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关闭5年·修复完成 拉律山别墅重开迎客

(太平2日讯)位于太平拉律山山上的3间别墅已完成修复工作,因此已开始接受预订住宿,本月15日起让游客入住留宿,感受山上清新凉快的空气。

太平市议会之前宣布,拉律山的登山道路修复工程大部分已完成,而山上3间别墅的重修工程同样完成,继于今日重新开放。

拉律山是于2019年10月杪发生严重土崩,造成山路受到破坏,为了安全起见,市议会下令封山,并在经过5年后修复工程已大部分完成,才重新开放,惟目前仍只限吉普车载送上山住宿者而已。

市议员刘长一向媒体说,其实,在去年市议会已开放坐落于10公里花园处的安嘉莎别墅(海拔1035公尺),让游客租宿过夜。

他说,目前另有3间别墅,包括邓比尼斯、柏林银及青屋别墅也已开放供游客预订租宿,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太平及拉律山观光。

他补充,尽管市议会在今日正式开放让游客预订山上的别墅,但入住别墅的日期是在本月15日开始,同时目前市议会已陆续接到游客的预订。

山上设有露营区

他也指,市议会也在拉律山上设有露营区,每个营地收费30令吉,适合露营爱好者上山露营。

他表示,拉律山虽已开放,但吉普车目前仍然只限载送上山住宿的游客而已,如不想住宿,游客也可徒步登山。

拉律山上的3间别墅的租宿费用分别是安嘉莎1000令吉、邓比尼斯800令吉、柏林银500令吉,但游客也可散租房间,价格由150令吉至450令吉不等。

他表示,至于吉普车的上下山票价为成人(公民)40令吉及儿童20令吉;外国人50令吉及儿童25令吉。

另外,家居后廊的黄家姐弟,今早原本打算乘车上山观光,享受山上凉爽的天气及美景,但却被告知吉普车只载送上山住宿者,使他们失望而归。

27岁的弟弟黄咏镪说,他虽在太平长大,但迄今仍未登过拉律山,此次趁开斋节假期从吉隆坡返乡,原以为4月1日拉律山已开放,想与姐姐及家人登山,岂知却无法成行。他表示,无论如何,可能会在下一趟回乡时,才安排与家人上山住宿,一圆心愿。

 

 
 

 

反应

 

霹雳

圣母圣心堂150周年庆

(太平29日讯)配合圣母圣心堂150周年庆,太平天主教会将主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感恩弥撒、游行及感恩晚宴加以庆祝,欢迎教友踊跃参与。

这项主题为“150载建设  活出与传递希望”的庆典,将于本月29日及30日傍晚7时,在圣心堂举行感恩弥撒,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感恩弥撒后,在太平市区特定路线进行浒,6月1日晚上7时则在太平圣雷士礼堂举办庆日感恩晚宴。

根据太平圣母圣心堂的简史显示,当1874年1月10日签署邦咯条约后,英殖民政府开始管理太平行政事务,并把太平列为州首府,宗教信仰也随着地缘政治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罗马天主教信仰,由大量被派遣来马来亚的巴黎外方传教士(MEP)受到很好的宣扬。

马来亚和新加坡宗座代牧鲁图尔杜(LU TURDU)主教便利用这个机会,于1875年派遣阿拉德(F. ALLARD)神父前来太平,在霹雳州建立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团。

这位法国传教士选择了距离拉律山不远的吉辇堡地区,为跟随他从韦尔斯利省来的少数教区居民建造了第一座教堂,那是一座简单的木结构建筑,建在山上。

阿拉德神父计划让基督徒定居在拉律区,因此,他从政府处获得了太平附近的100英亩土地。

而目前圣心堂教区仍保留着英国驻扎官最初拨给教会的约20英亩土地,这些土地至今仍由教会使用,但其中一部份已被太平市议会收回,用作兴建学校和毗邻教会土地的军营。

第一批定居者中的华裔农民发现这片土地锡矿含量高,且沙土过多、积水严重,不适合耕种,因此,他们大多迁往近打谷。

自太平于1874年成为霹雳州首府以来,考虑到天主教人口不断增加,第二任神父查尔斯·马泽里(Charles Mazery)认为需要一座更大、位置更合适的建筑。

于是他在山脚下修建了一座新教堂;尽管当时的居民相对贫困,但200至300名中国劳工还是慷慨地响应了号召,不到四年,教堂就建成了。

1886年,普蓋特(L. Pouget)神父利用山顶上的旧木结构,在第一座教堂的新位置建造了一座新神父楼,并在新教堂旁边建造了一座“要理中心”,过后格雷尼爾(Grenier)神父也在现有的位置重建了神父楼。

第一座小木教堂于1875年建于山顶,过后1884年在山脚下以更耐用的柱子重建教学,第一任教区神父阿德拉将其命名为“圣母圣心堂”。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对“圣母无玷圣心”的虔敬明显增加,而十年内(1830-1840年),圣母曾三次通过显现鼓励人们进行这样的敬礼。

圣母的每次显现,都是劝人悔改,其慈悲心始终心心相惜着世人;因此,由此可见,乘着这股敬礼圣母圣心的浪潮,首任神父阿德拉也许因而将教堂命名为“圣母圣心堂”。

廿世纪初,感恩的教区居民在教堂前竖立了一座铸铁圣心雕像,以纪念创建教区的先驱传教士,纪念碑上的小大理石牌匾刻有五位教区神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出生、晋铎和死亡日期。

无论基督教社区在哪里形成和发展,都会建造一座教堂作为宗教生活和活动的中心;教堂旁边或教堂的一部分通常会矗立着一座钟楼或尖塔,上面有几口钟,召唤人们祈祷和参与主日弥撒。

这些钟有大小钟之分,小钟上装饰着两颗交织在一起的心,象征着圣母无玷圣心和耶稣圣心;符合教堂的正式名称。

1918年11月12日上午9点,当第一世界大战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传到太平时,三口钟声响了足足一刻钟。

由于即将建造一座新教堂,教区当局决定关闭圣母圣心堂,认为似乎只有一座教堂就足以满足太平天主教徒的精神需求。圣母圣心堂于是从1938年起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直到1952年,刘神父获准再次迁入吉辇堡教区。

在这15年间,克利安·保罗的神父们与圣雷士的教区长们同住,组成了一个团队,共同致力于所有教区居民的灵性福祉;尽管每个教区的管理是分开的。

独立初期,正直锡米处于世界高需求量,锡价也相对的可观,开采锡矿公司勘查到圣母圣心堂后方蕴藏着丰富的锡,献议购买开矿,却被时任槟教区陈主教坚持反对,不为金钱所动,才得以保留目前的面貌。

当莫里斯·薩蒙(Maurice Surmon)神父于1986年担任圣母圣心堂本堂神父时,在教堂与神父楼后方之间的空地上建篮球场,在清理草丛时发现9个从光绪十年(1884)到光绪三十年(1904)的华裔先辈墓碑,其中一个只有两岁的小孩。

由于墓葬的位置已被开发,墓碑唯有移到教堂后方另一处暂时安置了一段不短的时间。

2013年教堂重新翻修,并在后方建立了骨灰墙。9个古墓碑重新安置在骨灰墙范围内,以缅怀先民在此地的劳作;奈何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发现骨灰墙范围内的地上已铺盖上了水泥,把9个古墓碑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