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这是一个为“人”而设的空间

捕风捉景|何凯晶(建筑系硕士生)

赶上了“走读加影”活动,才有机会亲临这个隐藏在加影新村(Kampung Baru Sungai Chua) 的般若人文空间(Prajna Space)。

以一般宣扬佛法的会场而言,这里更像一个社区多功能活动中心,空间多以大片玻璃示人,让人感到通透一览无遗,没有压迫感。右侧是一处供外人喝茶讨论事务的小屋,左侧宛如一个公园凉亭,而后方才是佛教中心的法师和志愿者活动空间,保留了私密性的同时又对外敞开,人流动线分明,又能瞥见他人在做什么。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当般若人文空间还在旧址——鬼仔巷(Jalan Panggong)商铺二楼时,就经常举行观影、讲座。绘本讲故事等人文活动,旨在推广生命教育,以活动走进大家的日常。

新年寄语随风飘荡

而搬迁到加影(Kajang)后,独栋建筑有了更多的空间,让你更强烈感受它的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一个为佛设计的空间,更是为人设计的空间。

与它的周遭环境相得益彰,前面就是一个线性绿地公园,利用了大树绿荫席地而坐,小孩们坐在草地上听绘本故事,另一组人搬了张桌子玩起了桌游。

靠近湖的那边,大家晾起了各种春联,不同新年寄语随风飘荡,刮起了新年春风,与湖上的绿荷叶红绿相映,甚是好看。

窗外喧哗窗内静谧

走进般若人文空间,五六组泡泡书架架起了临时的阅读空间,玻璃窗外的喧哗,玻璃窗内的静谧,仿佛被各种平行世界包围却又独善其身。

沿着二楼楼梯往上,是一个刚好可以容纳30-40人左右的活动空间,多扇玻璃窗户、阳光自然渗透、依旧保留了它整体通透的特性,就算只是简单地坐在地上也相当舒服,当大家平视,更容易打开对话进行交流。

打破传统打开想象

回程沿着那个线性绿地公园折返到公共停车场,接近傍晚时分,各家老少也出来活动身子。

一般我们对于公园的理解是一整座封闭的环道公园,而这里的线性公园体现在它毫无栏杆,直接就在普通住宅步行百步的正前方,细长却刚好。

借由“走读加影”这个活动,却打开了我们对于空间使用的想象力,不仅是打破了对于传统宗教场所的认识,更是让人深思不管什么功能的空间是可以有这样与他人共享而开放的潜能。

而它身处一个住宅社区里,邻里之间的活力得以在这个空间绽放,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这样的空间啊。

 

 
 

 

反应

 

地方

邹宇晖:各宗教共存共荣
新屋业应保留建庙地

李政贤(左起)、郭月谊、黄德、黄崧发讲法师与邹宇晖一起欢庆卫塞节。

(文冬10日讯)克切拉(Kechara)佛教中心今日在文冬暹猛路的克切拉禅修林举行一连串的卫塞节庆典活动,计由早上9时起的浴佛、抄经、放生、八关斋戒、儿童洗礼、桑烟加持、佛法开示、持素戒至晚上的花车游行,都吸引许多善信参与,共沾法喜。民主行动党美律区州议员邹宇晖、吉打里区州议员李政贤及该党顾问黄德也受邀出席观礼。

配合卫塞节,文冬克切拉禅修林举行放生仪式。

邹宇晖表示,我国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政府实应规定新的建屋计划须保留非回教徒膜拜场所建筑地段,让各宗教共存共荣,减少彼此间的矛盾与猜疑。



他也赞扬雪州政府制度化拨款给庙宇,落实宗教自由发展政策。

“多元化国家不时发生宗教矛盾和冲突,应通过对话寻求解决,印尼首都耶加达市长锺万学被指亵渎回教罪成被判监两年是一件不幸的事件。”

黄德(右二起)、邹宇晖、郭月谊及李政贤一起浴佛。

郭月谊:世界佛徒不同方式庆祝卫塞节欢庆佛陀教诲

克切拉佛教中心主席郭月谊讲法师在仪式上说,卫塞节除了是悉达王子诞生之日,也是纪念他证得圆满佛果和涅槃的日子。对全世界佛教徒来说,卫塞节是为了欢庆佛陀的教诲,并提醒我们本身具备成就佛陀的一切成就潜能,跟随佛陀的脚步,圆满成佛。

“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庆祝卫塞节,如泰国人穿白衣,同时进行八关斋戒,韩国寺院则在农历四月初八燃灯,中国则以浴佛为主。至于西藏卫塞节也称为Sagadawa,庆祝一个月,并整个月行善,因为藏人相信所获得的功德会以无数倍的方式增加。”



她指出,克切拉禅修林举办的卫塞节活动,非常适合一家大小参与,如传统的浴佛、念诵特别祈愿文、放生、茹素,以及供养僧袍和素食等。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