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鸡蛋糕
总裁教煮|罗育基(莆田(大马)副总裁)
吃好吃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很开心,我不管开心的时候喜欢吃东西,不开心的时候也喜欢吃东西。吃就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终身的职业,一吃就半世纪了。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怪人,喜欢挑食,不喜欢吃洋葱、大蒜和芹菜,但投身餐饮业后,铭记老师傅的一番训导:“一名好厨师不能挑食,对食物要尊重,一定要了解它的本质,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好吃或不好吃,都要尝、都要研究,这样才能发现食物中的灵魂,才能煮出客人喜欢的食物,让客人感觉幸福。”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推动力,也让我领悟这些看似不好吃的食材,只要厨师了解食物的本质,烹调制作得当,也能把不喜欢的东西变成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这就是幸福。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吃饭已不再单纯是为填饱肚子了,更多时候是把吃当成一种享受,从食物中找到一些感觉,一种让人幸福的感觉。
食物能满足心灵
究竟食物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可以满足人们的身心灵,带来幸福呢?除了食物本身真的好吃以外,是否还有其他魔力呢?人,经常因繁杂琐事搞到烦躁不安,所以想吃东西发泄压力。确实,有些食物总让人感到很疗愈,就像小时候妈妈蒸出来热乎乎的鸡蛋糕,甜甜的、软绵绵的,好怀念,好幸福啊!
因此,人在感到孤独无助时,总会尝试去做一些事让自己感觉舒服与快乐,而吃东西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不过,这可不代表可以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啊!

有些食物总让人感到很疗愈,就像小时候妈妈蒸出来热乎乎的鸡蛋糕。
幸福与记忆之食
餐厅的食物是最容易带来幸福与记忆的。对我这香港长大的广东人,靓汤是最幸福的记忆。移民新加坡后在马来西亚工作多年,我依然和万千游子一样,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回家后,最思念的还是家里煲的靓汤和家常菜。所以有老火汤和简单几道家常菜的餐厅,最易打动我心,甚至每一位客人,温暖和幸福。
马来西亚餐厅里的客人,来自各州各县,五湖四海。大家平时谈起家乡,总是会带着一份怀念又自豪的神情,讨论着各自的独特家常菜。
而对回家、还有对能吃到记忆中最熟悉的美味的期待,餐厅中的各地家乡菜便扮演了重要角色。
莆田妈祖面线、潮州卤鹅、上海小龙包、广州啫啫煲、香港老火靓汤、客家擂茶、槟城亚参叻沙、怡保芽菜鸡……满是有温度、有记忆的。这样一想,哪怕明天还要面对未曾解决的问题,至少吃的那段时间,可以高度专注于自己舌尖的感受,忘记烦恼,那就很好了。
深夜食店人情味
夜幕下的宵夜摊,人声鼎沸,举杯欢畅,不论是拖着疲惫身躯的白领,还是被生活压弯了脊背的中年人,宵夜都能让他们重拾年轻。深夜食店,除了食物带来的幸福感,还有一份人情味。即使只是一个人,但有人情味的美味食物相伴,也不会孤独。生滚粥,炒粿条,福建面……平凡的食物在这一刻也变的不平凡!

罗育基:小时候妈妈蒸出来热乎乎的鸡蛋糕,甜甜的、软绵绵的,好怀念,好幸福啊!
尊重与珍惜食物
食物带来无价的心灵满足,我们应抱着尊重、珍惜的态度。其实,对待食物的态度里,能看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感情面貌。
有时在餐厅吃饭,看到一家四口相对而坐,却各自盯着手机,不说一句话,甚至都不看一眼面前的食物,只顾盯着手机往嘴里送时,实在让人感觉失落。
吃饭,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食物带来话题,带来互相了解的契机,可是现今科技发达,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件事。他们不再讨论眼前的菜式,不再关心对方的感觉,也不关心吃进嘴里的是什么,只是沉浸在各自的手机世界里,这样对待食物的态度,食物又如何能带给他们幸福呢?
成功的餐厅从业者,不忘初心,对食物总有一定的尊重、珍惜、热情和好奇心,时刻能为客人来一场美味之旅,体验幸福的菜品。
当每位客人坐下以后,拿着菜单不停地说:“这道菜你一定要试!这个做法别的地方没有!这个菜很有妈妈的感觉……”接着,满足感和幸福感,通过咀嚼、眼神和表情洋溢而出,总能让周围的人也感受到快乐,这就是食物的真正魔力。
【蒸鸡蛋糕食谱】
70年代,小时候家境生活不易,很难像现代的小孩能有多姿多彩的食物,但还是有很多令人怀念的美食留在脑海里,像砵仔糕、白糖糕、车仔档的咖喱鱼丸,除了这些,我还特别喜欢一样妈妈亲手制作的美食——蒸蛋糕。
还记得家里有一个瓷盆,直径约有40厘米,妈妈每次农历新年蒸萝卜糕和鸡蛋糕时就用它,蒸好后一揭开锅盖,一股浓浓的鸡蛋香便扑鼻而来。用刀切成小块,我总是伸手最快的那个人,哪怕是拿在手上很烫手。我不是害怕吃不到,而是特别喜欢吃刚蒸好的鸡蛋糕,一口咬下去,中间那热乎乎的部分,真的很香很香……
今天就一起来做蒸的鸡蛋糕,不油腻不上火,一家大小都爱吃。它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和老式蛋糕很接近,只是一个蒸、一个烤。这样的蛋糕做起来速度很快,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好了,无论是当点心还是早餐都很适合。

材料:
面粉 75g、
鸡蛋2粒、
糖粉50克、
泡打粉 1.5g、
牛奶20g、
玉米油 7.5g
做法:

1. 鸡蛋打入无油无水的盆里,用打蛋器低速打发至起泡,倒入玉米油、糖粉、泡打粉,高速打发至鸡蛋成糊状。

2. 这时候提起打蛋器观察,滴落下来的鸡蛋糊纹路是不容易消失的,就可以把面粉筛入鸡蛋糊中。

3. 加入牛奶,用橡皮刮刀上下翻拌均匀,将拌好的蛋糕糊小心地倒入容器里。

4. 放入已经烧开的热水锅,蒸约8分钟即可。
【制作小窍门】
1.在打发全蛋时,把容器放在温水里,可以更容易打发,而且最好使用未冷藏的鸡蛋。
2.在拌蛋糕糊时,要上下翻拌,不要画圈圈,以免蛋糕糊消泡。
3.蒸的时候热水上锅。
4.蒸好后打开锅盖时要小心,避免把水蒸气滴落在蛋糕上,影响美观。
吃饭前先拍照 是不是一种病?
总裁教煮|罗育基(莆田(大马)副总裁)
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吃饭前都爱先拍照,到底是怕吃这食物有问题,要留记录,还是想炫耀食物,又或者是迷上了那份食物的呈现方式?
对众多人来说,如果明知网上炫食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如过度泄露个人信息,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分享后既焦虑又期待得到认同的快感,这种情况真可能是现代人轻微的强迫症症状。
从事餐饮业的我,曾看着几个年轻的客人,抱着一大碗刚煮好、香味十足的卤面,自拍了快10分钟,一副开心满足的样子,这才愿意放下手机拿起筷子,开始吃那碗发胀的卤面。如果说西方人吃饭前的指定动作是祷告,那么现代人吃饭前的指定动作就一定是拍照。
最近,自己一直都有个疑问,就是那些吃饭前每次都要拍好照,然后上传到脸书、Instagram的,不管食物有无颜值,还是什么情况都不管,照样分享,到底累不累啊?
我觉得吃饭是生活需要,是一种享受。但要知道,当下,吃饭已不仅仅是以上几点,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了。热衷将食物分享到社交网络的人,有轻微的强迫症,可能还会导致饮食失调,你同意吗?
上班族最爱拍美食
“美食与社交平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吃饭前为什么大部分人要拍照打卡呢?
在餐厅内观察客人的用餐习惯,大半客人都爱吃饭前拍照上载到脸书、IG、小红书,谷歌点评等社交平台。此外,大部分在店用餐的客人,都爱一边浏览互联网一边用餐,也会把用餐时拍摄的美食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上。所以,如果吃饭时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身边,他们会感到很不自在。分享每天的日常生活,丰富社交平台,食物+餐厅已成为大部分现代人首选的拍摄对象。
社交平台分享带来的存在感,发美食照片的朋友越来越多,各种咖啡馆也成了热门打卡地。拍餐厅、餐具、甜品、朋友、饮品、账单……总之会放到桌子上的东西都会拍。但一些网友也忍不住大发牢骚“快饿死了,还得等你拍照,要不要每次都这样;连吃个拉面都要拍,每次看到脸书就烦躁,好想屏蔽”他们不想知道你中餐吃了鱼翅鲍鱼还是晚餐吃了燕窝,觉得这多无聊。

草莓蜜糖豆炒带子。
刷一刷存在感
不过,我觉得分享自己的生活在社交平台,告诉别人我很好,也很合理,也是一种正能量的行为。
我相信网络美食达人的诞生都是热爱生活或者用心生活的人,存在感很重要,一般人潜不到深海,爬不了高峰,无法通过这些特殊的旅程经历,告诉你我的存在,幸好还可以分享吃饭,这乐趣可是万万不能剥夺呀,生活中的美好经历通过这些达人的记录以及发布,一来是可爱的,能使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二来是通过分享可以让快乐加倍,也认识世界。
饭前拍照是时代产物
“饭前拍照”这股风潮,最早大哥大不能拍照,更不用说随时随地发布图片于社交平台,现代科技力量,任何不可能的变成可能,拍美食已是一场全民狂欢运动,过程也十分欢乐:“一个人对着一片面包拍,三个人互相拍盘子里的食物……各种姿势搭配各种愉悦的表情,分享在朋友圈,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大快朵颐。”
虽然晒美食的行为一致,但深究起来,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可能不同。在我看来,只要是一个快乐轻松的过程,分享的人不亦乐乎,那么,看的人也会感到快乐。
反过来,更值得注意的社交平台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其中除了正面的消息,必然有负面消息的存在。不知道你没有发现,对待同一则分享消息,大家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人很平和,有些人很坦然,有些人反应强烈,有些人无法接受,晒幸福的帖子仍然可以引来各种嘲讽,骂声等,这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无法接受,甚至看了难受,但还偏偏要去看,这才是问题的所在。人们习惯于将问题归结到他人身上,一般来说,这方面有强烈反应的,常常在自身的人际关系及亲密关系上有障碍。
记录幸福时刻
美好的瞬间总是值得我们记录,想必你一定也有过那段“吃饭前先拍照发朋友圈”的日子吧!其实我们拍照晒美食、晒旅行、晒幸福、晒生活……初衷与目的都未必是为了炫耀。在人生微凉的时候,用回忆来取暖。
人生中有太多幸福时刻需要被记录,大到出生、毕业、结婚;小到朋友聚会等。特别从事餐饮业的我,把值得的食品拍下来,使我更加留意每一个生活细节,并从中找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工作中的乐,拍下照片提升了我的日常体验。当我拍照时,我必然注意到食物的姿态、环境或其他当下的事,令我专注集中享受过程,这是很有意义也很实在的。而且通过小小手机的摄影更深价值,就是可以与最爱的人分享,不论是父母、朋友、邻居都能参与当中,甚至可以透过照片把爱传至下一代。

食材。
草莓蜜糖豆炒带子
草莓与香甜蜜糖豆及带子同炒,艺术加美感,健康又易煮的一道家常小菜。
食材:
蜜糖豆 180 g
带子 5 粒
草莓 5粿
蒜米 5g
蚝 1 汤匙
生抽 1 汤匙
水 1 汤匙
砂糖 1 茶匙
麻油 0.5 茶匙
烹饪方法:
1.将草莓切片备用;用厨房纸将带子完全印干。
2.将蚝油、生抽、砂糖、麻油及水拌匀备用;煮滚一锅水,加入蜜糖豆煮30秒,沥干备用。

3.用中火烧热锅,加少许油,加入带子煎至两面金黄色,盛起备用。
4.用同一个锅,炒香蒜米,加入蜜糖豆、带子快炒。倒入酱汁炒匀,最后放入草莓片拌一拌上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