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布施积财

文:明吉法师

佛教鼓励佛弟子布施,居士可以做财布施,法师可以做法布施,大家可以怜悯众生而做无畏施。然而,布施的重点不只是在慈悲救济而已,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舍心,也就是放下对物质的执著。

在物质上来说,得到往往是我们喜欢的事情,而舍去则是我们讨厌的事情。尤其,在财富上,我们更是具有“少少不拘,多多益善”的心态。不过,从因果论的角度来看,财富的重要因缘是来自于做布施,如果想要容易赚钱或累积财富,布施与人就是必须有的行为。

然而,充满贪婪心的人总是只想获得,而不想付出,他们这种错误的心态,恰恰就是让他们变得贫穷的原因。传说有两位下到地狱的人获得阎王的接待,给与他们选择自己未来命运的机会。阎王提供给他们两个选择,一是投生成为接受别人给他钱的人,另一个则是给钱别人的人。其中一位贪心的人立即抢答说他要成为别人给他钱的人,另外一个人只能接受成为一位给钱别人的人。

于是,阎王就安排他们投胎转世,结果选择成为别人给他钱的人成为了一个乞丐,接受别人对他的施舍;另一人则成为大老板,每个月给钱(发薪水)他的员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的人以为自己聪明获利,其实是聪明却被聪明误,反之,能负担起责任的人,帮助别人的人才能享有更多的财富。

 

 
 

 

反应

 

东海岸

吉兰丹佛牌公会举办供僧法会 弘扬佛教文化凝聚善心

(哥打峇鲁25日讯)马华吉兰丹州联委会主席蔡福光赞扬吉兰丹佛牌公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佛教文化,通过佛牌结缘,弘扬正信佛法,并透过供僧、佛牌展览等活动,凝聚社区向善的力量。

他说,无论是佛牌文化的传承,还是供僧法会的举办,都体现了“以法利生”的菩萨精神。这种精神也契合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共荣的理念。

他是在吉兰丹佛牌公会主办的“2025年吉兰丹供僧殊胜法会”上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指出,佛牌是南传佛教中象征信仰与智慧的圣物,不仅具有护身意义,其背后的经文与加持也提醒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法核心。而供养僧人,则是佛教徒实践慈悲布施、累积福德的重要修行方式。

“佛经云:‘施僧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此次法会邀请30位高僧接受供养,正是让大众以最直接的方式亲近佛、法、僧三宝;通过供养袈裟、饮食、日用品等,种下清净福田。”

“我们今日的每一份布施、每一次合掌,都是在种下善因,未来终将结出善果,改变命运,使生活更加美好。”

“佛陀曾教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我们应时刻铭记。若人人行善,社会将更加平安与和谐;反之,只要有一部分人作恶,我们都难以拥有理想的生活环境。”

吉兰丹佛牌公会主席许邦富感谢州内30余位僧人莅临法会,也感谢各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使此次活动得以圆满举行。

他表示,若无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本会难以顺利完成此次殊胜法会。

他说,供僧是积累福报的最佳方式,每一笔捐献都是在种下善因,将来必结善果。不论是财富的增长、身体的健康,或是事业的顺利,皆为福报所致。

许邦富的讲话由秘书曹健富代为宣读,当天共有约300位善信出席这项活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