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体系这个坎/章龙炎

这十多年来,华裔对国阵的憎恨已经到了极点。巫统是国阵的主导政党,“只要不是巫统”(ABU)很能引起华裔的共鸣;巫统及国阵“非常烂”也成了华裔反国阵最理直气壮,而且是义无反顾的斗争。
因为这是理直气壮(我认为是“理屈气壮”)和义无反顾的斗争(在很多华裔同胞看来是历史使命),再加上不需要流血及担心遭受牢狱之灾。思维都在笔直的高速大道前进,不需要像在九曲十八弯的小路行走慎思慎行,因此陷入很多盲点。
其中一个盲点是领导政府的首相,有解决从摇篮、贪污到坟墓等各种奇难杂症的能力。而根据许多华裔选民的想法,解决这些奇难杂症的途径是肃贪、省钱(做官要节俭)和“投民所好”(民粹)等等悦耳的用语,好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往往,一加一并不等于二。
对一位首相,尤其是像华裔属意的拿督斯里安华有这样的期待、寄望甚至是依赖,是要他执行不可能的任务,对安华也不公平(即使安华不这么想)。
华裔“造神运动”
这是华裔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要、富商巨贾对安华的个人崇拜;夸大一点说是“造神运动”。
因为这种个人崇拜,只看到政治斗争的过程,完全忽略了首相作为政府总执行长的治理和领导能力。除了会斗争,最根本的就是与诸如公务员体系等制度的人员协调合作,确保内阁的指令获得执行,国家日常的运作顺畅。
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敦阿都拉任相后在2004年首次领军迎战第11届全国大选,赢得90%的国会议席。
即使受到一面倒的支持,阿都拉后来也感叹政府里的“小拿破仑”把鸡毛当令箭,不少内阁指令在执行时荒腔走调,进而引起民怨。
其结果是在2008年全国大选,阿都拉领导的国阵失去了国会三分之二议席的绝对优势。
其中关键因素是公务员“被鼓励”将政治进程(political process)更大程度渗入公务员体系,导致公务员不把执行内阁的指令当作是责无旁贷的。
这一点,敦马哈迪医生“功不可没”。在2008年所谓的“政治海啸”后,情况更加明显。马哈迪在第二度任相的时候,也投诉有公务员“阳奉阴违”。
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有超过170万名公务员;这些公务员再加上他们的家属,是个庞大的票仓,兵家必争。
与阿都拉2004年大选相比,安华当首相的“民意”是拼凑而来的;就在政府的威望而言,安华又不及马哈迪。
华裔以个人崇拜将安华“神化”,高估了他处理公务员,让公务员给予他领导的团队忠诚的配合的能力。你看,安华团队组成不到一个月却向公务员体系开炮,好像是拿公务员出气。这不是好的开始,接下来会面对更大更多的阻力,是可以预料的。
能干问责,还透明吗?/章龙炎
2008年全国大选掀起“政治海啸”,民主行动党主导的政党联盟夺得槟城州政权。该党秘书长林冠英出任首席部长后,推出“能干、问责及透明”(CAT)口号。他还引以为傲,声称槟城是唯一提出这一“概念”的政府。不少支持者也确实认为林冠英理财能力出众。
2018年全国大选后,林冠英所属的政党联盟上台执政,他出任财政部长。或许因为自觉执掌槟州期间表现优异,有资格评论他州财务,他在2019年6月大胆预测:若继续由砂拉越政党联盟(GPS)执政,砂拉越三年内可能破产。他指出,砂政府2019年的财政预算高达110亿令吉,而储备金仅约300亿,若每年开支超百亿,三年即告“破产”。
但稍有财经常识的人一看便知此论站不住脚,甚至带有误导成分。首先,一个州或国家的财政,并非完全依赖“挖老本”,因为政府是有稳定收入的。
根据砂拉越首长(2022年3月改称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在2018年11月公布的2019年度预算案,总额虽达119亿令吉,却有1亿多盈余。
再者,砂副首长兼第二财政部长拿督阿玛道格拉斯于2020年11月在议会披露,2019年储备金为239亿7000万令吉,虽较2018年的270亿9000万略降,主要因前朝(希望联盟)政府取消已获批准的联邦项目,迫使砂政府动用储备金填补资金缺口。
林冠英的“破产论”,被视为典型的政治语言,带有煽动成分。事实上,砂拉越财政稳健,储备金仍维持在5年前水平,2025年税收预计可达200亿令吉。
反观槟州,财政储备则从2019年的21亿令吉,骤降至2024年底仅剩5000万。根据首席部长曹观友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州账面盈余为6500万令吉,但至5月2日已下滑至4300万。
槟财况比砂更堪忧
讽刺的是,林冠英近日在州议会中却要求现任政府解释为何五年间州财政骤降11亿令吉。他对槟州的质询语气温和,远不及当年对砂拉越的“破产论”来得激烈。
即便槟州财政状况比砂州更堪忧,曹观友对林冠英的质问也不过视作“恼人的苍蝇”。以林冠英的个性,若当年CAT口号下的政绩是真材实料,如今槟州表现不佳,他理应更为激烈反应。除非当年的“政绩”也不过是“吹”出来的。
如今,槟州政府在本质上仍延续林冠英时代的施政风格,政绩难有突破。
他当年之所以能被捧为“神”,多靠继承自国阵时期的资源支撑。
全国政治格局变化明显,更多人“向前看”,对执政者“前倨后恭”。而行动党领袖对马华政要的关注,似乎也远多于对林冠英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