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日本银发经济值得借鉴/安邦智库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日本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养老问题,并在此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日本市场的供给方已经将重点放在提高老人的生活体验方面,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那么,日本适老化产品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精细化。精细化是日本的一个传统,在日本适老化产品方面,主要体现在针对各种不同功能障碍级别的老人,都有相对应的适老化产品在为他们做支撑。

比如说尿不湿,它的种类非常的宽,会分7次的、5次的、3次的,白天的晚上的,这种服务用于满足不同时期老人的差异化需求。洗浴辅具是更典型的例子。

精细化

在日本,能基本自理的老人可以使用普通的防滑助浴椅,坐着自己洗;腿脚不便但仍有活动能力的老人,则可以选择侧入式或升降式浴缸,也就是坐在轮椅上平移或升降进入浴缸,然后自己清洗;而对于重度失能的老人,可以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使用可全方位位移的辅助入浴装置或全包围卧式洗浴系统。

此外,日本适老化市场还有移位设备、劳保背心、空气流通设备、保温餐车、外挂骨骼式的康复设备、洗浴辅助设备等适老化产品。

总之,产品的精细化“对症下药”,解决了老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失能”问题;设计类的产品,则提升了老人在可自理领域的生活效率与水准。

便利化

二是便利化。日本适老化产品有很多非常轻便并且设计非常精巧的居家用品,可以弥补老人在生活上的一些不便。比如说,很多让帕金森老人的穿衣、系扣和拉拉链的小工具就非常方便。

还有一些吃饭用的小勺子、叉子,它可以做成椭圆形柄的、圆柄的,各种各样的;一些无动力的步行助行器,它可以减轻20%的身体负重,来提高老人的行走效率。

为防止老人起坐时发生磕伤,日本家装企业对桌椅等设施边缘采用防护处理,使用圆角;为避免老人用力开门,浴室大多使用带有吊轨的可移动门,其宽度也将轮椅位置考虑在内,经周密计算加宽到80厘米以上。

此外,日本的不少家用电器和电话机都在设计上迎合老人使用习惯,设置了特别的按钮,使得电器操作简易、安全,提高了老年生活的便利程度。

如针对老人的收音机按钮设计超出通常尺码,采用大键,便于老人看清不同功能键的位置,防止按错按钮。

智能化

三是智能化。日本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发出各种智能化产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研制出的各种高度自动化的器械,如方便身体瘫痪的老人吃饭、洗澡和方便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与浴槽、坐便器一体相嵌入的特殊轮椅,可调整为卧位或坐位状态。

护工帮老人洗浴时,用吊机将老人移上轮椅,推至浴槽开门处,通过控制系统完成轮椅与浴槽的搭接固定,将老人与轮椅一起送进浴槽中,再移除轮椅基座,完成入浴。

还有各种智能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智能手环等,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传输给家人和医生。

总体而言,日本适老化产品设计差不多覆盖老人各种生活领域,具有精细化、便利化、智能化三个主要特点,在照顾老人各种个性化、特殊化的需求方面堪称“毫无死角”,体现出日本养老人性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展示对老人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关爱。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名家专栏

跟随巴菲特买股未必能发财/安邦智库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看似简单——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注重价值而非短期波动,但其成功背后有复杂因素,包括时间、规模、投资纪律、资源和市场环境等等,这就是普通投资者紧跟模仿却成为不来巴菲特,难以完全复制其投资成果的原因。

1. 投资策略需要分析团队的支持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核心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但评估“内在价值”需要深入的财务分析、行业洞察和长期视角。普通投资者在“选股”这一关,就完全卡壳了,因为缺乏专业分析能力或是真正有效的数据资源。

2. 你的钱没有多到可支持长期投资

巴菲特强调长期持有,如可口可乐持股超30年,但普通投资者常受市场波动或情绪的影响,难以坚持。一般人有太多的理由需要用钱,更是“亏不起”,碰见下跌浪潮就只好减持了。

3. 投资纪律与耐心

巴菲特现在2024年底为止,持有创纪录的3250亿美元现金,他在耐心等待低估机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就投资过高盛,占了大便宜。普通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缺乏类似投资纪律。

4. 公开持仓股票是“晚班车”

巴菲特根据法律必须公开“13F文件”,披露每季度持仓,但普通投资者看到的时候,巴菲特的交易已经发生了1.5月至3个月,股价可能早已大幅波动。说白了,就是已经晚了。

5. 公开的仅是部分

根据法律,巴菲特在13F文件中披露的只是美国上市股票,不包括他持有的非美股,如日本五大商社、比亚迪分别235亿和55亿美元。也不包括非公开投资(如伯克夏的保险业务)。

“巴菲特神话”是指的整体回报,不仅来自股票,还包括保险浮存金,2024年就有约1500亿美元和全资子公司的收益,如BNSF铁路。所以,实际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法去追巴菲特的投资。

6. 存在“巴菲特溢价”

巴菲特能够拿到的股票价格,一般人拿不到的。巴菲特的投资是典型的集中投资,投资的数量不多,因此大资金注入对股价影响大,这就有了“巴菲特溢价”,普通投资者的小额买入无此效应。

当巴菲特以优惠条款投资,如2008年高盛优先股的时候,普通投资者只能干瞪眼。

7. 交易成本区别很大

普通投资者在交易的时候要支付高额管理费,如波士顿Fidelity就会收取0.6%至1%。有的地方,还要面临高税收的要求,如波士顿就要收资本利得税15%-20%。巴菲特则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交易成本条件要好得多。

8. 巴菲特有专业团队

过去著名的包括查理·芒格、托德·库姆斯等人,他们协助全面分析公司,作出判断和决策。普通投资者则只能依赖散乱信息得到一点信息,也需要支付高额管理费。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年会上正式宣布退休了,这个决定震惊了市场,但也在意料之中。他已经创造了市场奇迹,从1965年至2024年,他的投资获得了20%的年化回报,他主导的伯克夏股价,从19美元涨至66万5000美元。

奇迹难再现

这既得益于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0年代,美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5%,还有宝贵的低估值机会。

在1970年代,股票的本益比往往只有7倍到10倍。现在的高估值,显然已经限制了类似的机会。

随着巴菲特的退休,一个奇迹时代似乎正在显示出疲态,这是我们特别应该关注的地方,现在是防御性投资的时代,而不是积极进取的时代。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