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秀真文学基金深情厚意/林玉蓉

【榕树林下】文|图:林玉蓉

马华女作家戴小华捐资设立“秀真文学基金”,其初心深植于她对文学的热爱与责任感。她深信,文学不仅是心灵的灯塔,更是社会的镜子与人文精神的承载。

这个基金的成立,正是希望借此推动文学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接触文学、理解文学,并从中找到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力量。

在戴小华心中,文学不应只是象牙塔中的象征,更应走进大众生活,成为感动人心、激发思考的桥梁。因此,“秀真文学基金” 不仅致力于提升大众对文学的关注与兴趣,也积极鼓励年轻人投身文学创作,提供平台与资源,栽培新一代的写作者。这既是对文学传统的传承,也是对未来文化命脉的投资。

戴小华于2025年4月11日捐款100万令吉给新纪元大学学院,以母亲的名字命名,成立“秀真文学基金”,除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切缅怀,也让母爱与文学的力量交织、延续和发扬。

她承诺,每年拨款5万令吉,持续20年,以支持推动各类文学相关项目,也寄托她对文学纯粹性与诚实表达的坚持。她希望这个基金能为本地文学注入活水,为社会孕育更多敢于发声、善于书写的文学新星,让文学之火在时代的洪流中延续不息,温暖人心。

培养阅读提升国民素养

戴小华,生于台湾,1973年远嫁马来西亚。台湾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1986年留学美国,考获美国公共行政硕士学位。1987年发表处女作《沙城》而步入文坛。其作品涉及戏剧、评论、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杂文等。曾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署理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主席暨第三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已结集出版个人专著20多本,编著书籍约50多本,部分作品被选入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中学及大学语文教材,并多次获奖。

戴小华在该基金的推介式上致辞时说,“母亲对我的成长、写作养成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成立“秀真文学基金”的真正目的,旨在提升国民素养,培养更多善于阅读的人。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寄托,更是社会进步的灯塔。”

她说,“我从事文学工作38年,深知我国华裔文学发展态势。不少怀揣文学梦的爱好者与创作者,因资金短缺、资源匮乏、平台有限等难题,在现实困境中艰难奋进,难寻成长契机,而点燃她为文学贡献力量的决心,以期为文学事业增添新动力,助力有文学梦的创作者施展才华,推动优秀作品诞生与传播。”

让马华文学与世界联系

大家期盼“秀真文学基金”成立后,有了实际的资助,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好比举办文学奖、提供出版资助、举行文学营或创作比赛、促进跨国交流等形式,从而鼓励年轻人投身华文写作,培养更多新生代作家,延续马华文学的生命力,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如果基金支持文学研究、档案建设、文学史料整理等,将有助于学界更系统地保存、研究和评价马华文学。

莫顺宗校长在讲话时表示,“文学可能比文化活动更难得到社会人士的支持,因此,秀真文学基金的成立,可能是新纪元大学学院办学历史上,算是绝无仅有的。戴小华多年来走过很多地方,在她的努力与贡献下,让马华文学与世界各地联系,也让马华文学活动得以提升。但她不忘初心,记得母亲的教诲,希望这项基金能够延续戴小华的文学精神,并保持她热心的理念,让马华文学能够继续得到更大的发挥。”

 

 
 

 

反应

 

文教

设“秀真文学基金” 戴小华100万捐新纪元

(加影11日讯)本地著名华文作家戴小华今日宣布捐出100万令吉予新纪元大学学院,设立“秀真文学基金”,旨在推动本地文学发展、扶持创作者,并提升国民阅读风气,为华文文学注入持续动力。

这推介礼于新纪元大学学院黄迓茱活动中心举行。戴小华致词时说,该基金不仅仅是对创作者的支持,更希望透过文学提升全民素养,培养热爱阅读的社会风气。

“文学于我而言是窥探世界的窗、抚慰心灵的挚友,也是终身精神的寄托。”

她解释,“秀真”二字,既是母亲的名字,也象征“优秀的真实”。秀”代表才华的绽放,“真”则是文学的灵魂根本,寓意真情实意。她期许所有创作者能“秀出真我”,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奇思妙想,化为动人文字,提高思想深度。

戴小华文献馆落户新纪元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教授致词时说,该基金的设立在新纪元的办学史上具有历史意义,亦为本地文学教育注入罕见的实质资源。

莫顺宗也说,戴小华也将其个人多年来搜集的文学文化资料,无偿捐赠予即将落成的新纪元南大楼,并命名为“戴小华文献馆”,以作为校园文学资源中心,进一步丰富校内学术与文化氛围。

“秀真文学基金”将以每年拨款5万令吉、为期20年的方式运作,长期支持新纪元大学学院的文学项目。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