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财报,就是合伙人履历表/林国佑

有些人买股票靠直觉,有些人靠群组消息,有些人靠“灵感”。但说真的,如果今天不是在股市,而是你要和一个人合伙开公司,你敢只靠感觉决定吗?

我们都知道,合作前一定要看对方过往做了什么、赚没赚钱、有没有欠债,最重要的,是他靠什么赚钱,钱又有没有留得住。这就是财报的作用。财报,就是你合伙人过去几年的履历表,就好像一份身体检测报告。

我有个朋友,听风就进了一只科技股。买进半年,股价跌了不少,他还不断加码。

我问他:“你有看过这家公司财报吗?”他说:“没有啦,但这只股很多人讲,有潜力。”  我帮他上网查看这家公司财报 :连续三季亏损、现金流入是负的、借贷总额比现金多出一倍以上。

我问他:“如果今天这不是股票,而是有人要你投资他的公司,看完这些数据,你会投吗?”他愣了几秒,说不出话来。

很多人说不会看财报,觉得难。但其实你不用学会计,更不需要全都看懂。你只要盯住三样最关键的东西,就已经可以避开很多地雷股了:

1. 有没有赚钱(净利)?

一家企业年年做生意,如果年年都是在亏钱,连最基本的赚钱能力都没有,那就算题材再美,它也只是个“故事股”。你不是在投未来,是在补贴它活下去。

有些公司上了市以后,看起来动作很多,新闻也常出现,但连续几年净利都是红字。这就像你开了一家咖啡店,做了三年,每年都亏,最后只靠“有人来打卡拍照”撑门面。你会继续投钱进去吗?

2. 赚的钱有没有进来(经营现金流)?

有些公司看起来是赚钱的,但一看现金流,钱根本没进来。也就是说,它只是“账面赚钱”,但客户可能还没付款,或者钱卡在别的地方没变现。

这就像你投了朋友咖啡店10万令吉,朋友说“你放心啦公司有赚钱”,咖啡店明明做现金生意但公司账户每次都缺钱。你还会觉得他“有赚钱”吗?

3. 有没有靠借钱在撑(负债表)?

这家公司如果每年都在借钱、负债越来越高,就算账面还有利润,你也要留心。尤其是利息成本越来越重,企业“喘不过气”,只要一遇上风吹草动,股价就可能出事。

就像你身边有朋友,收入不错但每个月靠信用卡轮账、家里又贷款一堆,你会想跟他一起创业吗?公司靠贷款撑住光鲜外表,迟早也会露出破绽。

三样东西,不复杂,也不需要读完厚厚年报。只要你愿意花10分钟,看清楚这家公司“有没有在赚钱、钱有没有进来、是不是靠借钱过活”,你就比很多人更像一个真正的股东,而不是赌徒。

看懂财报,不是为了变专家,是为了不要被骗。这个公司,是不是有能力、有信用、有未来的企业。股票买进去,你就变股东,而不是投票完就散场的观众。你要的,不是涨了就沾光、跌了就撇清,而是看得懂你支持的是谁。

当然,市场有时候也会对好公司给出坏价格,对坏公司短期拉高。但你看财报,就是在建立你对这家公司、这个“合伙人”的基本判断力。

你能不能分辨出,现在跌,是机会,还是开始?现在涨,是实力,还是忽悠?

你不需要比别人聪明,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多翻一页财报、看清一点逻辑,你就已经比一半人站得稳了。

 

 
 

 

反应

 

国际财经

汇报会上提及700次 “关税”成财报季热词

(纽约28日讯)在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发布财报之际,有一个话题正在占据主导,那就是关税。

根据彭博新闻社对会议记录的分析,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这个话题被提及了约700次。

这是自200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略高于2018年特朗普首次实施关税行动时的水平。

白宫正在推进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中包括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的关税。

特朗普还计划很快对铝和钢加征关税,并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个最大贸易伙伴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

在这个财报季,企业很难回避分析师提出的与关税相关的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高管都淡化了其影响。

“我们在总统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经历了关税,” Stanley Black & Decker 公司总执行长唐纳德·艾伦,在2月5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拟涨价减轻影响

“我们当时想出应对的方法。我们已经锻炼出了一些肌肉。”

有些人则更直言不讳。鞋类零售商Steven Madden公司计划今年提高价格。Lee和Wrangler牛仔裤的生产商Kontoor Brands公司,也在考虑这样做。

其他一些公司,包括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在内,将调整供应链以减轻一些影响。

“我们对2025年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因为我们近期面临重大阻力,” Steve Madden的总执行长爱德华·罗森菲尔周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盈利将受到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以及我们积极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负面影响。”

关税并非只是在华尔街是头等大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标本月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预计特朗普的关税将造成物价上涨。

密歇根大学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长期通胀预期目前在接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