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荡期间反弹 比特币重返9万美元大关

比特币
(华盛顿23日讯)随着美股持续震荡、美元走软,投资者纷纷涌向加密资产市场,比特币(Bitcoin)时隔一个多月强势重回9万美元大关。
据CNBC报道,Coin Metrics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上涨约4.8%,达到9万1563.27美元,两天累计涨幅超过8%。盘中一度触及9万1754.28美元,创下自3月6日以来的新高,较4月低点反弹约23%。
本周比特币的大涨正值美股周一再度遭遇抛售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进一步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立即降息,甚至传出其政府正在研究是否能在2026年5月任期届满前合法罢免鲍威尔。周二,美股则从前一日的重挫中反弹。
追踪现货比特币价格的美国ETF在周一吸引了3.81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创下自1月30日(当日流入5.882亿美元)以来的最大单日净流入,同时也是过去五个交易日中的第四个流入日。
尽管本月初比特币一度受到因关税引发的股市波动影响,但近一周已逐渐脱钩高风险资产。截至周二,比特币4月累计上涨逾10%,表现超过黄金的同期8%涨幅。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和美元指数本月截至目前均下跌了约5%。
Compass Point分析师Ed Engel指出,“比特币持续展现出韧性。”他表示,以往在宏观抛售时期,比特币与股市的相关性接近1.0,但目前与标普500指数的30日相关性仅为0.65。
不过,Engel也提醒,虽然目前比特币走势强劲,但背后成交量偏低,若无重大利好因素(如美联储宽松政策或贸易协议)支持,突破9万3000美元阻力位的可能性仍存疑。他补充说,长期持有者仍然看好市场,策略性买盘正在增加,在流动性趋缓的背景下,这些因素或将增强比特币在股债市场动荡时期的抗跌能力。
Fairlead Strategies创始人Katie Stockton则指出,8万8000美元是比特币的重要技术阻力位,若能成功突破,将是短期利多,下一道关键阻力区位于9万5900美元附近。
新闻来源:今日新闻
【股势先机】比特币破11万美元 加密市场迈入新时代/陈进融

在全球投资者瞩目之下,比特币价格于2025年5月8日正式突破每枚十万美元的历史大关,进而在22日更上一层楼突破11万美元创下新高。
此轮上涨不仅推升比特币市值突破2.22兆美元(约9.5兆令吉),更标志着加密货币正从投机资产,逐步迈向制度化、全球化的新阶段。多项宏观经济与政策性因素交织下,市场正重新评估比特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市场情绪与结构性共振
根据CoinDesk和TradingView的综合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在亚洲交易时段中段越过10万美元,几天后,比特币在亚洲早盘一度上涨2.2%,触及11万707美元,随后略有回落。
在短短一周内,比特币从9万3000美元攀升逾18%,成交量亦同步放大。
市值方面,比特币目前总市值已达2.22兆美元,几乎等同于全球第三大市值公司苹果公司的75%。与此同时,以太坊等主要加密资产亦同步走强,整体加密市场总值重新站上3.5兆美元(约15兆令吉)关口。
此一时刻,对于整个数字金融生态而言,是具象征意义的转捩点。

推动因素一:宏观经济结构再调整
近期,比特币价格上涨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密不可分。
首先,美国与英国于5月初达成新一轮自由贸易协定,在避免关税加剧的背景下,成功稳定全球市场情绪。美国通胀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2.8%,低于预期的3.1%。
投资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提前于第三季度降息,为风险性资产带来正面推动。
比特币长期以来被部分投资者视为“抗通胀资产”,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其市场表现往往领先传统资产。此外,在高利率环境逐步告终的前夜,比特币作为全球流动性回归初期的“流动性接受者”角色,再次被验证。
推动因素二:机构资金重新涌入市场
若说2020年代初期的加密市场仍属散户主导,那么现阶段的突破更多来自机构投资者的坚定布局。
2025年5月6日,战略投资公司Strategy Group正式宣布购入1万3390枚比特币,总值约13.4亿美元(约57.6亿令吉)。
该集团执行长在公开信中表示,“比特币是数字时代的主权资产,亦是新一代央行储备替代品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inbase近期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被认为是传统金融市场首次将“加密资产基础设施平台”纳入主流指数体系。此举对于金融机构及养老金基金而言,意味着加密资产配置门槛进一步降低。
贝莱德、富达(Fidelity)、ARK等重量级资产管理机构,也不断通过ETF及衍生商品参与比特币市场,提升了整体市场的深度与稳定性。
政策层面:“国家战略资产”定位推动信心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财政部与美联储将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资产”,并纳入美国数字主权资产储备框架。
该行政命令的主要目标包括:
●探索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储备效能;
●支持美国境内矿业合法化与绿色能源融合;
●推动美元稳定币与比特币的支付协同机制。
此项政策对市场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长期以来,加密资产因政策不明朗而承压。而当全球最大经济体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承认比特币存在价值,其间接提升了全球市场的信任与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日本金融厅亦陆续表示将对比特币展开“中立且开放”的研究和评估,为未来监管路径铺路。
市场展望: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面对十万美元的整数关口,不少分析师提出,市场已逐步迈入“制度化交易阶段”,即价格走势不再单一依赖散户热度,而是受资本配置、政策路径与宏观指标共同主导。
摩根士丹利技术分析团队指出,比特币若能站稳十万美元以上,下一目标位将集中于11万8000至12万5000美元之间。但亦有观点认为,当前技术面已处超买区域,不排除短期内出现调整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正审议《GENIUS法案》,该法案若获通过,将确立对稳定币发行商与加密交易平台的统一监管规则。届时,整个市场的合规化预期将进一步增强。
潜在风险:泡沫重现或系统性风险?
值得强调的是,在乐观情绪之下,仍有声音警示:比特币并非无风险资产。
首先,其波动率依旧高于传统股票、债券市场,单日涨跌幅超过5%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若宏观预期反转,如美联储意外延迟降息、地缘冲突加剧等,可能迅速引发回撤。
其次,资金高度集中于大型平台(如Binance、Coinbase),若出现黑天鹅事件,或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例如,2022年FTX暴雷事件即是前车之鉴。
再次,加密货币依旧面临监管不确定性。若出现监管逆转、政策高压,亦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结语:从数字资产到数字秩序
比特币突破十万美元,远非仅是技术图表上的新高点。它更象征着数字资产正从“另类投资”逐步演变为“制度型金融构件”。
在流动性环境重塑、全球货币博弈、新一代技术变革背景下,比特币可能成为国家金融战略、跨境结算与主权数字资产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然而,越是接近主流金融体系,比特币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制度规范也将水涨船高。如何在“去中心化”与“制度合规”之间取得平衡,将决定比特币下一阶段能否真正站稳“全球价值锚”的地位。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