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蓬勃发展 电力需求料续增长

数据中心
(吉隆坡14日讯)受国内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蓬勃发展推动,电力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短期内电力需求预计将保持强劲,尤其是已建成的数据中心项目带动实际负载使用量上升。
兴业投资银行指出,去年电力需求同比增长6.2%,主要受商业和住宅领域需求增长带动。
该行指出,截至去年财年,共有18个数据中心建成,累计容量达1.9吉瓦(GW)。
截至去年12月,数据中心的实际负载使用量环比增长至405兆瓦(MW),较去年9月的248兆瓦有所提升。
该投行今日在报告中表示,国家能源公司预计数据中心开发项目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尽管面临美国出口芯片的限制。
“这是因为大多数相关项目与人工智能(AI)无关,并来自中国企业或由中国支持。”
兴业投行指国能暗示,为了确保供应稳定、满足潜在需求增长、支持经济优先事项(如数据中心和工业),以及推动能源转型,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本开销。
“相关举措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和互联项目,尽管成本回收机制尚未敲定,但仍可享有7.3%的监管回报率。”
兴业投行提及,数据中心的长期增长对大马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因为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有助于推动全国输配电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
该行对行业前景保持正面看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认为该行业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主要驱动因素将推动短期表现。
该行指出,太阳能行业的增长依然强劲,随着大型太阳能计划(LSS、LSS5、LSS5+和LSS6)陆续推出,预计将推动施工、采购、建造和启用(EPCC)承包商的项目量,总装机容量达6吉瓦,涉及投资约180亿令吉。
此外,该行指这些计划将使太阳能承包商的订单维持在稳健水平,同时确保持续收入,并在成功收购资产的情况下,为扩大经常性收入创造机会。
视频推荐 :
水管失修年损20亿 吉玻甲丹或闹水荒

(吉隆坡28日讯)BIMB证券研究指出,我国水务领域因无收益水(NRW)问题,每年损失超过20亿令吉,这类问题在当前干旱天气与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显得更为严峻。
BIMB证券研究分析员表示,根据大马气象局预测,干旱气候将持续至2026年,吉打、玻璃市和吉兰丹这三州的水源储备率,更低于关键的10%门槛,情况堪忧。
“以玻璃市为例,该州超过60%的净水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资金不足导致水管网络维修落后,进而加剧漏水问题,也影响水资源的永续性。”
根据该证券研究分析,减少每1%的非收益水,需投入8亿至10亿令吉,令州政府财政备受压力。
分析员指出,尽管2024年2月实施了近几十年来首次重大水费上涨,但现有水费架构仍远不足以支付全额净水处理成本。
“这些水费覆盖率仅53%,导致水务营运商如雪州水务管理公司(Air Selangor)在2023年蒙受6.1亿令吉亏损,高度依赖州属与联邦政府补贴。”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平均水费为每立方米1令吉,但净水处理成本为1.89令吉,形成庞大缺口,削弱水务公司推动水管网络升级与减少NRW的能力。
报告指,SPAN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无收益水(NRW)水平降至31%,但目前西马半岛和纳闽的全国平均水平为34.3%。
对此,SPAN早于2018年推出水价设定机制(TSM)以全面成本回收,但因公众反弹,未能全面落实,导致水务营运商每年错失12亿令吉潜在盈利。
另一方面,国家水务委员会(SPAN)建议维持10%至15%的水源储备率,以保障水供稳定。
但截至2024年,仅8个州属符合标准,而吉打(0%)、玻璃市(5%)、马六甲(5.2%)与吉兰丹(4.4%)均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报告还指,除了极端天气,污染事件也对水务系统构成威胁,例如去年7月,雪州四座滤水站因化学品污染被迫停运,显示系统脆弱性。
数据中心需水剧增
此外,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用水需求,亦构成新的挑战,因这些设施严重依赖处理过的水来冷却系统。
根据SPAN在1月的披露,联熹控股(RANHILL,5272,主板公用事业股)子公司Ranhill SAJ,已接获的数据中心供水申请,预计到2035年将达每日4.4亿立方米。
这些集中在柔佛州的新山、依斯干达公主城、古来、士乃、巴西古当及笨珍一带。
预计至2035年,该类需求将增至6.14亿立方米,占柔州当前滤水厂设计容量的26.1%,相当于该州2024年总用水量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