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2.2亿售60%股权 杨惠妍家族接手森林城市

杨惠妍
(吉隆坡20日讯)碧桂园债务重组,计划在6个月内,以5000万美元(约2亿2038万令吉或3.62亿人民币),脱售森林城市60%股权给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家族。
森林城市当初的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人民币(约1500亿令吉)。
大马是通过Esplanade Danga 88持有森林城市的40%股权,当中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持有Esplanade Danga 88的64%股权,其余36%股权则由柔佛人民基础建设集团(KPRJ)持有。
中国攸克地产日前在专栏中透露,森林城市母公司——碧桂园正考虑剥离该境外资产。
一度是亚洲首富
碧桂园为香港上市公司。现年43岁的杨惠妍目前是碧桂园董事会主席,她也是该集团创办人杨国强的次女,曾一度是亚洲首富。
这份债务重组方案沟通近两年时间,碧桂园向债权人解释剥离森林城市时表示,后者还需要大额投资,但集团目前无法再为其提供支持。
根据初步拟定方案,碧桂园间接持有的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私人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金海景)60%股权将被剥离,以5000万美元交易价转让给控股股东杨惠妍家族。
碧桂园金海景持有森林城市项目,后者是该集团最重要的海外项目之一,投资和建设规模庞大。
按照原有计划,碧桂园将填海建造4座人工岛,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预计用20至30年开发,可容纳70万人居住。
这笔交易是杨惠妍家族为碧桂园化债增信工作的一部分,前者为碧桂园提供约11亿美元贷款,碧桂园则需在境外债务重组完成的6个月内,以森林城市抵债。
攸克地产说,此交易尚未完成,目前碧桂园还在与境外债权人商讨,拟定森林城市价值权条款,让债权人有权分享未来收益,具体细节需待条款商定后才能确定。

森林城市金融特区
划入柔新特区价值诱人
2016年森林城市开盘销售额达219亿人民币(约131亿令吉),九成客户来自中国。
此后因中国外汇管制、大马政局变化及冠病疫情影响,销售不复当年勇,碧桂园也逐渐陷入债务泥潭,使该项目一度被冠上“鬼城”称谓。
不过,去年下半年,森林城市完成第一个人工岛建设及2万多套房屋,已有人入住和商铺投运,由于被政府划入柔新经济特区,免税店吸引许多人购置商品。
因此,它之于碧桂园仍是有价值的资产。
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碧桂园总借贷规模2535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81.4%,现金总额229亿人民币,未来12个月内,约有1374亿人民币银行及其他借款到期。
根据境外债务重组最新进展,该集团希望以现金要约、强制可转债、分期票据组合等方式,重组总额约141亿美元债务。
停牌9个月后 碧桂园复牌早盘大涨30%

(香港21日讯)碧桂园港交所停牌近十个月后于周二复牌,股价大涨。近期公司发布财报且离岸债务重组稍有进展,并表示已制定计划及措施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公司周二公告称,已达成港交所有关复牌指引下的要求。港股盘初在0.5港元附近波动,随后涨幅有所扩大,股价一度上涨30%至0.6港元上方,仍在“仙股”之列。
此前公司因无法按规定公布年度业绩,股票于2024年4月2日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
公告称集团已制定计划及措施以缓解流动性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包括债务管理和调整销售活动等。例如,与境内债持有人就总额约180亿人民币(约110亿令吉)中的若干部分协商,以寻求延长到期日;就总额超300亿人民币(约183亿令吉)的境内外已发生交叉违约的贷款,与相关金融机构等协商展期或重组或同意不行使交叉违约权。
前景仍未乐观
不过部分分析师对后续走势并不乐观,摩根大通卡尔陈(译音)等分析师在上周发布的研报中称,“即使(碧桂园)股价表现积极,我们认为这可能只是受短线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所驱动,我们可能在股价走强时卖出股票。”
中国楼市的复苏仍需更多时间。彭博行业研究显示,中国百强房企的拿地规模自2020年达到峰值以来已大幅下降3.4兆人民币(约2.1兆令吉),随着销售持续低迷、融资困难以及重组进程旷日持久,流动性复苏受阻,这一颓势将持续下去。
随着碧桂园在香港的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5月26日,公司获得更多时间以便与债权人就重组计划达成协议,公司此前表示已与主要银行就债务重组提案关键条款达成共识,其预计在2月底前与债权人将达成协议。
上周,碧桂园发布2023年财报显示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1784亿人民币(约1091亿令吉),随后公司预计2024财年亏损大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