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

印尼下月承办峰会 将展现高铁中国技术

(北京22日讯)《环球时报》今天报道,印尼将在11月中旬与峇厘岛承办G20峰会期间,向外界展示雅万高铁建设的成果。

雅万高铁全线箱梁架设于16日全部完成,意味着高铁铺轨通道全面开通。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印尼合作的标志性专案,由两国企业合资共同承建,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

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雅万高铁跨越142.3公里,预计将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服务,建成后将是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

《环时》报道,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指出,雅万高铁全线采用中国高铁技术与标准,这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高铁的高品质与实用性,“雅万高铁的成功令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信,‘新基建’不必采用西方标准,与中国合作共建是值得期待的。”

梁海明表示,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物流提速,能大大降低万隆纺织品的运输成本,显著提升万隆作为印尼纺织业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雅万高铁沿线建有众多工业园区,如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交通升级将使工业园区辐射范围持续拓展,吸引包含中企在内的外商加大投资,进一步拉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增长。

 

 
 

 

反应

 

言论

印尼银人的街头求生记/潘政麟

银色,是他们求生的颜色。

在印尼夜色笼罩的街头,车流与霓虹交织之间,一群涂满银漆的男女老少在人行道与红绿灯之间穿梭。他们不是街头艺术家,更不是电影里的机器人,而是因疫情失业后,走上街头以身体为道具求生的“银人”(Manusia Silver)。

每当红灯亮起,银人们便走上车道中央,举牌、合十、静立甚至以双眼对视观众,仿佛在演出一出默剧,试图换取一点零钱。绿灯一转,他们则迅速退至路旁,等待下一场短暂的表演。这是他们的工作模式,也是他们与城市脉搏共舞的方式。

实用的绝望吸引注意

银色的选择,并非出于艺术概念,而是实用的绝望——在喧嚣的街头更醒目、能迅速吸引注意。媒体的报道让“银人”成为疫情下印尼街头的焦点,也导致银人的数量激增。然而,名声并未为他们带来帮助,反而换来政府的禁令、罚款,甚至逮捕。为了躲避警方,他们改在夜晚出现,继续这场无声的街头求生秀。

银人的背后,是疫情下庞大的失业潮。像25岁的德西(Desi),原在店里工作,疫情爆发后被辞退,遍寻不着职缺,只好成为银人糊口。又如阿尔凡(Alfan),曾是司机,收入从每日10万印尼盾(约26令吉)骤降至3万(约10令吉),为了两个孩子,他忍下羞怯,在夜晚涂银上街。他表示:站在大家面前真的很难为情,但我别无选择。

运气好的时候他们一天可以赚到20万印尼盾(约55令吉),但通常只能赚到12万印尼盾(约31令吉),远远低于雅加达的每月500万印尼盾(约1300令吉)最低工资,但勉强能应付日常开销。

银漆不只是遮蔽生活的绝望,也带来健康的风险。银人们使用的是含反光油墨与食用油的廉价漆,全身——脸、头发、指甲无一幸免。长时间的涂抹让他们皮肤过敏、眼睛充血,且下班后需用洗碗精清洗数小时。

贫困者半年暴增163万

这些以身演出的银人不是骗子,不是罪犯,只是社会边缘的求生者。疫情让印尼陷入20年来首次经济衰退,贫困人口短短半年暴增163万人,失业率更创下近10年新高。

近期中美贸易战的开打,以及特朗普对印尼加征高关税更是让商业订单骤降,工厂的就业机会减少,进一步加剧失业率。数百万像阿尔凡与德西这样的人,在无支援、无保障的情况下,被迫走上银色街头。

正如阿尔凡所言:“我们没有犯罪,也没有胁迫大家给钱。如果他们愿意给,我们会感谢上苍;如果没有,也没关系。”

这一字一句,听来淡然,却沉重如铅。他们的银色,不是光彩,而是绝望之下的呐喊与倔强的生存意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