带动人潮,年轻人应该把目光投向茨厂街,善用当地老店铺,尤其是楼上空间来开拓事业。
“茨厂街是旅游旺区,一楼店面租金无可否认相当高,每月租金超出1万令吉以上,但二楼空间因需要爬楼梯,加上从事传统买卖业者居多,鲜少有人开放二楼以上空间。”
因此他欢迎年轻人到来创业,作为当地贩商代表的他将尽力给予帮忙,包括推荐青年通过马华自立合作社(KOJADI)或一个马来西亚华裔贩商基金(YPPKM)申请借贷创业资金。

洪细弟愿代洽谈降低租金
洪细弟指出,老店屋相当宽阔,屋身一般有22至25尺宽,屋长75至120尺长,楼上空间除租金便宜,有很大创造空间。
他早前在孩子带领下,到访街尾美真林咖啡馆,看到了旧社区里的与众不同。二战前的陈旧建筑物,在业者用心设计下,变成一家怀旧的特色咖啡馆,吸引许多本地青年光顾。
“还有早前主播张吉安开设的历史文物咖啡馆等,让我看到了茨厂街的活力。”
他说,这两年多来,茨厂街有许多改变,原本空置的店屋渐渐变成充满朝气的餐饮屋,不单吸引游客,连以往对茨厂街嗤之以鼻的年轻人,也喜欢约友人到来聚会。
他鼓励青年把握这股热潮,到来茨厂街创业,如有需要,可要求该公会帮忙联系屋主及协商可负担的租金。
他说,粗略计算,一楼租金或需数千令吉;青年若有周详计划案,他不介意代表他们与业主洽谈,包括首3个月要求降低租金,作为青年进入茨厂街创业的开始。

难忘茨厂街情意结
老店打造共享空间
茨厂街是否有商机呢?对吉隆坡华校生郑顺生而言,是一份情意结,一个尝试,一个突破。
郑顺升是地道的吉隆坡人,年少与女友在中华独中念书,妹妹则是尊孔独中生,茨厂街对他们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上下学都会经过这热闹的社区,在这里吃东西、消费和逛街等。
因此作为建筑师的他,一直很想回到熟悉的茨厂街,让年华在变的华人历史区可注入新元素,启动活力,不再是个只有老人的消费区、外劳区或只限游客到访的旅游区。
他去年7月在茨厂街后端以1万2000令吉租下了前美联旅社的两层店屋,以本身专长,在尽量不影响老建筑物的原有结构,创办了怀旧又不失现代风格的MENTAH MATTER建筑公司及Chocha咖啡馆;以共享空间及利益共享方式,近期也与伙伴在楼上打造酒吧及屋后的脚车店。
郑顺升坦言,该路除了Chocha咖啡馆,还有一家以旧楼风貌为主题的咖啡屋,附近也有不少老店屋改为咖啡厅廉酒店,吸引年轻人到来;而他本身咖啡馆尚在起步阶段,以中上消费群为目标,除本地人外,外国游客量占30至40%,生意有利可图。
他也坚持咖啡馆食物以本地食材为主,绝大部分选择是以本地材料取代进口,保有本土的特色;但在聘用工人方面,他坦言,很难请到本地人,不得已只好聘用外劳。
增设更多快闪店
茨厂街及苏丹街一带店屋空间宽大,郑顺升希望能为本身的建筑物空间增设更多的“快闪店”(pop-up store),打造多元化的建筑物特色。
由于其租用店铺的空间屋长120尺,加上前身为旅社,他尽量保留了建筑物的原有间隔,把房间改为半开放式的空间;在没有大事更改结构的情况下,装修成本也比全面更改受控。
他说,目前其店里尚有许多空间是可善用的,以作为pop-up store,欢迎有意创业或做些小小买卖或展示的青年,联络他洽淡作为短租用,例如装饰品、手工饼干等。
“这种方式可降低租金负担,也可在共享方式下,达到自己开店的目的。”

陈国展(65岁,凤凰饼家业者):
吸引青年光顾老字号
家里4代人在这里经营饼家长达逾百年历史;华人除了在这里做生意为主外,还住在这里,我就是在这里长大,还记得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翁诗杰常到我们店来买蛋糕吃。
随着花园住宅大量发展,华人开始外迁,使茨厂街慢慢转变为纯商贸区及景点区。
为顺应时代转变,凤凰饼家近年装修门面,在传统与现代化取平衡,取得不错效果,除了老年人定期光顾,还吸引本地年轻人到来买老字号传统饼干。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到来创业,为旧社区注入新活力元素。
何志强(47岁,何玉记粽子):
年长小贩忧无接班人
自小在茨厂街长大,以前这里人潮多,随便摆个摊也可养活一家大小,但时下年轻人嫌茨厂街残旧,认为外劳多,传统小贩行业辛苦,都不愿接手。
这使到上了年纪的人因一份情感记忆,苦苦支撑或聘用外劳帮手,担心未来因无接班人问题而技艺失传,让茨厂街的繁华情景消失。
其实很多人都很怀念茨厂街,还有很多著名美食,只是本地年轻人不愿走进来,如果可增加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元素,或可吸引他们到来消费或工作。
独家报道:潘丽婷 摄影:黄亮晖
时隔22年 料需7个月 茨厂街分6阶段美化

洪细弟(左)与会员们,展示茨厂街的美化提升工程蓝图。
(吉隆坡17日讯)吉隆坡著名旅游地标茨厂街,在时隔22年后再度迎来美化与提升工程,分为6个阶段进行的工程,耗时约7个月,预计今年10月11日完工。
美化与提升工程今日动工,据了解,工程包括更换遮阳板、顶棚散热器、重新安装电缆、统一流动摊位以及重新粉刷建筑物等。第一阶段的工程预计于4月22日完成。
茨厂街最近一次的美化工程是在2001年至2003年进行,距今已超过20年。许多设施已显老化,遮顶老旧,部分结构受损且脏乱,给当地商户带来安全隐患。
街边商铺不受影响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指出,第一阶段工程从茨厂街面向惠州会馆的入口处开始,预计影响到40个摊位,这些摊位需要暂停营业一个月以配合工程的进行。
他今天巡视施工现场并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茨厂街共有773个摊位,而整个美化工程将影响约483个摊位。
不过,在施工期间,仅小贩摊位需要休业,街边商铺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继续营业。
他说,第一阶段的提升工程将包括更换遮阳棚、为小贩更换新摊位,并为每个摊位安装独立电表。
“由于茨厂街时常有人偷电,导致电力跳闸,因此我们决定为每个摊位安装独立电表。”

第一阶段的茨厂街提升工程是在惠州会馆前牌楼的位置。
他指出,茨厂街是吉隆坡市政局管辖的小贩中心,因此小贩们每月需缴纳200令吉的服务费。然而,由于部分小贩因工程而暂时停业,他希望市政局能豁免这些小贩在休业期间的服务费。
“小贩在休业期间将面临损失,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不进行提升,陈旧的设施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申请拨款一再延迟
洪细弟透露,公会早在2018年就已向吉隆坡市政局申请拨款,批准茨厂街进行美化工程,因为茨厂街的遮阳棚已经非常老旧,部分摊位也开始出现损坏。
“然而,由于市政局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拨款,再加上3年的行动管控令,导致这项提升工程一再延迟。
“我们在去年再次向市政局提出了美化申请,最终市政局才批准了拨款,并启动了工程。”
他希望小贩们与市政局积极合作,确保工程尽快完成,同时公会也将充当小贩与市政局之间的桥梁,时刻监督工程进展。
“整个工程预计将耗时7个月,计划在10月完成。”
他也向游客们澄清,茨厂街的提升工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期间不会关闭,仍然欢迎游客前来消费。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