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全球供应链转移速度惊人/安邦智库

- 文 +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动荡之下,跨国企业出于分散风险,追求生产韧性的考虑,正在对部分生产链供应链进行重新配置,追求密接生产已经迅速成为潮流。在这个供应链重构的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因而中国也对这种供应链重构最为关注。

综合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以及投资机构GuruFocus的最新报告,2025年4月从印度出口至美国的iPhone手机数量,已经连续第二个月超越中国。4月对美国的出货量同比激增76%,数量高达300万台。

相较之下,中国同期对美iPhone出口量,则是骤降76%,仅约为90万台。

苹果是从冠病疫情期间开始启动印度的供应链建设。(欧新社)

苹果反应迅速

苹果公司是从冠病疫情期间开始启动印度的供应链建设,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更是坚定并强化了这一趋势。

从关税战的结果来看,目前iPhone手机未被列入加税清单,但苹果仍在快速将最终组装环节转移至印度,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有分析甚至认为,苹果公司可能在今年三月份就已提前布局,通过“绿色通道”空运数百吨iPhone手机至美国。这种快速通关机制,使得印度在3月首度实现对美的iPhone手机出口量超越了中国,而在四月份,数据延续了这一趋势。

GuruFocus的报告认为,这一组数据至少表明了全球供应链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修正了人们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刻板印象:

第一,印度的制造业效率,要好于很多人对印度工厂比中国工厂落后很多年的刻板印象。跨国公司投资的印度工厂,效率和品质,实际可能与中国工厂不相上下,至少是差距不大。

第二,3月和4月份,印度iPhone手机出货量的激增,表明了苹果供应链的适应性是有潜力的,预计在今年的剩余时间,印度的iPhone手机生产线仍有继续扩产的潜力。

第三,跨国公司的供应链转移非常快捷和迅速。大致在1-3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可能将某地的产能全部转移到另一地去生产。

第四,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苹果公司正在远离中国。这一点已经是确定的趋势。

贸易战未结束

安邦智库(ANBOUND)的一位资深研究员指出,苹果供应链战略的转移并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中国的产业崛起,就源自于全球供应链的快速转移。中美贸易战中出现的缓冲期,并不代表贸易战的结束。

正如过去所指出的那样,关税战不是特朗普的最主要议题,中美之间的大国关系才是特朗普的主要政治议程。

即使中美双方的巨大分歧能够被暂时克服,但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影响,也无法在短时间消解或逆转。在这种背景下,目前全球企业都在关注自己的商业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应该在哪里生产,在哪里购买零部件和产品。

密接生产

那些源自外部的压力,意味着跨国公司无论大小,自身供应链除了要尽可能变短并且区域化之外,也必须要考虑更富有弹性、选择性以及更具韧性。这一切必然会联系到安邦智库提到的跨国公司理论——“密接生产”。

“密接”的意思,包含有两个层面——地理空间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企业应该选择的是,在冲突和矛盾尽量少的空间区域,部署和组织生产。

对于像苹果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而言,印度市场的确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即使不是绝对完美,但也在这一阶段也相对更安全。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newsletter anbound.com


相关新闻

供应链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