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吴逸平:让更多年轻人认识 中总拟设教育学院

独家报道:宋秀英

(吉隆坡5日讯)为了提升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的品牌及广招会员,中总计划成立中总教育学院,并进军大专院校设立青商社团组织,以向下扎根,推广中总组织使命并吸引更多年轻人认识中总。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随着领导层更迭后,中总早前举办脑力激荡营,讨论未来3年运作方针。

“我们讨论了中总未来3年的方向,包括设立中总教育学院,至于计划详情,目前还言之过早,希望在我的任期内一步一脚印,如愿兴建一所教育学院。”

计划中的中总教育学院旨在开展培训工作,致力提升员工的技能。

中总是于去年10月举行改选,吴逸平获选为新任总会长,与领导层带领中总全体上下迎向新挑战。

在其领导下,中总将持续强化会务,推动数字化转型、优化沟通渠道,促进上情下达及下情上达,特别是对政府部门、会员、团体会员、大使馆、 媒体及海外团体的沟通,专注为会员商家创造价值。 吴逸平表示,中总计划在会务上持续升级,透过采纳数字化转型提高中总行政效率,强化沟通渠道。

中总也持续优化其主办的活动,确保更针对性为会员商家提供帮助,包括把企业带出国,同时也把外国企业带入大马。

“中总去年举办Power Chat活动,围绕切合实际的课题,邀请多位部长参与,广受好评。中总今年计划主办两场Power chat活动,同时主办相关讲座会及活动,以惠及会员和大众。”

与东盟中总配合
办企业高峰论坛

配合马来西亚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中总准备与东盟中华总商会配合举办东盟企业高峰论坛、东盟展览会、企业对接等,希望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携手东盟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同发展机遇。 

吴逸平说,除了中国,整个东盟对大马深感兴趣且有意前来我国投资,中总将善用这个机会,帮助国家招商引资。

另外,中总青商团将于9月份主办楷模奖,这个奖项旨在表彰在各领域表现卓越的企业与个人,鼓励创新与卓越表现,为企业家们树立榜样,进一步推动商界发展。

勿让外企在大马低价倾销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

吴逸平认为,为了防止外资企业特别是大规模跨国公司通过低价策略扰乱市场,政府应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监管,确保企业之间公平竞争。 他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虽然为我国带来更多投资和合作机会,惟也对本地中小企业带来压力。

我国政府近年大开方便之门,大量中国企业被指把内卷文化带入大马,让我国中小企业承压。吴逸平希望政府扮演关键角色,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公平竞争,并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面对‘中国冲击2.0’,全球化确实意味着市场的开放,既有外资企业进入的机会,也意味着本地企业面临更激烈竞争。”

他说,大马市场相对较小,仅有约3200万人口,单一市场的局限性使本地企业容易受到外部冲击。鉴于此,本地商会和政府需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积极面对挑战抢占机遇

“总之,政府应全力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帮助,确保它们在全球化下能继续壮大,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也要主动适应变化,积极面对挑战,抢占未来发展机遇。”

吴逸平也呼吁中小企业转变心态,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参与跨国合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加强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受促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应对来自外部竞争者的压力。 

吴逸平建议政府推出一系列财政和税务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的税务减免政策、贷款支持和补贴等,缓解它们的资金压力。

“(可)通过简化贷款申请程序、降低贷款利率,并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和扩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帮助它们在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

他认为,中小企业可通过多元化发展和产业升级来抵御外来冲击。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更具潜力的新兴行业如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不仅帮助中小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也能避免它们过度依赖传统行业而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

中总及青商团今年举办的系列活动:
4月:中总开放日
6月:马新论坛及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青商团主办楷模奖
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吴逸平:审查易风险低 马中可合作“非敏感技术”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6日讯)面对美国“有条件”的芯片出口管控,长期奉行中立外交立场的大马,或将面临更艰难的平衡挑战,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认为,马中双方可优先在不涉及美方敏感限制的“非敏感技术”领域深化合作。

他说,我国可以和中国在其他高科技领域合作,例如芯片后段封装与测试(封测)、人工智能边缘运算终端(如安防与工业控制设备)、云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以及不依赖硬件的平台型软件系统,而这些领域相对容易通过国际合规审查,风险较低,合作空间广阔。

免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

“面对当前科技脱钩与出口管制趋势,中总呼吁大马企业在与中美科技伙伴合作时,加强合规意识,特别是在实体清单、再出口管制及终端用途申报方面保持警觉,以免无意中触碰‘灰色地带’,影响供应链稳定。”

吴逸平今日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如此表示。

他说,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因为地缘位置、外交政策与中立立场,被视为区域“科技平衡者”。

“我们与中美双方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向来奉行不结盟与规则导向的对外政策,因而具备独特优势,能够在科技供应链中发挥桥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拓展与其他国际科技强国的合作关系。

“多边合作可助本地企业分散风险,更可提升马来西亚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真正走向国际舞台。”

倡设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

面对日益严峻考验的环境,吴逸平也建议政府应未雨绸缪,研究设立本地“高科技出口合规监管框架”,以应对未来可能加剧的国际审查。

“中总建议设立高科技合规辅导平台或监管工作小组,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升合规能力,包括合约审查、风控培训与出口流程咨询,避免受制于外部政策变化。

“马来西亚应继续强化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领域的合作架构,同时也应积极拓展与欧盟、日本及韩国的科技标准对接,确保本地企业能在多边高科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吴逸平指出,鉴于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政府也是时候考虑是否应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制定标准、合规监管及资源整合方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业者稳健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部分芯片出口限制,被视为我国获取更多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契机,有望带动本地技术水平提升,并逐步进军价值更高的上游芯片设计领域。

然而,美国同步加紧对华为芯片使用的监管,凸显其遏制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意图,也反映出“科技脱钩”趋势仍在延续。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