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黄金祥
适逢武侠小说名家金庸百年诞辰,中港多地举办纪念活动,展出金大侠当年手稿、小说人物雕像、漫画家作品等等,《南洋商报》亦作了系列报道,引发我这个金庸迷几许追思之情。
小时候,原版小说买不起,兄姐们就把报纸的每期小说专栏剪下,贴在旧作业簿上,日后可以随时翻阅重温。我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就是先接触兄姐“独家自制”的金庸小说本,开启了我对武侠世界的大门。
何谓武侠?金庸在《射雕》中,对郭靖的一生,浓缩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也正是武侠小说中,对“侠义”二字的最佳诠释。
大侠之所以被视作大侠,未必是因其武功天下无敌。
书中人物如欧阳锋、岳不群、金轮法王等,武功卓越不凡,但为人阴险毒辣,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完全与“侠义”沾不上边,更遑论“大侠”。
舍己为人坦荡君子
对比之下,郭靖、杨过、萧峰、令狐冲等,无一不是一身正气、胸怀家国舍己为人的坦荡君子。
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正义可以赴汤蹈火,为兄弟可以两肋插刀……这都是正派武侠小说中,对一个“大侠”的基本描述。
金庸笔下的大侠,则往往再上一个台阶,升级到“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层次。
过去,武侠小说曾被视为“不良读物”,同学们在课堂只能偷偷摸摸传阅,万一被老师抓到,还会被没收。而今,金庸小说早已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金学”更是继“红学”之后大放异彩,让人痴迷及追崇的程度,完全不输于四大名著。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也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即使有些人没读过原著,亦可通过大量改编自金庸作品的电影或电视剧,接触到武侠与江湖的世界。
今日的青少年,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娱乐,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厚重的武侠小说,似乎成了不可多得的奢求。
或许亦因如此,他们容易受到无良社媒及网红的误导,对是非黑白失去基本判断能力。
一旦热衷于追求低俗潮流,就会忘了华人核心价值,甚至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过时可笑的产物。
文字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明智,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情怀,对读者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诱导世人向善,亦可透过尔欺我诈的江湖,学习分辨世事的是非对错。
真实社会同样是一个江湖,充斥着许多奸诈险恶的小人,他们善于指鹿为马,仗势欺人,玩弄宗教情绪,挑拨族群对立。
如何在一个混沌污浊的江湖,看破虚假面具底下的狰狞面目,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不容小人胡作非为
中华民族以中庸处世,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在小人眼里会变成懦弱怕事。我们在权势面前该如何站稳立场、坚定不移,而不是一味委曲求全,考验这一代人的智慧。
莫忘了,天地有正气,人间有正道;就如武侠世界讲究仁义之心,凡事善恶分明,绝不容奸诈小人胡作非为。
或许是时候,华校师长可鼓励学生们多读金庸小说,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可以提升对中华文化及历史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岂不善哉?
狮城拒大马垃圾政治/黄金祥
新加坡2025年全国大选落幕,人民行动党取得超出预期的佳绩,显示狮城选民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愿意赋予新任总理黄循财强大授权,继续领导国家前行。
大选期间出现一段小插曲,来自马来西亚伊斯兰党的两名领袖在脸书发文,呼吁新加坡回教徒应优先支持推进宗教议程的马来候选人,而“巧合地”,这些人全都来自反对党。
其中一篇帖文转载了前新加坡公民祖菲卡的文章。他曾因散播宗教极端主义言论而被拘留,后来放弃新加坡公民身分,定居澳洲。
伊党两人的行为遭到新加坡政府严厉谴责,指其干预选举,并指示脸书屏蔽相关帖文。黄循财与李显龙先后发表演说,斥责这类将政治与种族宗教挂钩的行为,同时呼吁国人坚持维护多元社会,拒绝“身分政治”,勿因候选人的种族或宗教背景而投票支持。
伊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达基尤丁随后发文告,表示两名领袖的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并非伊党的官方立场或政策”云云。

尚达曼说,大选尘埃落定,而有一点非常明确,真正赢家是新加坡。 (取自尚达曼脸书)
达基尤丁说辞无说服力
坦白说,达基尤丁的说辞毫无说服力。众所周知,伊党一路走来,打出的旗号就是赤裸裸的种族与宗教政治。他们最擅长、也是唯一懂的,就是炒作族群与宗教课题。该党领袖多次发表极端言论,干预非回教徒的生活习惯,污蔑他们是贪污腐败的根源,还声称唯有回教徒才能领导马来西亚。
事实上,又何止是伊党?我国建国以来,主要政党大多以种族或宗教为号召,包括巫统、马华、国大党等。即使是民主行动党与民政党等少数主张多元的政党,在争取选票时,主要考量仍绕不开种族政治。
甚至到了今天,当马华的叶嘉昌说出“马来西亚属于所有人民,不是某一个族群”时,巫统的急先锋阿克马马上跳出来驳斥,说“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土地’”。
如此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论述不仅仍有市场,甚至还出自执政的团结政府成员之口,毫不担心会被对付。我国独立近70年,政客不断释放的垃圾言论持续在社会中散布毒素,族群关系不进反退,令人唏嘘,唯有“可悲”可形容。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同属多元种族与文化社会,早年也曾发生严重种族冲突。然而,在李光耀睿智且前瞻性的治理下,新加坡基本摆脱了身分政治的困扰,人民在投选政治领袖时,主要考量的是对方的能力与表现。
即便是新加坡的马来少数族群,在强调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如今也能与当地华裔平起平坐,在各领域大放异彩。比起马来西亚的同族,他们不依赖特权,而是靠自身努力争取高学历与高收入。他们比过去更有自信,也更具国民自豪感。
新加坡成就举世瞩目
新加坡的成就举世瞩目,无需赘述。反观伊党,数十年来掌控丹登两州,却“成功”地将之打造成全国最落后、最贫穷、民生问题最多的州属。亏那两名伊党领袖还有颜面对新加坡政局指指点点,企图教导新加坡人如何挑选领袖,不禁令人质疑,他们究竟哪里来的勇气与脸皮。
黄循财在胜选后发表感言,欣慰新加坡人拒绝破坏社会和谐的身分政治。该国领袖和人民都清楚地知道,政治与种族宗教挂钩,是一条死路。
新加坡人要的是选贤与能、能开创未来的开明领袖,而非垃圾政治理念,更不是只会破坏、不懂建设的政治垃圾尤其是来自邻国的“输入性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