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强:免掀医护人员离职潮 关键服务津贴不宜取消

刘亚强
(吉隆坡28日讯)马华副总财政拿督刘亚强呼吁政府勿取消“关键服务津贴”(BIPK),因为当中90%的受益者来自卫生服务部门,这将加剧公共医疗领域人力不足问题,甚至再度掀起另一波离职潮。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在大马公共医护人员要求更公平的工资待遇之际,政府却考虑削减上述津贴,此举只会让目前的问题越发恶化。
薪资福利是关键
他说,2019年时任希盟政府曾试图削减该津贴,当时的医疗服务团体就已表示反对,因为该津贴占了他们月入的15%至25%,甚至更高。
“这是相当大的数目。可想而知,若政府取消该津贴,公共医疗领域将受到最大影响,若政府真要考虑取消此津贴,就需要关注的是会否同时改善及增加公共医疗人员的工资待遇。”
刘亚强强调,薪资待遇不公、福利保障欠佳、工作环境恶劣、人手不足等因素,是加剧医护人员史无前例地大量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原因,人力的流失将削弱我国医疗保健系统。
应提高“待命”津贴
“其实,目前更应受到关注和研究的是‘待命’(on-call)津贴。政府医生们正要求相关单位进行薪资评估,尤其将周末值班津贴从目前的每小时9令吉提高至25令吉。这是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
他说,当下公共医疗人员士气极低迷、人力不足、工作过量,若政府还“火上加油”地削减他们的福利,最终受影响的仍是普罗大众,即无法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停赞助奖学金 公务局应解释
刘亚强也促请公共服务局(JPA)解释该局突然停止资助有意在本地大学攻读医学系的学生的举动。
“此举是否会影响不久的将来与长期的公共医疗保健领域所需的专业技能?我们好奇,政府对公共医疗领域的人力资源规划所推出的相对政策是什么?”
他说,卫生部和相关部委和机构须正视且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医疗专业人士的权益受到保障,鼓励年轻人投身公共卫生领域服务。
视频推荐 :
刘亚强:错误应纠正 勿因一失全盘否定《星洲日报》努力

刘亚强
(吉隆坡18日讯)马华副总会长拿督刘亚强今日发表文告,就《星洲日报》于封面刊登国旗插图失误一事表示,追责固然必要,但社会亦应以理性方式对待,避免因极端惩处而波及无辜,动摇新闻自由与多元声音的根基。
刘亚强在文告中指出,新闻机构拥有成千上百名日夜辛勤付出的编辑、设计及印务人员,他们不应因单一错误而受到连累。
他强调,国家元首及民众所表达的关切与不满,完全可以理解。尊重国家象征是不可妥协的底线,涉事媒体理应承担责任,社会也有权要求解释与纠正。
“我们必须严肃看待错误,但更应理性分辨责任,避免因情绪化的极端惩罚,伤害了无辜的普通员工,甚至动摇新闻自由与多元声音的根基。”
“两家报章已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撤回有关图片并公开道歉,相关高层也已受到处分。这并不意味著错误可以被轻易抹去,但同样值得肯定的是,他们承担了应有的态度和行动。”
他回顾,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自创立以来,历经风雨却始终为多元社会发声,肩负公共监督与信息传递重任并不容易。此次事件固然值得检视,必要时进行法律调查亦无可厚非,但社会应避免极端情绪或仓促定论。
“事件确实值得检视,必要时进行法律调查也无可厚非,但社会必须避免极端情绪或仓促定罪。”
“若这是一起无心之失,我们理应接受道歉,继续前行,因为摧毁一个支撑多元社会的声音渠道,不会让国家更好,只会让分裂与不安加剧。”
刘亚强表示,媒体自由与社会责任本就是一体两面。捍卫尊严,修正错误,同时也守护制度与理性,这是一个成熟社会必须同时完成的功课。
他也呼吁各界耐心等候相关单位的调查,政府也需依法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厘清责任归属,以回应公众关切,恢复社会信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