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狠砸6.25兆支撑经济 中国开水喉救地方债

(北京8日讯)中国宣布规模达10兆元人民币(约6.25兆令吉)的地方政府化债方案。

面对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等新增风险,中国政府推出更多措施支持经济增长。

据新华社周五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兆元(约3.75兆令吉)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报道称,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兆元(约18.45兆令吉)增加到35.52兆元(约22.2兆令吉)。

此外,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在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约5000亿令吉),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兆元(约2.5兆令吉)。

今年来首次提高债限

蓝佛安表示,加上本次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兆元(约3.75兆令吉)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兆元(约6.25兆令吉)。

此次批准的计划,接近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上限。这是中国政府自2015年以来,首次在年中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置换后据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约3750亿令吉)。他表示,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兆元(约8.93兆令吉)。

经济增5%目标存疑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6%,为去年3月以来最慢增速,今年能否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令人存疑。

经济放缓促使决策者加码支持政策,包括降息以及推出提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措施。

9月下旬政策发力带动股市历史性上涨,高盛等全球大行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不过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面对关税风险,各界对政府出台加强内需政策的呼声加强,以对冲出口可能下降的影响。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财经

加大支出应对关税冲击 中国预算赤字创新高

(北京21日讯)中国财政刺激措施推动四个月预算赤字创纪录高位,政府在与美国贸易冲突升级之际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彭博基于财政部周二公布的数据计算,1月至4月期间广义预算赤字达到2.65兆元人民币(约1.56兆令吉),为同期最高纪录。与上年同期相比,赤字规模增长超过50%。

这是北京方面今年以来,为帮助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而加快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最明确信号。

美国对大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在4月份升至145%的极高水平,之后两国在本月早些时候同意暂时关税休战。

收入基本企稳的背景下,支出大幅增加。1-4月,中国两个主要财政账户下的总收入达到9.32兆元人民币(约5.48兆令吉),同比仅下降1.3%,而一季度降幅更大。

数据显示,总支出增长7.2%,至11.97兆元人民币(约7兆令吉)。该数字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账户下的支出(主要包括日常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账户下的支出(更侧重于资本投资项目)。

展望未来,在中美同意暂时降低对彼此产品的关税后,提供进一步财政支持的紧迫性正在减弱。 

关税休战,加上4月份经济活动数据表现良好,已促使几家主要国际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并调弱了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刺激措施的预期。

周二公布的财政数据让他们有了更多理由押注政府将推迟出台新的支持措施。

“政府支出正在加速,同时收入显示企稳迹象,“澳新银行资深策略师邢兆鹏表示。“年中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已经下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