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EPF自愿储蓄计划 2024年“吸走”130亿

(吉隆坡3日讯)雇员公积金局的自愿缴纳公积金计划(i-Saraan)“吸金力”超强,加上会员自愿“加额”(Top Up)储蓄,去年共吸引了约130亿令吉的存款。

据网媒“自由今日大马”引述公积金局官员消息,超过160万名公积金局会员选择将资金存入该局,而不是银行,主因料是因为过去数十年来,公积金局的派息率高且稳定。

其中120万名会员是定期缴纳公积金者,另40万人参与专为自雇人士和临时工作者而设的i-Saraan计划。

i-Saraan缴纳者可获得20%的政府配对补贴,限额为500令吉。

自愿“加额”的公积金会员每年最多可在其账户存入10万令吉。

根据早前的报道,2024年上半年,自愿储蓄人数按年激增39%,达到74万2556人。

该名官员表示,70% 的会员没有动用第三户头的存款,该账户允许他们随时提取任何金额。

该官员续称,约有300万名年满55岁且有资格提取全部储蓄的会员,仍选择将钱存入公积金局户头,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且有关存款安稳有保障。

“这显示,马来西亚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公积金储蓄。一年130亿令吉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人们日益意识到自愿在公积金局储蓄的好处。”

目前,公积金局拥有超过1500万名会员,其中约有850万名是活跃会员。

 

 
 

 

反应

 

言论

退休金真的不够用吗?/江振鸿

这几年来,不少专家和组织开始关注我国国民退休金是否充足的问题。

然而,他们提出的建议往往不够接地气,例如早前某银行曾指出,一个人在马来西亚安心退休需要高达390万令吉的退休金;也有建议要把公积金总缴纳率提高至30%。

这些建议对一般国民而言,难免显得遥不可及。

“开源节流”增加收入

在讨论退休金是否充足之前,若你当前正面临财务压力,应优先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也就是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毕竟,如果在壮年时期就已入不敷出,又怎能奢望拥有安稳的退休生活?

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否则,即便拥有再多的退休金,也可能因为错误的理财观念而挥霍殆尽。

事实上,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理财专页和导师分享如何建立退休后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若觉得这些投资策略过于复杂或风险太高,也不妨善用本身的公积金户口,作为退休后稳定收入的基础。

以50万令吉的公积金存款为例,若年派息率为5%,即每年可获得约2万5000令吉的利息,相当于每月约2000令吉。

这笔利息收入对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而言,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但别忘了,大多数人在退休时早已“无债一身轻”,该偿还的债务已还得七七八八,抚养子女的责任也已尽,因此这笔收入基本可以全数用于个人开销。

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也会改变。以我为例,二十年前刚踏入社会,年少气盛,追求所谓体面的生活,衣食住行样样讲究;而今步入中年,早已洗尽铅华,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物欲降低,开销自然也大幅减少。

当然,丰俭由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理想的退休生活,就必须在当下积极思考如何增加退休储备。

我有一位退休多年的至亲,前阵子将几间出租率不理想的房产售出,并将售房所得全数存入公积金户头。

如今在不动用本金的前提下,光靠每年的派息收入,他就能轻松过着三五个月就“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

医疗支出或有所增加

最后,诚然,步入老年后,医疗支出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我国的公共医疗资源保障在全球范围内也属数一数二。

对我而言,若真的生病,也不介意在政府医院排队候诊时,边看书边喝咖啡,静静等待免费的医疗服务。那或许,正是另一种从容的退休节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