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为何有如此多并购?/程志彬

企业并购(MNA)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或与其合并。通过并购,公司能够迅速扩大规模、进入新市场或获取新技术。同时,公司无需从零开始发展新项目,便能快速实现业务扩张。

在马来西亚,当前的并购活动十分活跃,尤其是在疫情后,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和推动经济复苏,选择并购加快发展。

一个典型案例是Farm Fresh收购马来西亚知名手工冰淇淋品牌Inside Scoop。这次并购帮助Farm Fresh进入高端冰淇淋市场,并与Inside Scoop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结合,增强了竞争力。

这类并购不仅让公司拓展业务,还能够通过资源整合带来双赢。

另外,不同的行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各不相同。例如,制造业的并购重点在于整合生产设施和供应链,虽然需要克服不同生产标准和物流系统的协调问题,但成功后能通过扩大产能和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相比之下,科技行业的并购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和人才的获取。科技公司通常通过收购创新技术或初创企业,加快产品开发和市场扩展,但技术整合和文化兼容性是他们的主要挑战。

中小企并购有效增长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并购是一条有效的增长路径。通过并购,中小企业可以迅速进入新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并购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企业在选择并购时,必须仔细评估其战略目标和财务状况,以确定并购是否是最佳选择。

对于上市公司,通常会更青睐具备高增长潜力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拥有独特技术或广泛客户基础的公司。通过并购,这些公司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提高业务能力。

例如,科技、环保和健康领域的企业因其高增长潜力,往往成为并购的热门对象。它们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些中小企业在特定条件下适合被并购。例如,企业创始人没有继承人,但希望公司能够继续经营;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扩展业务,但传统融资渠道难以实现;或企业已达到一定规模,需借助更大企业的资源与平台,突破市场瓶颈。

这些情况下,并购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策略,也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市场拓展的可能。

此外,有些初创企业会将“被并购”作为长期战略目标。通过被并购,创始人和投资者可以迅速变现,同时公司也能融入更大的生态系统,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这类企业需要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展示出显著的增长潜力,以吸引潜在收购方。技术、产品或市场与收购方互补的企业往往更具吸引力。

并购就是“卖给别人”?

尽管并购对许多企业来说是增长的契机,但有些企业主对并购持保留态度,认为这是将自己辛苦建立的公司“卖给别人”。

其实,并购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对企业的控制。

许多情况下,被并购的企业仍然保留独立性,并通过并购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继续扩大业务。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收购方可以实现业务扩展,而被收购方则能借助新的资金和市场支持实现更大飞跃。

从更广泛的经济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对马来西亚整体经济具有积极影响。并购促进了资源整合、企业竞争力提高和行业升级,还为本地企业带来了更多跨国合作的机会。

通过并购,企业能够吸引更多外资,推动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拓。

总的来说,企业并购不仅是扩展业务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还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行业升级的有效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合理利用并购机会,不仅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增长,还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并购是生死存亡的选择题 还是价值跃升的关键?/程志彬

在商业世界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企业的发展充满未知与挑战。无数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漫漫长路上,终究要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是否出售自己一手创立并精心经营的企业。

然而,许多企业家往往陷入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出售企业意味着失去一切,过去的努力和心血都将付诸东流。这种想法的根源,多数源自企业传承的困境。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始人年事已高,而缺乏合适的接班人,子女又不愿接手时,企业仿佛走到了十字路口,被迫面临出售或关闭的命运。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出售往往显得仓促,价格也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导致企业家错失更高的价值回报。

价值最大化的契机

事实上,并购绝非企业“山穷水尽”时的被动选择,而是企业在资本市场广阔天地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具。

当企业运营良好、前景广阔之际,并购可以成为撬动更大商业版图的杠杆。

企业家可以选择将部分股份出售给上市公司或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上市公司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而跨国公司则拥有丰富的全球资源与成熟的管理经验。

当这些战略投资者入股企业后,不仅会带来充裕的资金,还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资源、市场渠道等全方位赋能,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迈向更高水平。

这样一来,企业家不仅能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还能借助外部资源推动企业持续增长,实现个人财富与企业价值的双重跃升,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成功并购潜力巨大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并购市场日趋活跃,众多成功案例印证了并购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工业地产领域:Yan Tat Technology的成功收购

2025年2月24日,恩达集团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Yan Tat Technology 完成对马来西亚一处优质工业物业的收购。该物业位于雪兰莪州加影市,占地1.98万平方公尺,内部设施完备,包括工厂和办公楼,收购总价达4375万令吉。

此次收购不仅巩固了企业在工业地产领域的布局,还展现了马来西亚并购市场的活跃度。

2. 教育领域: 潍坊理工学院并购汝来大学

2024年11月,中国潍坊理工学院成功收购马来西亚汝来大学(Nilai University),成为海外办学领域的标杆案例。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高校并购已成为提升教育资源整合、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策略。这次收购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3. 半导体行业:艾森股份布局东南亚市场

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以1400万令吉收购了马来西亚 INOFINE CHEMICALS私人有限公司 80% 的股权。

INOFINE 是马来西亚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先行者,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市场份额。

这次收购标志着艾森股份加快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打开新机遇大门

以上这些案例清晰地表明,并购不仅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企业家不应等到企业陷入困境、无人接手时才考虑出售,而应在企业发展良好、具备核心竞争力时,主动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

当然,并购涉及尽职调查、协议谈判、法律审核等复杂流程,但只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合理规划,企业就能在资本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出售,绝不等于失去一切,而是打开新机遇的大门。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并购,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更能让企业家自身收获更加辉煌的成就。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