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选到 奇招出/罗汉洲

日前,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接受英国《全融时报》专访时表示,为了应对美国在南海的挑衅,东盟国家应该更进一步靠向中国。

是马哈迪转了性子,不再好像以前那样仇华排中了吗?我看不是,而是他预料第15届大选就在眼前,于是重施故伎,打亲华牌,志在吸引华人的支持罢了。

大家必然记得马哈迪担任首相时,每逢大选来临,他例必召见全国性的华团共商华社大事,殷殷下问:你们华人Apa  mau lagi?华团代表离开会场后也例必召开记者会宣称:首相非常关心我们华人、非常关注华人面对的困难,要协助我们解决,我们向首相陈述了华人的各种“奇难杂症”。首相表示会优先考虑、优先处理。

由于马哈迪从来就不评论华团代表所讲的一切,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你们华团爱怎样讲就怎样讲,华人当然信以为真。于是大选时就踊跃投票支持国阵,希望国阵胜出后就有好日子过。

“优先处理”没下闻

但国阵在大选胜出后,那些“优先处理”的事项也例必没有下文,“奇难杂症”依然没有治好。

我历久弥新的记忆是在1999年大选前,巫统察觉到马来人反风炽烈,马哈迪循例召见华团代表时,在他们面前承诺接受备受巫统抨击的“华团大选诉求”。

当年大选结束后,多名巫统领袖,包括后来出任首相、目前在狱中的拿督斯里纳吉公开承认巫统候选人靠华人票过关,因为华人听说马哈迪接受“华团大选诉求”,心中大喜,乃义无反顾支持巫统,助巫统保住了政权。

权宜之计赢大选

正在华社期待马哈迪落实“华团大选诉求”的各项要求时,谁知道他却说:“我当时担心若拒绝该诉求,华人就不支持国阵,我们会输掉大选,为了吸引华人票,所以我表示接受诉求,那其实是权宜之计。”好一句“权宜之计”,摆明在骗华人。

换言之,马哈迪以权宜之计赢得大选,他也蝉联首相高职,华人则给他耍了。

第15届大选来临之际,马哈迪按照惯例打亲华牌来讨好华人。由于他已不能召集华团,于是打亲中牌,华人可别当真,须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呀,何况他亲中不亲中与我们大马华人也无关系。

大选跫音既近,各党已密锣紧鼓拟订策略,争功道劳乃竞选手段之一。所以当纳吉被判入狱后,民主行动党多名领袖欣然宣称,华人在5·09大选投给行动党的票“值回票价”、没有浪费,因为希望联盟政府把纳吉控上法庭,导致纳吉最终入狱,这是希盟的“功劳”。

言下之意就是叫华人继续支持行动党,好让行动党继续打击贪污。

实际上,提控这步骤固然重要,但按程序审讯、按法判刑更重要。假如前朝政府把嫌犯控上法庭,新政府却撤销他的控状,前朝政府的提控就是一场空。

希盟政府上台后不是把国阵政府提控、轰动国内外的数宗案件撤销了吗?如果国盟政府仿效希盟的做法,撤销纳吉的控状,希盟又哪有“功劳”可言?

竞选宣言当圣经

行动党领袖争相称功道劳是认知不清的表现。因此,假如纳吉被判入狱是“功劳一樁”,那么我认为国盟政府占七分,希盟三分。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已宣布承认统考文凭将再列入该党的竞选宣言。

我认为行动党必须为这承诺立下“军令状”,即在3年内实现这承诺,否则整党退出政府。

唯有把竞选宣言当作“圣经”,才有可能重新吸引大部分华人的信任与支持。

 
 

 

反应

 

要闻

沙布拉能源获11亿融资 敦马罕见力挺政府

(莎阿南13日讯)政府注资11亿令吉拯救负债累累的沙布拉能源公司,而遭在野党质疑,但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却罕见的“力挺”政府,表示若是基于全面研究且有充分理由,政府可以援助陷入困境的公司。

马哈迪指出,政府在援助企业时应经过审慎评估,避免企业轻易倒闭,同时确保所提供的资金得到妥善运用。

他昨日出席斋戒月开斋活动时向《阳光日报》表示,如果经过研究并有合理理由,政府可以提供援助,避免企业轻易倒闭,但必须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管理。 

他说,即使这笔资金被指为纾困,但这项举措仍重要,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员工的企业,以避免倒闭对企业主和员工生计造成影响。

“或许这是一种纾困,但任何企业都可能需要纾困,因为一家公司的倒闭不仅影响业主,也会波及员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