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规划财富
这个计谋是需要对自我实力了如指掌,同时对敌方的实际差距和优劣掌握事实根据,就如大家所说的商场如战争。
运用在个人财务管理上,就等于把大部分资源用在重要的地方,只留少部分放在无关痛痒处。
但是,总结过往许多案例发现,我们往往事与愿违或错放资源。其实这很好解释 ;1)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和 2)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
小故事
陈先生陷入两难局面,不知道要先买房还是投资基金。陈太太告诉他,这可以是两个相同的时机,也可以是相对的问题。
关键在于你是用什么角度看事件,陈先生陷入沉思。
心灵对话:
A: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B:又是老婆和老妈同时掉入海先救谁的课题。
A:同样重要,问题在于能力。
B:远交近攻。
以上个案经常会发生在。有时候本来轻松可以决定的事情,突然就出现两个机会而难以抉择。
对于有选择困难症朋友来说,这可能是最害怕的局面。
做出选举,正面来说是:1)选择更好的 ,也有可能是:2)放弃相对更好的 。无论如何选择,最终会牵涉到得失。
“远交近攻”其中一个条件,就是适当时机和可用资源做出恰当决定,看似简单,但要求目标明确。
例如,个案中的买房还是投资,就属于当下买房,还是缓缓先投资,直到可以用现金还是储备更高的头期钱买房。
可以得到结论,目标是买房,只是现在买还是财务条件成熟之后。
不过,也有说是趁现在房价低购买,往后房价上涨,可抵消其他投资并带来回酬。

财务谋略
“远交近攻"应用于个人财务规划的一些建议:
1.筹备基金:每一个目标无疑都是重要,分别在于时限性和紧急性。
2.风险管理:钱是合理用在解决问题和紧急避险方面。天有不测风云,人算不如天算。
3.债务管理:债务分类与管理是立马见效,尤其是牵涉大额借贷和无抵押贷款。
如何可以把“远交近攻”发挥到位,我们继续使用理财六部曲来做详细说明;
谋略步骤解析
1.目标评估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见树不见林而导致停滞不前,尤其是年头设定了许多目标,到了年尾目标达成却寥寥无几。“远交近攻”就显而易见的地重要了。
2.数据收集
什么是紧急,什么可以延后,需要大量数据为依据。所以大数据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
3.资料评估
虽然说数据很重要,但是也需要筛选有用为主,否则结果就会是白忙一场和一败涂地。
4.计划建立
吸取过往经验,已经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要有A到Z的计划,才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计划来开始。
5.计划执行
来到了关键一步,尤其需要谨慎行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能继续不断模拟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就会过滤许多不必要的人与事。
6.计划回顾
不时反省和改变,尤其是当察觉目标人物因为一些做法而偏离了我们的想法。
总结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通过不停地尝试,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当然也会怀疑现在的一套方法是否正确,尤其是当被卡在某一个阶段太久。
所以,我们需要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设定好几个休息站,让我们“累”坏的心和烦躁的心,可以短暂休息。
只有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才能一站一站不停地走下去。
当然温馨提醒,沿途不忘欣赏一路上美丽的风景线。
当理财成了孤独的坚持/莊国辉
得四分刚收到那封电邮时,心里竟没有丝毫波澜。
“恭喜您正式被提名为本年度理财工会院士。”邮件末尾,还附上一个金灿灿的徽章设计图,和一些作为院士的福利和荣誉。
中午的阳光照进教员办公室,得四分手中的咖啡已经凉了,但是他还是没有嫌弃把咖啡喝完。最后,他盯着电脑屏幕,久久没动。
也许20年前的得四分,可能会把这消息贴在社交媒体上,再配上一句“坚持终有回报”。但现在的他,只想关掉页面,静静地坐一会儿。
他突然想起那对在前债管机构里为了债务问题而起争执的夫妻。
那天他应邀担任监督而与债务咨询工作人员一起为低收入家庭做理财咨询服务。轮到下一组因为债务问题的个案,一对四十出头的夫妻坐了下来,妻子一开口就落泪:
“我们已经试过很多方法了,就是还不完债……他还在用信用卡借钱说要‘翻本’,每次我提要节流,他就说‘你不懂生意’。”丈夫低着头,不说话。
得四分看着眼前的两人,突然觉得自己讲再多储蓄比率、负债比率,也只是一串串没有温度的数字。
“我教了20年理财课程,讲了千百遍的预算表、复利公式,最后连身边的人也未必愿意听完。”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不是针对个案,而是对整个时代的疲惫。
这些年,他离开了体制内的高薪岗位,转而投入大学课堂,希望能让年轻人在负债前就掌握财务知识。
他设计案例、邀请真实债务者来演讲、甚至用《论语》、《庄子》来引发学生思考消费的意义。但他知道,有些学生的信用卡申请已经在开学第一个月就送出了。
“你那么努力做这些,是因为你想拯救谁?”太太曾半开玩笑问他。
得四分沉默许久,只回答:“也许是想拯救那个当年被债压得喘不过气的我自己。”
他不是富家子弟。年轻时的他也曾陷入债务,靠每月滚动信用卡最低还款度日。直到有一天,他看见太太偷拿定期存款出来“帮还”,他才彻底醒悟。
那天太太没说话,只是放下存摺,说:“你不要再让我担心。”
得四分至今记得那一刻的羞愧。他也明白,金钱的问题,从来不只是数字,而是关系。
“为什么会债务失控?”
他在课堂上曾这样问学生。
一位女生举手:“因为看不不懂,也不会计算?”
“因为不够节制?”
“因为压力太大,用购物来转移?”
别人的“体面”定义
得四分听完点头,却又摇头:“这些都对,但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原因:我们活在别人定义的‘体面’里,太久了。”
“人往往不是败在贪,而是败在装得起,让别人看的起。”
当一个人不断向银行借贷,只为维持朋友圈的“水准”,为孩子办一场超出能力的满月酒,为妻子换一辆超出预算的新车——最终都是为了别人的眼光,把未来典当给现在。
柏拉图说:“理想的国家必须由哲人统治。”
得四分则说:“理想的人生,必须由理性掌舵。”
但在现实中,他越来越怀疑理财教育是否真能成为一张拯救之网。
“我努力了20年,却看着家庭一个个因债务裂开。”
“我登上讲台,却拯救不了讲台下那对夫妻的争吵。”
“我拿到荣誉,却无法换来社会对理财教育更深一分的尊重。”
他有点想放弃。甚至一度想把所有讲义封存,回家种花、养鸟,再不碰这些“看似正确但没人要听”的话题。
理财是孤独的教育
但他又想起那天课后,一个安静的男生走上前对他说:
“老师,谢谢你分享你的故事。我爸欠债跑路后,我以为我们这一家人只能这样下去了。你让我看见,我们可以重新规划。”
那一刻,得四分差点落泪。
理财,是孤独的教育。
但教育,从来就不是为了多数人的掌声,而是为少数人点亮灯。
有人说:“荣誉,是社会给的名片;宁静,是自己给的答案。”
得四分坐在傍晚的校园角落,望着天边一抹残阳。他不再纠结自己是不是“改变了世界”,只愿自己还愿意相信这件事值得做。
他轻声念出一句常挂在心头的经文: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这世界也许不会为他改变,但他可以选择,不被世界改变。
总结:不轻易违背理性
明明就知道不可为而为之。不懂是不是别人眼中所谓的愚蠢。但是,许多“愚蠢”的人就是为了那“初心”和当初对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承诺而坚持到如今。当中的冷暖,就像冬天喝冷水,冷暖自知!
凯恩斯曾说:“金钱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得四分明白:真正的理财教育,不是教你如何有钱,而是教你即使没有人看见,也不轻易违背理性;即使没有掌声,也愿意继续发声。
这,也许就是他坚持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