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走向衰落星际客机失灵 2美国宇航员“流浪太空”

停泊在国际太空站和谐太空舱的波音星际飞机。
报道:丁果
波音公司6月发射搭乘两名美国太空人的“星际客机”(Starliner)本应是波音在商业载人航太发展的突破,谁知仅一周任务完成后,“星际飞船”在外太空发生故障,两名太空人随时“流浪太空”,不但丢尽了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波音的脸,若处理不当,更可能成为继1971年苏联“联盟11号”意外之后,人类航太史中第二宗于卡门线(Karman line,海拔100公里)之上的丧命意外。
本来中、俄都可帮忙避免这场潜在危机,但因美国与两国交恶,且有条约限制太空交流,目前只能求救于波音竞争对手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让波音声誉蒙羞。
曾是美国制造业的翘楚、也是全球航空制造业的天花板波音公司,不但近年来早已跌落神坛,最近公司信用评级更跌入“垃圾级”边缘。
今年春天期间,标普全球已将波音的债务前景从“中性”调为“负面”,目前其债券评级则为最低级别的“BBB-”,离“垃圾级”仅半步之遥。波音今年飞机交付量至今几乎低于500架,比2018年少了300架,公司现金流持续枯竭,加上债券评级等级下降,让贷款债务利息暴增。
波音逐渐被遗弃
显然,几十年来都是投资界眼中“宠儿”的波音,正逐渐成为投资市场的“弃儿”。
在波音制飞机如日中天时,全球45%以上的民航飞机出自波音,可谓天下旅行者,无人不识波音,但如今波音陷入“垃圾级”边缘,体现了美国长年的顶级制造业公司也难以避免衰落之途,且复苏之路艰巨,更不用说要把早已外迁、相关技术工人也下岗多年的传统制造业重新搬回美国。
道德文化败坏惹祸
更直接了当地说,波音的衰弱,并非是新崛起的国家抢了它的大饼,而是美国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道德文化和匠人精神败坏的必然结果。
对此,一贯喜欢教训世界各国企业的美国国会,至少在今年上半年针对波音的多场听证会上,没有为波音护短,而是疾言厉色地质疑波音公司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种种漏洞,让波音的问题暴露在世人面前,也从侧面说明,波音管理层的荒谬,超出了霸道国会议员的逻辑理解能力。
一个企业的“崩溃”,常常出现在不正常的发展巅峰。波音百年刚过,就出现了2018年和2019年狮子航空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两次致命空难,346名乘客全部遇难。
这两架航空飞机都是737 MAX8,而这一款飞机是波音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款商业航空喷气机,2016年初首飞后就走红,几年后全球售卖一万架以上,300亿人次乘坐过,主要使用的航空公司就有瑞安、美航、阿拉斯加航空、中国国航、联合航空、狮子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
两次空难后,使用波音客机最多的中国首先停飞,而美国在全球42个国家都停飞之后才决定停飞该机型,可见美国为了商业利益将乘客安危置于脑后。
波音浮出安全隐患
期间,美国和全球航空监管部门都展开调查,至此波音一直遭人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露出水面。
冠病疫情爆发后,全球航空旅游业进入寒冬,波音飞机的交付量剧减,给波音带来了市场打击,但也给了波音重整的机会。
谁知,波音“逐利文化”和“金融主导”病入膏肓。在支付27亿罚款后,737 MAX系列在2020年底复飞。
疫情后的旅游业回暖过程中,波音又再度事故频发。1月初,阿拉斯加航空一架737 MAX9航机一个不使用的紧急舱门的门塞在飞离机场10分钟后断裂掉落,飞机紧急返航,事后调查揭露固定门塞的4个螺帽竟然没有安装上去。
5月,塞内加尔航空一架B737-300包机在起飞前滑出轨道,而联邦快递的一架波音767货机前起落架发生故障紧急降落。同月,科伦登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800飞机在土耳其一个小镇降落时,其中一个轮胎竟然爆裂,机上所有人员被安全撤离。
社媒让丑闻见光
集中出事故倒也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社交媒体发达,封也封不住。
在“墙倒众人推”的潮流中,波音公司遭遇了放大镜式的集中关注处理,安全隐患雪崩式爆发,这显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沉疴宿疾病入膏肓。
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对波音公司文化和安全隐患敲响警钟的“吹哨人”连续离奇死亡,引发了更加“黑暗”的联想,以至于阴谋论甚嚣尘上。
一位吹哨人是为波音工作30多年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巴尼特,被指为开枪自杀;第二位是波音供应商Sperit AeroSystems的前质量审核员迪安,被指为葡萄球菌感染发展成肺炎去世。
而在国会听证会上,这些吹哨人揭露波音公司对他们的打压、威胁和排挤。
在美国最为顶尖的航空制造业公司,竟然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阴暗角落”,难道这还不足以从一个侧面窥测到美国制造业的问题所在吗?
在股票市场逐利迷失
波音公司可谓是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一个典型缩影。
波音公司在国际航空业很长一段时间独占鳌头,但是,法国空巴的崛起让波音在竞争中迷失方向。
说来有趣,波音737窄体客机在1967年首飞,刺激空巴在20年后开发出空巴A320系列。
但空巴在2014年首飞空巴A320neo,使用更加大型且更有效率的新型发动机,让乘客舒适度大幅提高。
波音在此情况下,抄捷径在两年后开发出波音737 MAX系列,虽然销售力压空巴,但因为MCAS系统缺陷以及波音质管体系的崩塌而产生的巨大安全隐患,为空难和各种问题打开绿灯。
靠SpaceX接太空人
可见,像美国这样本来拥有全球顶尖制造业公司的国家,在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要嘛使用国家霸权力量进行打压(对日本、德国、中国无不如此),要嘛就动歪脑筋进行“弯道超车”,给自己埋下大坑,波音就是一例。
即使在航天领域,波音几乎同时和SpaceX一同跟NASA签订合同,发展航天火箭飞船,波音的合同金额当初远超于SapceX,但由于波音已经丧失制造业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引领,目前已经看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波音好容易把两位太空人送上太空,如今却需要仰赖SpaceX将“流浪”两个多月的太空人接回家,成为航天界笑话。

波音赶在新一批太空人8月中旬前来国际太空站前,解决星际客机的故障问题。
财技毒祸如毒瘾难缠
航空业评论界公认,1997年波音和麦道合并后,波音坐上了民用航空市场世界第一的宝座。
但是,在当时波音掌门人康迪特的指示下,麦道总裁斯通西弗(Harry C. Stonecipher)成为改造波音工程师文化的关键人物,形成了锱铢必较的财务以及华尔街金融驱动文化,使波音变得反工会、轻规则、重外包,喜欢用重金回购股票推高股价,扩大分红,而对研发和解决安全隐患的细节毫不在乎,甚至把波音总部从西雅图迁至芝加哥。
也就是说,波音的经营目标从“造最好的飞机”,变成了“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保质保量的工程师文化荡然无存,这在康迪特2003年因丑闻引咎辞职后斯通西弗担任新掌门的两年中达到登峰造极地步,以至于外界讥讽称麦道用波音的钱让波音服膺于麦道的利益。
在这次空难调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航空零件供应商Sperit AeroSystems原来是波音的部门,被剥离独立后,为了满足波音减少成本的要求,不顾安全压价生产,罔顾工程质量警告,最终酿成大祸,而波音则省去了监管,也可以对质量不佳的产品责任“甩锅”,已完全背离了制造业基本原则。
丑闻下形同“总辞”
更离谱的是,在国会听证调查中,带领波音度过两次空难危机的总执行长卡尔霍恩,对生产过程的细节毫无了解,而管理层工资激励机制中涉及安全隐患部分的权重只有1.1%,他也因为质检问题引咎辞职。
如今,波音管理层在连续的丑闻下已经形同“总辞”,管理层激励机制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权重也有增加,剥离出去的供应商也重回波音,以便在内部加强对飞机零部件的质量管控。
但是,且不说支撑波音财务的737 MAX系列经过两次打击后能否东山再起,新机型的创新研发能否再度重现?波音历经30年的“华尔街金融文化”的毒害,宛如美国技术工人面临毒品文化的侵袭一样,要进行“脱毒”并不容易。
唯一可以预期的是,波音作为美国民用航空和国防太空制造的“双子塔”,是不能倒也倒不起的,政府不会放弃扶持,但在欧洲空巴和中国航空业崛起的竞争大势下,波音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波音的重生状态,也是美国制造业能否再度崛起的一个试金石。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美国太空人威尔莫尔 (左) 和苏妮·威廉斯仍然困在太空。
“星际客机”“空载”返回
美2太空人明年方回航
在太空飞行大约12周后,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将于9月6日从国际太空站“空载”返回地球。两名机组人员仍然困在太空,直到2025年才有望返回。
2025年才有望返回
2024年6月5日,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携载2名美国太空人前往国际太空站。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航天器将于9月6日美东时间下午约6时,从轨道实验室脱离对接,最后约在午夜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太空机场。
美国太空总署还在声明中说,无人驾驶的“星际客机”飞船将完成一次完全自主的返回行程。不过,如果需要,地面团队可以远程指挥航天器执行必要的机动,以安全脱离对接,并在降落伞帮助下,在美国西南部着陆。
与此同时,两名美国太空人则继续留在轨道实验室,预计将于2025年2月乘坐SpaceX的“龙”飞船返回地球。按计划,两名太空人原本应于6月14日返回地球,但是却发生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一系列问题,返航日期一再推迟。
8天出差变8个月
据报道,这意味着两人原本为期8天的“出差”任务,将变成大约8个月。
对于这次飞行任务,美联社指出,无疑对波音公司造成重大打击,加剧困扰该公司的飞机安全问题。
回程表现至关重要
有线新闻网还指出,“星际客机”飞船在回程中的表现,可能对波音的未来至关重要。如果航天器发生事故,或者太空总署最终决定不认证该飞行器执行载人航天飞行,波音原本已经受损的声誉将再次受到重挫。
《纽约时报》还报道,太空总署于2014年选择波音和SpaceX开发航天器,从国际太空站接送太空人。根据固定价格合同,太空总署将向波音支付高达42亿美元(约181.4亿令吉)来开发“星际客机”飞船,然后每年飞行一次,搭载4名机组人员进入轨道。
然而,“星际客机”飞船的研发一再发生技术缺陷,包括软件故障、阀门问题等。其寻求太空总署认证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中神舟20号明发射 飞行乘组公布

神舟20号太空人由王杰(左起)、陈冬、陈中瑞3人组成。
(北京23日讯)中国航太工程第20艘太空船“神舟20号”,预计24日下午5时17分发射,执行神舟20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太空人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人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2名驾驶员和1名飞行工程师。
中国央视报道,太空人陈冬执行过神舟11号、神舟14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2年再次担任指令长。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于第3批太空人,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太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此次任务是太空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太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19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太空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实施太空人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此外,神舟20号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物件,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其中,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境内首次开展。
林西强指出,神舟19号太空人乘组在与神舟20号太空人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本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至于神舟20号太空人乘组将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此外,林西强表示,港澳太空人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是在太空担负各项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属于非职业太空人。2022年9 月,中国启动第4批预备太空人选拔,首次涵盖港澳地区的载荷专家选拔。最终香港首名女航天载荷专家,由警队总督察拥有博士学位的黎家盈获选,专长资讯科技及电脑领域。
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24年6月宣布完成第4批预备太空人选拔工作,共有10名预备太空人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港澳各1名载荷专家。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2024年10月透露,入选的香港载荷专家已赴北京开始训练任务,训练需要2年或更多时间,期望对方训练顺利,有机会能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