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仅是睡不着
小心患上焦虑症!
现代人有不少普遍面对失眠的问题。与很多疾病相比,失眠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不容轻视,因为若长此下去,它不仅会使机体减低抵抗力,也会造成心理疾病。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经验。怎样才算是病理性的失眠呢?

中医师刘心怡指出,失眠情况分成很多种。第一种是无论如何睡不着;第二种是睡眠很浅,睡了隔天醒来没精神,仿佛没有睡;第三种是睡觉时很容易醒,醒了就不能再入睡。若长期都经历这些情况,而且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就可称为“失眠”。
若以国际标准,只要每周失眠3次并长达1个月以上,就可定义为失眠。
但并没有规定应该要睡多少小时才不算失眠。一般建议是最好睡足6至8小时。可是并没强制规定,只要隔天醒来觉得精神饱满就行了。
因素:
造成失眠的因素很多。刘心怡医师表示,对中医来说有以下几项:
1.饮食不节。中医有句话是:胃不和则卧不安。太夜进食并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就会难以入眠。或一段时间暴饮暴食造成胃热痰热也会导至失眠。
2.情志影响。喜怒哀乐都会造成失眠。例如太过伤心思虑、生气、受惊吓或太开心也会睡不着。一些患焦虑症的病人也多数会有失眠问题。因此情志的影响不容忽视。
3.过劳。白天工作太累,消耗太多,也会影响睡眠。
4.体虚。久病过后体虚,或年老使致阴阳不调也会失眠。
5.荷尔蒙。女性更年期及荷尔蒙的影响也会导致失眠。也有不少女性在经期前都会失眠。
6.疾病。其他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炎等等都会造成失眠。这类患者需在治疗其疾病的基础上同时治疗失眠。
影响:体虚敏感
长久失眠也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1.精神状况不好。白天不能集中精神,在工作及学习上或多或少都会形成失误。对于驾驶人士或机械操作者也会造成危险。
2.失眠会导至情绪不稳定,容易敏感、发脾气并形成焦虑。这情形又会恶性循环造成失眠。
3.睡觉是让身体有修复的机会。失眠者不能经历这个过程。不断消耗之下,长期如此就会造成扺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使身体虚弱。
4.长期失眠者容易感觉饥饿而很想吃东西。若放任它就会造成肥胖。肥胖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元凶。
中医分型:
在中医分型上,较普遍是分成虚证和实证两大类。比较典型的如下。
中医对治:调理平衡
刘心怡医师表示,失眠在中医来说是一种内科病,称“不寐”。它最早出现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称作“目不瞑”、“不得卧”。
“虽说现今造成失眠的原因及环境与古代不同,但在中医的说法,睡眠是阳入阴的一个状态。失眠则是指阳进不到阴。只要找对因素,调理身体的状况达到平衡就能解决失眠了。”
中医是从体质的根本来调理。最好的方法即是通过服食中药和配合针灸以达到体内平衡。另外也可针对性采用推拿及拔罐以舒缓肌肉紧张及使机体放松,从而改善失眠。
食疗药膳:舒缓情绪
若是轻微的失眠,可以通过一些食疗药膳来获得舒缓。以下是刘心怡医师的分享:
桂圆红枣党参茶
材料:桂圆(2-3枚)、红枣(5枚)、党参(10g)
喝法:清洗后以热水泡冲代茶饮
功效:经常感觉疲累、难以入眠及食欲差者可获舒缓。
百合莲子汤
制法可选择甜或咸:1.百合及莲子适量,加上冰糖及蜜枣煮成糖水喝;2.百合莲子适量,加上排骨煮成汤饮。
功效:针对普遍性偶尔发作的轻微失眠。
玫瑰薰衣草茶
喝法:干的玫瑰花和干的薰衣草适量,泡热水代茶饮。
功效:适合情绪化及易怒的失眠者。玫瑰花有助舒缓情绪。薰衣草有安神作用。
注意:上述食疗药膳只针对轻微性的失眠。对严重及长期失眠起不了作用。严重者一定要寻求治疗。
食物宜忌:避免辛辣
经常失眠的人,要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在食物上也要注意哪些是不适宜的,以免失眠趋严重。在禁忌食物方面,最好不要喝咖啡、茶和酒;辛辣和难消化的食物也尽量少碰。尤其是晚上,晚餐时如果吃了过于辛辣及煎炸难消化的食物,就会很难入眠。
适宜的食物又有哪些?刘医师说,除了上述推荐的食疗药膳,其他方面只要营养均衡,什么东西都适量及不过多就行了。
运动:放松心情
多做运动有助改善失眠。刘心怡比较鼓励做瑜伽,因为瑜伽有助调整呼吸,还可让心情放松,进而容易入眠。
若是上班族,白天没时间做运动的,她建议最好在晚餐前做运动。无论是哪一种运动都好,尽可能在睡觉前3个小时都不要进行。
穴位按摩:利于助眠
可选择在以下3个穴位经常按摩揉压,能达到助眠效果:
●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功效:经常按揉,可改善脑部循环,达到安神作用。虚证者也可让气血调和。
●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有助调理肝脾肾三脏之气血。也可调理更年期妇女或情志造成的失眠。睡前按压50-100次。或按压到穴位出现微红,代表血气在运行即可。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功效:和百会穴是相应的,两个穴位相继进行按摩,有助体内阴阳调和。若老年人难以用手在穴位上按摩,也可采用脚的姆趾在另一只足底的穴位上进行,同样有效果。
●呼吸法●
也可用简单的呼吸法加强睡眠。即是腹式呼吸法:
●要入睡前躺卧在床上。在吸气时,腹部要胀起来,数到10下再慢慢把气呼出。
●一次过做10-20下以让呼吸平衡。
●把注意力观注在呼吸,就能帮助睡眠。
●泡脚●
也可选择在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太高温,以免烫伤皮肤。一般以40度左右的温水最适宜。要泡浸到脚踝以上。泡约15分钟即可。
预防失眠:
■ 平时作息要规律,最好固定睡眠时间。
■ 睡前不宜划手机。不要养成在床上划手机的习惯,长期会影响睡眠时间越推越迟。
■ 不要在睡前3小时做运动。
■ 不要在睡前和人讨论重要或刺激性的话题。不然会整夜思考影响到不能入眠。
■ 睡房的环境要昏暗,入睡时可播放轻音乐。
■ 建议11点前就要睡觉,以让身体各脏器获得修复。
报道·aNGie 摄影·Jonah Foo、互联网
白天累到不行晚上却难眠? 医称“睡眠卫生”是改善关键

(示意图/取自Canva)
(台北23日讯)不少现代人常面临白天疲惫、精神不济,但到了晚上却又难以入眠,台湾台南市立医院家医科医师卢泰润表示,许多民众忽略“睡眠卫生”的重要性,而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改善睡眠品质的关键第一步。
卢泰润指出,睡眠卫生其实涵盖3大面向,包含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及睡前习惯,首先,作息时间应固定,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与起床,假日也不应过度熬夜或补眠,即使午休也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影响晚上睡眠节奏。
另外,在睡眠环境方面,建议卧室应维持安静、凉爽及黑暗,避免在卧室内进行滑手机、看电视等活动,他提到,这些电子产品所释放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造成睡眠障碍,建议睡前可创建放松仪式帮助入眠,像是泡热水澡、静坐冥想或听柔和音乐等。
卢泰润也说,民众睡前6小时内应避免摄取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品,同时应远离香烟与酒精,因尼古丁具有刺激神经系统作用,也会延长入睡时间,而酒精有助于快速入睡,但往往仅是浅眠,无法真正获得深层休息。
卢泰润表示,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入睡速度较快、深层睡眠时间也较长,倘若都遵守睡眠卫生却仍长期感到疲倦或睡眠品质不佳,就要留意是否有潜在健康问题,像是晚上频尿、夜咳、胃酸逆流、严重打呼甚至呼吸中止等,都可能与疾病有关。
此外,若入睡困难与情绪相关,像是躺下后容易胡思乱想、担忧焦虑,或长期心情低落、提不起劲,也要警觉是否有焦虑症或忧郁症等心理疾病。
卢泰润强调,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寻求专业协助或医院睡眠门诊进行评估,长期依赖安眠药并非治本之道,通过专业诊断找出根本原因,才能真正改善睡眠品质、提升生活品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