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精致“一泊二食” 学日本人慢活享乐

报道/摄影|吴梅珍

疫情之后,日本旅游大热,许多人都选择到日本来趟精致之旅。在日本,“一泊二食”温泉旅馆体验着实很棒,这也是深入体验日本人住食文化的精致旅游之一。

10月日本东京之旅,入住——箱根“松坂屋本店”。

“松坂屋本店”建于1662年,距今361年的岁月,从江户时代迄今都是箱根有名的温泉旅馆,旅馆内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记录了名人投宿在此的记录,明治时期“维新三杰”的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曾在这里开会,还有多位皇室成员也曾在此住宿过。

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作品《箱根七汤图会》就画了松坂屋本店。

不过,不需要这些“名人”的衬托,三天两夜寄宿的体验,很深刻!

价格高居不下

首先,先谈“一泊二食”。

相传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伊豆半岛ASABA日式传统旅馆就是“一泊二食”理念的发祥地。日本大文豪著作《伊豆的舞女》就是在这里诞生。伊豆半岛上古老的温泉——修善寺温泉,曾入选“日本百名汤”,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大文豪都对这里青睐有加,并大赞两家修善寺高级日式温泉旅馆,足不出户即可舒适泡汤,享受真正的日式款待。

ASABA这家百年旅馆,屡屡被冠以温泉旅馆界的“第一”。根据一位18年前曾经一探Asaba的友人宣称,当时一泊二食的消费是3000多令吉。2023年上网一查,一泊二食的费用居然高达5677令吉,整整贵了2000令吉。(价格会随着房型和季节不同。)

可是这家温泉旅馆可以说是温泉级“天花板级”的存在,而且它仅有12间客室和可观四时美景的日式庭院,预订也不容易。

为何如此昂贵?

修善寺离东京也远,最后选择距离东京约80分钟车程的箱根,日本皇室曾经住过的“松坂屋本店”,三天两夜的消费是3500令吉。那到底“一泊二食”是什么玩意儿,为何需要如此高昂的付费呢?

“一泊二食”的诞生原由是因部分温泉旅馆地处深山或者远离城市乡村,客人入宿面对交通不便,难在周边找到供食餐馆,旅馆主人就起念,由自家提供膳食,在订购住宿时,旅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行程,填上:“一泊朝食”(住一晚+早餐);“一泊夕食”(住一晚+晚餐);“素泊”(只住一晚不含餐食)。旅馆就会根据当天预订餐会的人数,依据时令准备当地最新鲜的食材。

一日只吃二餐?

第一次接触就纳闷,旅馆怎会提供二食,而不是三食?午餐不用吃吗?

日本过去的用餐习惯是一日两餐(据历史学家、《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作者宋镇豪考证,中国从上古时代就习惯一天吃两顿饭,至少有文字史的商代就实行一天两餐制,上午7至9点为“大食”,下午3至5点为“小食”)。

所以说:古人都是一日只进食2次,奈良时代官员的工作时间为清晨至中午左右,镰仓时期天皇的用餐时段也分别在正中午至下午4点。这一习惯开始出现变化据说是因镰仓时期后,僧侣们至中国留学并将当地一日三餐的习惯带回日本,之后此风气渐传至朝廷和贵族,最后在约公元1700年时一日三餐的生活方式才普及大众。

身体在修复

《疗愈的饮食与断食·新时代的个人营养学》作者杨定一也提到“一日三餐和8小时睡眠一样都是近代配合工业社会3班作业诞生的产物,古人大多数人都是一天最多两餐,甚至一餐”。理论就是消化能力正常的人为什么需要不断用食物来刺激血糖、胰岛素和三酸甘油酯,饮食过度而频繁的刺激,让代谢一刻不能休息,反而压缩了身体修复和疗愈的空间。

当然,人在箱根的另一体悟:吃了早餐就离开旅馆去箱根一带的美术馆和景区游览,一直到傍晚才回到旅馆,就不需要店家供应午餐了。可是,如果真正体验到店里的“一泊二食”,就会明白,早餐吃得那么好,纵然就在旅馆休息不外出,午餐不吃可以让肠胃休生养息。

夕食与朝食

晚餐之丰富在预期之中。

入住两晚,膳食是一晚比一晚还要好。

松坂屋本店之刺身非常好,一晚8道菜:旬菜、羹、刺身、烧物、扬物、烤炉、御饭和甜品,其厨师精工在于刺身,刺身处理得非常精致,第一晚是用“竹筒”盛皿,竹筒触手还是冰凉的,非常完美的封存刺身,上桌的精美让人都忍不住发出美丽的赞叹。

第二晚,一致决定,额外加订刺身。只是天妇罗的水准就有待改进,整顿饭下来,天妇罗倒是让人很失望。

惊艳小菜

“夕食”的规格在大马常吃,倒是没有什么惊奇喜悦。

反而是早餐,被日本人一桌子的小菜给惊艳到。纵然是第二天的早餐也差不多,仍难掩喜悦。箱根银豆腐锅、自制纳豆、相模湾产鱼干与南足柄产天然山药泥、梅子、白饭,都是第一天早上的收获。

第二天,梅子和箱根银豆腐锅还有,增加了一份蒸物(番薯、黄红灯笼椒、菁芜、红萝卜)、煎蛋卷、一尾一夜干鱼及一碗味噌汤。总之就是一桌子摆得满满的食物,看了心欢喜。

一泊二食有趣的是,能从中渗透日本人的许多细节,譬如早餐桌上,每一道食物都有固定摆放的位子,我们会根据习惯移动食物的摆设,日本人就不会,他们会跟着餐厅摆好的位子,优雅的用餐。

 

 
 

 

反应

 

商余

放下/黄君雁

文|黄君雁

好友依伟抗癌至今4年,这期间他常无私分享心路历程。他常说:应适时学习慢慢放下,不然命运可能会逼你即刻丢下。

被诊断出末期癌症之前,他其实已计划并开始实践慢生活。可惜这不是什么值得宽慰的巧合。

现今社会生活压力大,面对种种挑战,该争取或接受、坚持或放弃,常是恼人的问题。我不是专家,自然没有上述问题的答案,但就理论而言,我明白只要肯在当下做出选择,就可以结束纠结,继续前进。

越没用越幸福

说个自身的毛病。我是个不容易安心休息的人。对,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甚至会对睡眠以外的休息感到内疚,不愿意“浪费”时间。这样的心态曾让我吃过苦头。

其实想想,很多令人开心的事都像在浪费时间,不是吗?大家爱说童年时光最无忧、最快乐,那正是我们最能贯彻“浪费时间”的人生阶段啊。那时候,父母骂我们尽做些没用的事,但恰恰正是那些没用的事,赠予我们身心最多的滋养、记忆里最叫人怀念的幸福。越没用,越幸福。

用这样的逻辑,或许今天当我们失去休息的勇气时,某些幸福也其实正渐渐离我们远去。所以,适时好好去浪费时间吧!

我或许在找借口。无间断工作了二十几年,近来真的有点想休息。没本事退休,我倒希望能有几个月好好让这人脑重新开机,再重新出发。

难吗?我认为做抉择最难。只要有了决定,并接受这决定带来的所有后果,专注在路途上的时光就会比纠结时更幸福。

好像扯远了。但休息也未尝不是一种放下,至少可以给过去、给未来做一个暂停,只关注现在。至于生活的种种,什么时候该放下,其实身体会诚实的告诉我们。

听过这么一个比喻。如何放下? 其实就是放下。正如手中有块炙热无比的木炭,该怎么放下就怎么放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