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根蜡烛/锺启章

1935年的冬天,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有一天,纽约贫民窟一个法庭正在审理一宗案子。被告栏里站着一个衣衫破旧、满面羞愧、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因偷窃面包而被面包店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问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店的面包吗?”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为什么去偷面包?难道是因为饥饿吗?”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是的,我虽然饥饿,但我的3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老太太的话刚说完,旁听席上一阵聒噪。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

法官面向老太太:“按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即处以10美元罚款或是10天监禁。”

老太太为难地说:“我若有10美元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坐牢10天,可我那3个孙子谁照顾呢?”

每人交50美分罚金

这时候,旁听席上一位男人站了起来,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吧。”说毕,他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然后转身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说:“我是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片刻,所有旁听者都起立,每个人都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法律,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可拉瓜地亚说得很明白——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为我们的冷漠付费。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时间向前推移而来到1998年某月的一个上午,地点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推事庭,刑事律师拿督阿末扎哈里尔独自一人刚从法庭出来时,遇到一个戴着手铐的印裔妇女。

阿末扎哈里尔好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对方回答说她因偷窃被捕了。律师:“为什么要偷窃呢?”

妇女嗫嚅回答说:“我向儿子许下承诺,只要他考到第一名,就会送他一个完整的铅笔盒做为奖励。”

买不起铅笔盒被迫偷窃

当时一个完整的铅笔盒,里面有漂亮的铅笔等等,售价是18令吉。结果儿子真的考取了第一名,可她却因买不起铅笔盒而被迫在一家超市偷窃。

听完妇人的故事,阿末扎哈里尔替她感到难过,但他还是再三向妇人确认儿子是否真的考取了第一名,并还亲自到妇人儿子的学校查阅成绩表,确定这名学生真的考取了第一名的佳绩。

之后,他便要求学校校长随他出庭作证,而校长也答应了。当天下午2时30分,阿末扎哈里尔回到法庭,向推事表明愿意免费成为这名妇人的辩护律师。

他出示了孩子的成绩单,法官当下也做出了最好的决定,判决妇女需守行2年。”

后来和这名妇人道别时,阿末扎哈里尔还给了她和儿子200令吉。

事隔19年后,2017年有一天,阿末扎哈里尔坐在法庭的食堂,他注意到有一名男子对着他露出笑容。过了几天,这名男子趋前与他搭讪。

阿末扎哈里尔回忆说:“他问我是不是律师,我说是,他说他的母亲曾受过我的恩惠,我问是什么案子,他说我或许忘了,之后便一五一十将当年那个考第一想要铅笔盒的男孩的故事娓娓道出,而现在的他,已成为了一名律师。”

隐恶扬善摒弃歧视

“我也不知当年我做得对不对,但就是基于我的帮助,这孩子才有机会成为律师。后来我还时常见到他。”这段人生经历,已经成为他终身难忘的事迹。几天前,我在社媒上观看了某家银行把这段感人的故事拍成开斋节宣传片的视频,也为之感动不已。

两个法庭故事,时空各异,但却道出了人性本善的真理。尽管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族群社会,经常会有一些政治人物出来挑拨离间,破坏种族团结,以遂个人邪恶企图。

然而,就像女作家斯特朗所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根蜡烛。”

面对种族宗教极端分子的妄作胡为,最好的应对莫过于隐恶扬善,宣扬类似阿末扎哈里尔这种能够促进族群和谐的故事。唯有摒弃对不同族群的偏见与歧视,这个国家才会有前途。

 

 
 

 

反应

 

灼见

搞好民生·提“升”经济/锺启章

2024年12月15日揭晓的2024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升”以微差击败“昌”字首次当选。“升”字以18.52%的得票率脱颖而出,“昌”字获得18.18%,两者差距仅为0.34%。

年度汉字,一字乾坤,是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字。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或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字反映全年焦点。年度汉字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读懂年度汉字,往往就意味着读懂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过去一年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事件。

“升”字有褒贬义

汉字有多音多义的特点,在几千个常用字中,约有四百多个是多音多义字,这些字形相同而读音、意义、词性不尽相同的字,较容易造成误读误解,甚至会有迥然相反的释义,就像“升”字,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它有两个面向和含义,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

属于褒义的是它代表着人民对国家过去一年的情境给予正面的总结,包括经济有所增长,令吉升值,股市综合指数升高,而在职场上打拼的则获得升职加薪,收入提升,同时去年适逢马来西亚、中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不断提升,总之,一切都往积极美好的方向去看。而另一个则属于贬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民对过去一年来物价普遍上升、生活压力山大感到担忧。

要判断“升”字在这里到底是褒还是贬,可从过去几年来当选的年度汉字看出端倪。2023年消极负面的“贵”字当选年度汉字,主要是因为当时令吉贬值,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对民众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贵”字就是对大马整体经济的最直接的表达。

而2022年的年度汉字是“涨”,很明显的反映了马来西亚民众在2022 年也是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民众的生活面对沉重的压力,“涨” 字当选似乎是“众望所归”。

纵观2022及2023两年来民众投选年度汉字的趋势,可以看出2024的年度汉字与之前两年的年度汉字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因此,“升”字在这里属于贬义的可能性比较高。

2024年中选的“升”与排名第二的“昌”字相差仅有0.34%,可说是险胜。“昌”字代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创的“昌明马来西亚”口号,这也反映了民众所关注的课题,多数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升”字的当选,可以给当政者一个很好的警示,那就是民生经济问题毕竟还是治国理政重中之重。默迪卡民调中心于去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所展开有关安华政府施政绩效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3%受调查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民调指出,多达65%受访者仍担忧大马的经济状况,仅有39%受访者认为我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多达53%受访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

受调查者中有65%认为经济课题如高生活成本、低收入、高失业率、令吉贬值、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等,是当今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对安华改善人民经济的作为表示满意的民众,只有45%。这项民调结果和年度汉字“升”所表达的民众心声可谓不谋而合。

治国口号是工具,民生经济是目标,“昌明大马”口号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和政策方向,但它必须落地,解决具体的民生问题才会赢得民心。

口号与行动应一致

实践证明,治国口号是否具有生命力,最终要看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一个口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那么这个口号就是空洞的。

治国口号是方向,民生问题是目标;治国口号为民生问题提供指导,民生问题检验治国口号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时高喊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曾凝聚大量选民,但却未能解决医疗、移民等关键民生问题,以致争议不断。

一个成功的政府应让口号与行动一致,将宏大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改善民生措施,譬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透过扶贫政策让数亿人脱贫,使口号变为实际成果。

因此,团结政府不仅要高喊“昌明大马”,更要将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才有望在下届大选中连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