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选举结果/陈文坪

1月13日,台湾举行正副总统及立法院委员选举,为过去一年多来纷纷扰扰的选情划下句点。
得益于三角战,执政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在正副总统选举中取得40.05%的得票率胜出,而国民党的侯友宜与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分别取得33.49%与26.46%而落败。
这次投票结果出炉后能说明什么?至少可以从中看出以下端倪。
首先,选前民调显示有60%的民意希望换政府。这一民调,与投票结果“完全吻合”。 “等同于”侯、柯两人的得票率总和。
其次,选前预测在立法院,各政党所取得的议席不会过半。民进党的确也失去许多区域立委。
白色力量崛起
第三,柯文哲领导的民众党代表白色力量的崛起,是今后台湾政坛上不可小觑的“关键”少数。
第四,蓝营支持的回归,保持了三成的基本盘,却没有得到中间选民的大幅度支持。
第五,民进党候选人总统的得票率只有四成,与上届相比,掉了十多个百分点。
第六,选前民众党用自己的民调来抬举自己,结果却自打嘴巴。“蓝白合”破局谁是“罪魁祸首”?一目了然。
第七,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指出,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台湾主流民意。这也是一大事实,是民进党不得不正视的。
民主选举是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在选票计算落后数十万后宣布败选,并恭贺赖清德和萧美琴胜选。
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也承认败选,表示4年后,还会再来。可谓是具民主风范。而赖清德在发表胜选感言时也提到,会研究两位候选人提出的政见与主张,纳入未来的施政中,让台湾社会向前发展。他也承诺,在施政上优先处理各党派有共识的议题。
在立法委员方面,民进党丢失了立法院在上届取得61席过半席次(57席)的地位,这次只取得51席,说明民进党滥用立法院多数席次自肥。
反观国民党却比上届来得好,从38席上升到52席,选民希望国民党发挥监督把关的功能。而成立才4年多的民众党,靠政党得票率取得不分区立委席次,从上届的5席提高到8席。不过,却无法在区域立委取得零的突破。还是必须加倍努力,深耕基层,方能获得选民支持。
投票开票过程顺利
台湾自1996年举行首届总统选举至今已28年,虽时不时传出立法委员在立法院大打出手的闹剧外,但民主化进程已在社会扎根、在人民心里成长,成绩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选举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各方支持者发生重大冲突事件。(陈水扁两颗“政治子弹”除外)。投票、开票过程也大致顺畅、顺利,值得一赞。
回看媒体报道,民众党选前(12日)晚6点在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公民凯道之夜”造势活动,多名百万级网红到场力挺柯文哲,主持人在晚间将近10时,喊出现场已经有30万人到场参与、线上35万人在观看,线上线下突破65万人,现场人潮包围景福门圆环,空拍图像场面相当震撼。
然而,这样的激情造势,能否有好成绩?从总统、立委投票结果来看,民众党的得票率并没有让“如选前一夜的震撼场面”再次出现。这说明了一大部分参与者无论是线上或线下都是在看热闹,并非支持者。
浩瀚的人群场面旨在点缀画面,并无法转化为支持力量而出现在票箱中。这也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现象。
中国央视主播播报国台办回应口误 “祖国”读成“两国”

网传视频截图显示,该主播读错词汇“祖国”成“两国”。(取自X平台@whyyoutouzhele)
(北京21日讯)台湾总统赖清德20日发表就职周年演说,中国央视主播当天在播报中国国台办的回应时,误将“祖国”称为“两国”。目前,央视已将上述片段从视频回放中删除。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国台办20日针对赖清德就职周年演说内容表示:“不管台湾地区领导人讲什么、怎么讲,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据多家台湾媒体与网友截取的央视节目视频显示,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的主播将国台办回应中“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中的“祖国”,读成“两国”,结果读成了:“更阻挠不了‘两国’……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在发现读错后,主播重新将这句话的正确版本念了一遍。
《早报》在21日早上通过央视官网查询发现,央视节目视频回放中已看不到该片段。
据传,代表中国政府门面的新闻机构央视对于主播的要求非常严格,若犯下错误恐隔日被辞退,甚至牵连相关单位与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