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日本政策转向是最大黑天鹅/安邦智库

在近年来疫情持续和地缘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日本同样受到全球通胀的威胁,因而从理论上具有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

特别是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相继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开始按照不同节奏加息之后,日本央行与欧美之间的政策差距已经逐渐拉开,在2022年不断推动日元的持续贬值。

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贬值并未像此前那样刺激日本对外出口增长,反而因为能源价格高企,增加了日本进口金额,使得日本出现多年未有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正是日本通胀水平长期维持高位,使得外界认为日本将跟随欧美改变延续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因如此,在日本坚持其宽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国债遭遇大量抛售,使得日本央行几乎成为日本国债的唯一买家,使得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带来更多市场惊吓

随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任期将至,外界猜测央行行长的更换,可能是日本央行改变政策的一个契机。但这种政策改变更多的可能是带来市场的“惊吓”。

目前,资本市场与日本央行的博弈仍在持续,因为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退出量化宽松已是势在必行。

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日本央行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持续带来影响。现在,日本迟迟不改变政策并不能缓解担忧,不确定因素的延续更令人不安。

有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日本央行持续“捍卫”其宽松政策,市场的反应甚至还有可能会更大,因大量在决议前提前押注的投资者,可能会急于解除他们基于对政策转变的预期而建立的头寸。这将导致日元再次回落,势必拖累新兴市场国家。

如果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其带来的后果也并不轻松。一方面因利率上升而导致日本股市再次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其政策转向并不能阻止日本国债短期被抛售。

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日元和长期日债收益率的急剧上升,因为这将助长市场对短期内超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预期。

摩根大通预计,日本政策转向可能带来日元升值4%到5%,这将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日本,加剧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对于与日本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中国、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而言,也会带来汇率的波动,影响到当地的金融市场稳定。

担心政策出人意表

就今年的形势变化而言,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日本货币政策的是否转变、何时转变,将是2023年全球金融领域最大的“黑天鹅”,也是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政策因素。

就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随着通胀逐渐见顶,美联储加息已趋于缓和,未来只是何时结束加息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放缓甚至出现小幅衰退;欧洲的情况也较为明朗,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情况下,欧洲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深一些,其加息的过程和力度也会更为缓和。

在中国而言,为推动经济恢复,货币政策会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推动边际宽松。

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明朗的情况下,日本政策变化则变得难以琢磨,特别是去年12月日本放宽收益率曲线上限的“意外”之举,更令市场担心其会采取出人意料的方式,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吓。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财经新闻

央行:即使价格大涨 日本续保持宽松

(东京20日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继续保持鸽派基调,数小时前数据显示日本基础通胀加速升至逾四十年来最高水平。

植田和男周五在东京发表讲话称:“如果仓促改变政策,阻碍朝着实现物价稳定目标2%迈进的初步进展(这一目标终于近在眼前),代价可能会极其高昂”。

植田和男对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的保证,与观察人士持续认为日本央行将调整政策的揣测形成鲜明对比。

植田暗示,通胀加速上升并没有改变日本央行的观点,因为该趋势主要由成本推动因素主导。

虽然他承认朝着实现日本央行通胀目标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他表示不急于朝着正常化迈进,以免把这种动向扼杀在萌芽状态。

“花时间决定如何朝着未来的退出方向调整政策是恰当的做法,”植田说。

“该央行将小心翼翼地支持这些新兴苗头变得成熟,并力争以可持续、稳定的方式伴随着工资增长实现物价稳定目标2%。”

就目前而言,植田维持超宽松政策的决心,对投资日本的人来说是个好兆头。

日经225平均指数周五触及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累计涨幅超过美国股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