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报

结直肠癌年轻化不容忽视 了解风险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人口老龄化,癌症年轻化。传统观念认为,结直肠癌主要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然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中青年人群(25岁至50多岁)被诊断为结直肠癌,且增长速度令人担忧。

在马来西亚,治疗结直肠癌的挑战之一是患者通常在晚期才就诊。晚期病情不仅预后较差,而且治疗这些晚期病例对国家医疗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早期诊断可能决定患者是得到治愈还是仅能进行缓解,因此每个人应积极参与并推广结直肠筛查。

【男女通杀  结直肠癌年轻化明显 】

在马来西亚,结直肠癌不仅严重威胁男性健康,也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其中华人群体相较于其他族群,患病风险最高。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癌症登记报告2012-2016》,自2007年以来,50岁及以上人群中新诊断的结直肠癌病例趋势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现象令人失望,因为英国和美国在结直肠癌筛查的积极推广下,60岁及以上人群中新病例的趋势正在下降。

除此之外,对马来西亚人来说,还有更为不容忽视的坏消息——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在20至40岁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这些人通常处于人生的黄金生产力阶段。

年轻名人如2020年因结肠癌去世的《黑豹》明星查德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等人的去世,帮助提高了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突显了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梳邦再也医疗中心结肠直肠外科专科孔德伦医生(Dr Khong Tak Loon)指出,传统观念认为,结直肠癌主要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然而,事实上所有人都有5%的终生患病风险。这意味着,1/20的马来西亚人一生中会罹患结直肠癌。

有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增加个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例如高肉类摄入、含糖量高的饮食、预包装食品以及过度饮酒。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损害健康的习惯,如缺乏运动和吸烟,也是结直肠癌的促发因素。

【结直肠癌风险因素】
-   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曾有结直肠癌病史,尤其是直系亲属,比如祖父母辈、父母辈及至孩子
-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增加肠癌风险
- 肠息肉:通常不会癌变,但仍存在癌变风险,定期筛查和早期切除,可降低风险
- 肥胖:肥胖导致各种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增加患癌及死亡风险
-  喝酒、抽烟
- 饮食:研究发现,摄入大量红肉和加工肉类食品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
- 基因遗传:一些特定DNA具有结直肠癌遗传性


【年轻患癌  侵袭性更高】
 

 

 

 

孔德伦强调,比起老年患者,年轻患者的结直肠癌表现通常更为激进,因为癌肿瘤生长情况更为严重和棘手,也更容易转移(扩散)。

由于年轻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误解为其他疾病甚至是普通肠胃不适,以致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也导致年轻的结直肠癌治疗难度更大,疗程更长,除了外科手术,还须接受化疗、放疗等,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

他说,结直肠癌的预后和生存率根据诊断时的癌症分期有显著差异。癌症的分期代表了肿瘤的扩散程度——其中第一期代表癌症的局部侵入,第4期则指癌症已扩散至远处的器官,如肝脏、肺部和骨骼。肿瘤的生长速度和侵袭程度也是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结直肠癌5年存活率:
第一期:90%
第二期:75%至80%。
第三期:60%至70%
第四期:低于15%至20%

不同阶段的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天差地别,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而到了晚期,癌肿瘤扩散,治疗难度加大,存活率大幅降低。

早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治疗通常采用内窥镜或手术切除肿瘤,大多数患者不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或放疗。最重要的是,接受早期治疗的患者有很高的治愈机会,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通过结直肠癌筛查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对抗这个疾病的基石,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生存率并恢复健康。

目前,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的方式主要是:
- 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Immunochemical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s, iFOBT):简单、无痛的常规检测方法,化验粪便中是否含有肉眼无法看见的血迹,若发现异常,可进行下一步诊断程序,比如结肠镜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直肠癌或息肉
-结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准确方法,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如今大部分内窥镜部门所提供的的结肠镜检查大都安全且多数患者都可耐受。

【外科手术   治疗首选】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式。近年,革新的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备受关注和热议。孔德伦表示,可进行微创的机器人外科手术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操作空间较狭窄、位于骨盆部位,尤其是男性骨盆的直肠手术。相较传统腹腔镜更为灵活的机械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确度,从而更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这些外科技术的进步,一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此外,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也不断改良和提升,降低杀伤力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

孔德伦表示,对于患者来说,消除“结直肠癌手术后需要造口袋(stoma)”这一常见误解非常重要。他曾有过好几位在诊断后因过度担心手术后需要造口袋而选择放弃治疗的患者。

事实上,大多数肠道切除手术中,肠道两端会被连接起来,因此造口袋并非常规做法。然而,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医生也明白造口袋对患者可能造成显著的身体和心理挑战,好在医院和社群上有专业的治疗师和支持团体可以转介提供帮助。

他呼吁患者和公众采取开放和理性的态度,理解治疗后生活可以恢复正常,并避免对结直肠癌产生污名化,因为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个人寻求治疗的决策。
 

孔德伦强调,结直肠癌是可预防的疾病,只要能够积极减少生活中的高风险因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或运动做到平衡且多样化,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就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预防及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   健康饮食:减少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多吃蔬果和富纤维食物
- 规律锻炼:适量运动,锻炼身体
-  戒烟限酒
- 定期体检:45岁以上群体应进行结直肠镜筛查

【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早就医】
- 排便习惯改变,比如腹泻或便秘更加频繁

-便血或粪便形状改变

-  腹部持续不适,比如腹痛、腹胀、痉挛
- 排便时感觉肠道没有完全排空
-   疲乏无力
-    体重无原因下降

结直肠癌肉眼不可见,因此诊断此病有赖于警觉性和意识。孔德伦提醒公众若有胃肠症状,应尽早就医,通过筛查击败这一可避免的无声杀手。(资讯)

 

 

 

 
 

 

反应

 

市场情报

OMODA C9 | 繁忙生活從容應對 這部 SUV 最懂生活

文:李毓康   圖:陳梓健

对我们这些每天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切换角色的都市人来说,早晨从不是缓慢的开始,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日常……」这天清晨,黄丽玉(Angline)一如往常在闹钟声中醒来。当阳光洒进卧室的那一刻,虽然困意犹在,但她知道,今天又是开启了和时间拼搏的一天。

快速整理自己、為孩子準備校服、喝上一杯熱咖啡,接著就是黃麗玉一天行程的第一站:送孩子上學。幸好陣子有了新幫手 —— OMODA C9,一部外觀有型、內在實用的 SUV,陪她一起把每天忙碌生活變得從容。

这部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空间真得很大。后座放上儿童安全座椅后,旁边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活动,不会有压迫感。孩子坐得舒服,我也安心。车门一关,车内很安静,搭配柔和的氛围灯,真的会让人有种进入自己空间的感觉。

开车出门时,她特别感受到方向盘的手感很细腻,转向也够灵敏,城市内转弯、掉头都很轻松。 OMODA C9 AWD配备了 7 种驾驶模式,她最常用的是 Normal 和 Comfort 模式,行驶上平顺又好开。例如要上高速公路时,她会切到 Sport 模式,那种加速感真的蛮有力的,油门踩下去,推背感立刻来,超车时不拖泥带水。

当孩子送到 Child Care 后,黄丽玉接着开往公司上班。众所周知工作日的早晨交通并不太友善,但 OMODA C9 车内隔音效果不错,她会在等红灯时享受音乐,调整心情喘口气。另外,车内大屏幕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让导航、音乐、通话操控都很顺手,科技感到位,也贴近自己生活所需。

到了下班时间,准备去接孩子时,又刚好碰上高峰期。她笑言还好 OMODA C9有自适应巡航(ACC)功能,在塞车时真的超实用。只要设定好车距,它会自动跟车,减速、加速都自己来,在拥堵中也不会那么累,因此,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大大减轻。

日常赛跑变可控优雅

接了孩子后便顺道去接自己的父母,一齐去餐厅聚餐。一路上,黄丽玉的父母对后座的乘坐体验赞不绝口——「这椅子真软,坐得很舒服耶」、「空间这么大,我们都能伸脚咯」,父母的一句句赞叹,让她觉得这部车不仅满足了个人需求,更顾全了整个家庭的舒适诉求。

在晚餐回家的路上,孩子在车上睡了,父母轻松聊天,车内气氛很温馨,她不自觉地调低了音响音量,慢慢开着车,享受属于家人之间的片刻安静。那一刻黄丽玉心里在想:「一部好车真的能让忙碌生活变得更轻松,甚至多了些生活中的仪式感。」

一天终于结束,她回到家停好车,静静看着停在眼前的C9 ,就像默默完成任务的伙伴。她有感而发,它已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自己生活节奏里的可靠帮手。从清晨忙碌到夜晚团聚,它始终陪在自己身边,陪我度过每一个日常时刻。

对我来说,选车从来不只是看马力、配备,而是要找一部真正懂生活、懂我自己需求的车,而 OMODA C9正是这样的存在,让人可以放心、可以享受,也可以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每一段旅程。
(资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