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新闻报道内陆税收局指示,从2026年开始要所有雇主和雇员之间的雇佣合约加盖印花税。
当然,支持者认为印花税有助于加强雇佣合约的法律约束力,而且这印花税也就10令吉,但阻止不了坊间觉得政府似乎想要从民间挤压出更多油水,给国库充数。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政府在2025年的财政预算案里就有提到,要取消少数高收入群体,也就是T15,所享有的零售汽油补贴资格,剩下的85%不受影响。这无疑是一项妥妥的“富人税” ,而且这些T15群体是不是真的是富人,也不好说。
勿长期靠国油输血
一来,我国的B40、M40,以及T20的都是根据家庭收入,而非个人收入来定义,一个家庭如果足够多的就业人数,也可以是T20。其次就是,脱离开销来谈收入也不严谨。所以,此方案公布后,政府迟迟没有交代T15是怎么定义,这个方案是怎么实行。时光飞逝,再过4个月就有新的财政预算案了。
我们也都知道,直接取消所有人的燃油补贴是最容易的做法,不但省掉监督成本,也用不着给人们的收入贴标签(也避免各种仇富情绪滋生)。当然,这也最容易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而政府似乎更关心不满。不过,你给民众贴上不公允的财富标签,也会造成另一种不满。除了这个燃油补贴,还有就是扩大SST的涵盖范围。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开头说的,给国库充数。
最易实行有效征税
当然,我国的财政状况并不像美国那样扭曲和满目苍痍,但也有太多进步空间。其中就是我们的收入要怎么才能够稳定,因为我们不可能长期依靠国油来输血,更别提现在国油需要和砂拉越政府有新的利润分成协议。因此,摆在眼前的解决方案就是那个你我都心知肚明的三个英文字母——GST。
GST已经被贴上太多的污名以及积累了太多的政治包袱,但也是目前最容易实行的有效征税制度,比电子发票更好,因为大部分的商家都经历了GST的磨合阶段了。
大不了,不想要用GST这名字,大可换成VAT(增值税)。偶尔 “认低威” ,也不是太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