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外资大步撤离 3大工具守护投资组合/Eventure Group

2025年的马来西亚股市,正经历一场无声的资本撤离潮。截至2月结束为止,外资净卖出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外资持股比例很可能跌破19%,创下多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除疫情超常态水平)。

同时,多家马股股价已大幅度回调,但市场交易额仍困在每日20-25亿令吉的区间,投资者似乎对“便宜”的估值无动于衷。

面对这种局面,普通投资者若想避免财富缩水,需从防御性资产配置入手。以下笔者认为除股票之外,三种值得关注的避险工具,它们分别从本土稳定性、全球对冲能力和流动性管理维度,为投资者构建多层防护网。

政府债券(MGS):本土市场的“防弹衣”

当股市因外资抛售而动荡时,马来西亚政府债券(MGS)展现出了独特的防御价值。2024年外资撤离期间,10年期国债价格逆势上涨2.3%,印证了“股债跷跷板”效应。这一现象的核心逻辑在于,国债不仅享有国家主权信用背书(标普评级A-),其利息收入还能以令吉直接结算,避免了外资因汇率波动造成的隐性损失。

从操作层面看,保守型投资者可通过本地银行或券商直接认购新发国债,锁定3.36至3.78%的年化收益。而寻求灵活性的投资者,则可选择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或债券ETF,这类基金能通过利率波段交易增强回报。

需注意的是,若美联储政策转向导致令吉快速升值,债券的资本利得可能被汇率变动部分抵消,因此需定期评估汇率风险敞口。

白银ETF:通胀与危机“双面保险”

相比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白银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战术价值。一方面,其工业属性(光伏面板、新能源车电池的关键材料)支撑了长期需求——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白银供需缺口已扩大至5000吨以上。

另一方面,白银价格波动率是黄金的1.5倍,在恐慌情绪升温时往往呈现更剧烈的上涨动能。

以2024年5月为例,当马币兑美元汇率跌破4.80关口时,iShares白银ETF(代码SLV)单周涨幅达7.2%,同期富时综指下跌3.1%。这种反向波动特性,使其成为对冲本地市场风险的利器。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通过券商直接交易SLV,避免本地平台因流动性不足产生的溢价。

货币市场基金(MMF):现金的“智能堡垒”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周期中,货币市场基金(MMF)的价值常被低估。这类基金通过投资短期国债、银行承兑汇票等高流动性资产,既能提供3.5至4.0%的年化收益,又支持T+0至T+1赎回,几乎等同于“升级版活期存款”。

更关键的是,当市场恐慌导致优质资产错杀时,MMF可随时提供抄底弹药,而无需承担定期存款提前解约的利息损失。

在风暴眼中重建理性

外资撤离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新兴市场投资者的脆弱性。但危机中往往蕴藏转机:当市场过度悲观时,国债的逆周期属性、白银的工业需求刚性、货币基金的流动性优势,恰好构成攻守兼备的“铁三角”。

正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坚守本土优质资产的投资者最终获得超额回报。

今天的决策,或将决定下一轮周期中的财富分配格局。毕竟,投资的本质不是预测风向,而是确保在任何天气中都能持续航行。

 

 
 

 

反应

 

财经新闻

马股终结六连跌 综指闭市报1535.38点

(吉隆坡23日讯)亚股周五普遍走高,马股跟随大市攀升,尽管马股涨幅在区域内不算显著,但仍终结一连六个交易日的跌势。

富时隆综指在重型成分股大众银行(PBBANK)和联昌国际(CIMB)扶持下,终场收在1530点上方。

另外备受瞩目宜购市场(ECOSHOP)今天上市首日表现也不错,最终上涨了超过6%。

下午5点闭市时,综指收报1535.38点,涨8.36点或0.55%。

全天成交量有27亿1951万4600股,成交值21亿7173万7590令吉。

富时大马全股项指数闭市报11474.05点,起54.39点。

上升股468只,下跌股447只,506只无起落,998只无交易。

令吉汇率则继续升值,下午5点1美元兑现令吉,报4.2318水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