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林:投资3大法则 敢冒险·享复利·勿贪心


“你的人生你做主!”分享会圆满结束。左起为张国林、邱煜峰、罗依薇、鍾志强和刘建安。
【老板去大学】
报道:林蕙甄
(加影9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央理事兼环境、社会及监管(ESG)主任张国林分享三大投资经验——勇于冒险、复利效应,以及天上不会掉馅饼。
张国林说,“股神”巴菲特有两大原则,第一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长期投资更稳妥
“虽然说,要敢于冒险,但是却不要盲目。长期投资往往比短期投资更稳妥,要投资就要真正了解所投资的公司。”
他也说,最好的投资往往是在马来西亚,这些上市公司近在眼前,只在于我们如何去研究与了解。
他今日是在拉曼大学(双溪龙校区)举办的大专系列活动"老板去大学"校园分享会上这么说。
这项主题为“你的人生你做主!”的分享会由《南洋商报》和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联办,拉曼大学协办,宗旨是邀请企业家代表走进本地大学校园分享成功经验,与大专生展开互动交流,并引导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投身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向上。
同时,杨协成(YEO'S)也赞助该品牌饮品为活动手礼。
张国林在资金管理和投资领域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目前担任国家银行旗下大马信贷担保机构(CGC)独立董事。
除了张国林,另一名分享者是Kakitangan.com创办人邱煜峰。他也是雪隆中总数字经济组主任,曾在微软中国区当管理层,主导产品研发团队。回马后创办 Kakitangan.com,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减轻繁琐文书工作的成本与时间。
其他出席者包括《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南洋商报》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以及拉曼大学会计与管理学院刘建安副教授。

张国林
慎用网络投资
可避开比特币
张国林说,网络发达促使大家有更多的管道及讯息投资,不过,他个人较为传统,并认为投资是越简单越好,而比特币则可避开。
他也说,实际上投资很多人都会,但重要的是不要跟风。网络上的许多点评也可能是虚假的,要去真正了解。
他举例,当选择想修读的科系时,先是了解老师好不好,同样的,要投资一家公司,则要了解老板好不好。
懂得分辨投资与投机
针对学生提问,有关目前的许多投资课程是否靠谱的问题,张国林说,这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课程的老师是真的很好,也有一大部分是骗局,尤其是近来特别多。
他觉得,要投资就要懂得如何分辨投资与投机,看懂风险,分析风险,从最基本的开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邱煜峰
邱煜峰:先做事再谈条件
邱煜峰分享成功的三大秘诀——先做事才谈条件、长期投资自己,以及提高对世界的理解,打造人脉。
他说,打工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给了薪水才愿意干活的,第二种是先干活才来谈酬劳的。往往第二种人会走得更远更高。
“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范畴是什么,当我们足够强大时才能贡献更多,这对往后的工作及事业都有利。
“事业发展要看长远,今天的酬劳多少在于你的范畴,因此投资自己就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往往坚持才是最难的。”
他建议大家挑最难做的事情来做,因为容易的事情人人都懂,无法显现出个人的价值,越难做的事,才可以显现出个人的价值。
他希望大家能够坚持投资自己的知识,提高对世界的理解及投资人脉,这有助于未来事业的发展。
此外,他也说,人力资源还是目前企业面对的严峻问题,一家公司要考虑的是未来5至10年的业务增长是会呈上涨或下降趋势,如此才能更好预测前景,之后才来谈技术问题。

锺志强
锺志强:优大精益求精
拉曼大学副校长锺志强教授表示,该院迄今已培育超过8万1000名毕业生。
他致词时说,该校刚于去年庆祝20周年校庆,虽然拉曼大学校龄不长,但作为一所提供各主要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办学上一直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多年来致力于学术、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
“不仅如此,本校多年以来也致力于缩短学术与产业的距离,积极地与企业、机构合作,让本校师生接触各行各业的最新资讯。
“目前本校已经与国内外的200多家企业与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他说,今次主题为“你的人生,你做主”的分享会,相信对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同学们获益匪浅,对未来也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两位主讲人回答学生问题,中为刘建安。

大专系列活动“老板去大学”校园分享会吸引许多学生参与,左五起锺志强、邱煜峰、张国林、罗依薇及范忠星。
视频推荐 :
【视频】无惧AI来势汹汹 纸媒“两条腿”创价值
报道|游燕燕 摄影|谢德煜
“流量为王”、“流量可以赚钱”……这种诱人的概念,对世华媒体(马)集团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来说,却有不同的见解;他坦言现实是残酷的,当流量不能变成黄金,它就是垃圾。不仅如此,为了冲流量,传统主流媒体可能还会失去本身的宝贵价值!
如今进入人工智能(AI)时代,严格来说,大马的传统媒体已不再传统。随科技进步成长,传统媒体已加入新媒体行列,继续延伸其影响力。
郭清江表示,为了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以及吸引新读者,几乎所有传统主流媒体都设立了各自的网络新媒体平台。近年来,AI来势汹汹,在这个不可预知的时代,大部分人都还未做好准备迎接人机共生时代的来临。
维持高度与素养
“自从进入网络时代,媒体都相信未来就是数字化当道,于是大家拼命抢流量,以便能在数字领域赚到广告钱。流量要怎样抢?许多媒体不追求原创、独家、深度报道,以及维持媒体的高度与素养,而是以黄色、没品味、八卦、低级趣味和下流的内容作为主打,以致打破自家的招牌、破坏媒体的公信力,也鞭杀了媒体人自己的灵魂。于是,媒体在转型之后竞相变成了内容农场。”
报纸新媒体联手
他说,媒体只顾冲流量,而流量却无法赚大钱,结果流量和公司收入不成正比。通过收费订阅、打赏和会员制来增加收入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耐性,需要不断地改进、追赶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根据市场变化作出调整。
“媒体要与智能工具联手,首要条件必须拥有足够资金,没有钱只能望门兴叹,因为它的门槛太高了。”
很多人认为,纸媒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但他坚信,时代再变,内容还是为王。因此,世华媒体集团旗下的媒体依然坚持用“两条腿”来走路:
●第一条腿是坚持做好报纸的内容;
●第二条腿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创造更多原创内容。
媒体必须为内容创造价值,以吸引读者对读报产生兴趣。
“媒体应该以传播速度和内容来追求流量,并善用自身的影响力,协助塑造正能量的社会,提升读者和阅听人的媒体素养,这在智能时代尤其重要!”
逾200学生出席
较早前,郭清江担任“老板去大学”分享会的主讲人之一,与现场逾200名学生分享“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迎接智能时代”;另一位主讲人则是Wise AI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林道钦。该项主题为“人工智能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趋势与契机”活动是由《南洋商报》和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联办,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协办。
“老板去大学”分享会的宗旨是邀请企业家代表或总字辈,走进本地大学校园分享成功经验,和大专生展开互动交流。除了引导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投身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向上以外,也能够了解所读科系相关领域的最新趋势。
AI双刃剑挑战纸媒
AI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工具,确实为传统媒体带来新机遇。郭清江举出了几项AI工具的优势:
●能够翻译、审查错字、自动生成新闻报道、文章和其他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但未必能节省人力资源,因为需要人来审查、把关,避免严重错误。
●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可读性高,以及易读和易懂的新闻内容。
●可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推荐,根据读者的兴趣和偏好来定制新闻报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把好文推给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帮助媒体实现多语言报道,拓展读者群体,包括以不同形象的主播形态出现在荧幕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AI工具亦是一把双刃剑。以近年火红的ChatGPT为例,它带给传统媒体的一些挑战包括:
●由于AI或ChatGPT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生成的,可能存在错误或偏差,导致报道不准确或存在误导性信息,降低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度。
●ChatGPT缺乏人类的直觉和道德判断,可能无法区分真实与虚假信息,容易被用于传播假新闻或错误信息。
●ChatGPT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和改进,这引发了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问题。如果不正确处理和保护用户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AI在数据分析、自动新闻生成等方面虽然有所突破,但在涉及人情味、情感、创造力和伦理判断等方面,仍难以取代记者的独特价值。
●AI和记者之间更可能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让AI协助记者更有效地处理大量信息,从而让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深度报道和人性化的故事。
他指出:“在智能时代,我们更要回归到媒体人的本质与初心,別被机器人绑架。媒体人如果看不清自己的责任与角色,没有媒体人该有的视野、高度和醒觉,这样的媒体人和AI机器人没两样,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
“尽管技术的发展为媒体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工具,但在充斥虚假消息与内容的智能时代,媒体人更要对恪守新闻伦理原则绝不妥协、承诺坚守新闻专业的道德准则、容观与平衡报道、监督权力机构、捍卫媒体公信力、为人民说话,提供可靠与有质量的新闻内容。”
知优势却用不上?
谈及AI对传统媒体的应用价值,林道钦表示,AI主要作为辅助工具,它最大的功能是进入不同的产业把其价值放大。
以媒体业来说,AI可以帮助媒体放大其价值,即坚持守正创新和内容为王的原则。然而,以目前大马的AI发展和趋势来看,很多人都知道AI的优势,可是却用不上。
他认为,最难的地方不是AI本身,而是新闻的价值和定位,读者是否愿意买单?很多读者喜欢看负面的新闻,正面新闻却不愿意付费订阅,以致于传统媒体公司无法从流量中获益。
人类操作与决策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AI工具,媒体最大的价值是内容和定位。而实际上,AI不懂内容,它需要有人喂养内容。它的应用价值来自于识别重复的任务,如翻译、验证、自动内容创建等,在关键的价值和定位方面还是需要由人类操作和做决策,例如事实查核。
“借由AI工具,传统媒体便能建立独特销售卖点,而后可以进行概念验证,分析其可行性,以便考虑是否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实际上,AI跟所有行业都可以共乘一条船,唯目前传统媒体尚未邀请AI上船。”
制定七大伦理
不过,他坦言,投资AI工具需要庞大资金。举例来说,如果用AI虚拟主播取代真人主播,所花费的钱比支付给真人主播的薪水更高。要搞清楚,AI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以目前来看,在大马重资投入AI与市场是不成正比的,他建议企业智能化最好从小做起。
林道钦预测,AI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零代码”(No-Code)和“低代码”(Low-Code),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向AI工具下达指令。
“我国政府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和治理准则,预计将在明年完成。该准则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基础。AI的七大伦理原则包括公正、问责制、包容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隐私、人类福祉和透明度。AI使用者的目标必须正确和明确,才能避免AI工具被滥用。”

“老板去大学”分享会邀请企业家代表或总字辈,走进本地大学校园分享成功经验,和大专生展开互动交流。左起为林道钦、《南洋商报》总编辑罗依薇、李仕伟教授、郭清江、拉曼理工大学传播与创意产业学院院长纪咏珍、署理院长陈美如博士以及新闻系讲师丘明圆。
报纸新媒体联手
他说,媒体只顾冲流量,而流量却无法赚大钱,结果流量和公司收入不成正比。通过收费订阅、打赏和会员制来增加收入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耐性,需要不断地改进、追赶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根据市场变化作出调整。
“媒体要与智能工具联手,首要条件必须拥有足够资金,没有钱只能望门兴叹,因为它的门槛太高了。”
很多人认为,纸媒已经没有前途可言,但他坚信,时代再变,内容还是为王。因此,世华媒体集团旗下的媒体依然坚持用“两条腿”来走路:
●第一条腿是坚持做好报纸的内容;
●第二条腿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创造更多原创内容。
媒体必须为内容创造价值,以吸引读者对读报产生兴趣。
“媒体应该以传播速度和内容来追求流量,并善用自身的影响力,协助塑造正能量的社会,提升读者和阅听人的媒体素养,这在智能时代尤其重要!”

大众传播系的学生踊跃出席讲座,并与嘉宾交流甚欢。
逾200学生出席
较早前,郭清江担任“老板去大学”分享会的主讲人之一,与现场逾200名学生分享“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迎接智能时代”;另一位主讲人则是Wise AI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林道钦。该项主题为“人工智能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趋势与契机”活动是由《南洋商报》和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联办,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协办。
“老板去大学”分享会的宗旨是邀请企业家代表或总字辈,走进本地大学校园分享成功经验,和大专生展开互动交流。除了引导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投身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向上以外,也能够了解所读科系相关领域的最新趋势。

郭清江表示,传统主流媒体必须为内容创造价值,以吸引读者对读报产生兴趣。
AI双刃剑挑战纸媒
AI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工具,确实为传统媒体带来新机遇。郭清江举出了几项AI工具的优势:
●能够翻译、审查错字、自动生成新闻报道、文章和其他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但未必能节省人力资源,因为需要人来审查、把关,避免严重错误。
●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可读性高,以及易读和易懂的新闻内容。
●可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推荐,根据读者的兴趣和偏好来定制新闻报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把好文推给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帮助媒体实现多语言报道,拓展读者群体,包括以不同形象的主播形态出现在荧幕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AI工具亦是一把双刃剑。以近年火红的ChatGPT为例,它带给传统媒体的一些挑战包括:
●由于AI或ChatGPT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生成的,可能存在错误或偏差,导致报道不准确或存在误导性信息,降低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度。
●ChatGPT缺乏人类的直觉和道德判断,可能无法区分真实与虚假信息,容易被用于传播假新闻或错误信息。
●ChatGPT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和改进,这引发了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问题。如果不正确处理和保护用户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AI在数据分析、自动新闻生成等方面虽然有所突破,但在涉及人情味、情感、创造力和伦理判断等方面,仍难以取代记者的独特价值。
●AI和记者之间更可能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让AI协助记者更有效地处理大量信息,从而让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深度报道和人性化的故事。
他指出:“在智能时代,我们更要回归到媒体人的本质与初心,別被机器人绑架。媒体人如果看不清自己的责任与角色,没有媒体人该有的视野、高度和醒觉,这样的媒体人和AI机器人没两样,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
“尽管技术的发展为媒体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工具,但在充斥虚假消息与内容的智能时代,媒体人更要对恪守新闻伦理原则绝不妥协、承诺坚守新闻专业的道德准则、容观与平衡报道、监督权力机构、捍卫媒体公信力、为人民说话,提供可靠与有质量的新闻内容。”

林道钦指出,AI工具的应用价值来自于识别重复的任务,而关键的价值和定位方面还是需要由人类操作和做决策。
知优势却用不上?
谈及AI对传统媒体的应用价值,林道钦表示,AI主要作为辅助工具,它最大的功能是进入不同的产业把其价值放大。
以媒体业来说,AI可以帮助媒体放大其价值,即坚持守正创新和内容为王的原则。然而,以目前大马的AI发展和趋势来看,很多人都知道AI的优势,可是却用不上。
他认为,最难的地方不是AI本身,而是新闻的价值和定位,读者是否愿意买单?很多读者喜欢看负面的新闻,正面新闻却不愿意付费订阅,以致于传统媒体公司无法从流量中获益。
人类操作与决策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AI工具,媒体最大的价值是内容和定位。而实际上,AI不懂内容,它需要有人喂养内容。它的应用价值来自于识别重复的任务,如翻译、验证、自动内容创建等,在关键的价值和定位方面还是需要由人类操作和做决策,例如事实查核。
“借由AI工具,传统媒体便能建立独特销售卖点,而后可以进行概念验证,分析其可行性,以便考虑是否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实际上,AI跟所有行业都可以共乘一条船,唯目前传统媒体尚未邀请AI上船。”

林道钦指出,AI工具的应用价值来自于识别重复的任务,而关键的价值和定位方面还是需要由人类操作和做决策。
制定七大伦理
不过,他坦言,投资AI工具需要庞大资金。举例来说,如果用AI虚拟主播取代真人主播,所花费的钱比支付给真人主播的薪水更高。要搞清楚,AI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以目前来看,在大马重资投入AI与市场是不成正比的,他建议企业智能化最好从小做起。
林道钦预测,AI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零代码”(No-Code)和“低代码”(Low-Code),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向AI工具下达指令。
“我国政府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和治理准则,预计将在明年完成。该准则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基础。AI的七大伦理原则包括公正、问责制、包容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隐私、人类福祉和透明度。AI使用者的目标必须正确和明确,才能避免AI工具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