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抗疫2年国库弹尽 GST料重见天日

独家报道:林嘉珉、彭震涛

随着我国疫苗接种计划不断取得进展,本地经济终将重现曙光。

不过,在耗时2年抗疫行动后,我国经济与国库已显得满目疮痍,政府急需大力整顿财政,以扩充国力。

这就不禁引起市场遐想,政府会否考虑重启从2015年至2018年,只落实短短3年余的消费税(GST)呢?

再来,市场上一直有一派说法,就是认为可直接将消费税税率折半至3%,以取代销售与服务税(SST),但这真的如此简单且可行吗?

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专家们的意见吧。

繁荣税仅一时救急 

GST料大选后重启

在最新公布预算案中提出的33%繁荣税,宛如一颗震撼弹掷入商界,惟所幸财长东姑扎夫鲁事后再三承诺,这只会落实一年,多少抚慰市场先前所掀起的涟漪。

然而,让人好奇的是,这会否是个权宜之计,好让大众与商家元气进一步恢复的一年后,才接轨重启消费税?

而在那之前,就靠金字塔顶端的企业,为干枯的国库“续命”。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向《南洋商报》表示,繁荣税与消费税两者定位并不相同。

“繁荣税只是一次性的,且税务率算高,如果是永久落实,恐怕真的会吓跑外资。因此,在繁荣税结束后,大马仍会面对税收问题,因此,消费税便是中长期存在且更能够一劳永逸。”

仍可对抗黑天鹅

不过,考虑到先前人民对消费税的厌恶情绪,张永隆估计,在当前政局脆弱之际,相信政府会到新一届大选结束、一个稳定政府组成,以及经济确切复苏后,才有可能重启消费税。

“其实,我觉得若重启消费税,政府可考虑从4%左右开始征收,好让人民更能接受。”

若再度发生黑天鹅事件,以我国的财政状况,是否有能力抵御呢?

张永隆表示,这要取决于事件规模,若是如同过去2年般冠病疫情的冲击力,他相信我国仍有实力应对。

“这也要看事件牵涉区域规模,如果是全球性,那么大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评级机构降评、赤字扩大等问题。但若只是东南亚区域,相信外资会撤走。”

蔡兆源:对政府商家有利

GST 3%不如SST

针对市场上有者表示,不如让消费税税率减半至3%,直接取代现有销售及服务税,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表示不可行。

“消费税在最全盛时期,共收获440亿令吉税收,假设其他条件没有改变,3%消费税粗略估算,收入就只剩220亿令吉了。

“这就比销售与服务税的280亿令吉来得少,如此一来,政府为何还要选消费税呢?”

蔡兆源举例,少了60亿令吉税收,就相当于牺牲掉一次援助金项目,或者汽油补贴金额。

不良商家无所遁形

不过,让人难以逃税的消费税,对政府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他表示,商家实则也可从中受益。

例如销售与服务税的先天缺陷,导致产品内含税务在出口时无法退税,降低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反之,消费税制中的进项税及销项税,便能轻易做到退税。

另外,消费税的落实可让不良商家无所遁形,创造公平竞争平台,有利奉公守法商家存活。

“消费税是个很好的制度,可以帮到商家。政府也应该善用机制的好处,而非只是为了税收才推行。”

因此,蔡兆源建议政府以收入中立(Revenue Neutral)方式来推行,即运算财政模式,确认落实多少百分比,才能够收到与当前消费与服务税一样地280亿令吉税收。

“然后就等到经济好转了,人民可负担能力变强后,才逐步提高。若看邻国新加坡在二十七八年前落实时,只征收3%消费税,在过了这么多年,也只提高到7%而已。”

料2024年重启

至于推行时机方面,蔡兆源认为,政府必然在来届大选结束后,才会重新推介消费税。

他说:“在政府提出为期3年的中期税收策略中,考虑到3项机制,包括增值税(Value-Added Tax)、资本盈利税,和数字收入税。其中,增值税就是消费税的另一别称。”

“我国全国大选最迟要在2023年举办,而这项中期策略恰巧落在2022年到2024年之间,所以,我们可借此大致判断出执行的时间点。”

整顿财政勿单靠消费税

不过,国家财政实力若要变得更强稳,绝非单靠重推消费税就能简单实现,蔡兆源表示,国家财政更需要全面整顿。

“整个国家财政出现筹资或财政吃紧的情况,要解决问题不能只靠消费税,我们更应该要看整个财政整顿。”

“其实我国财政改革已经悄悄展开,但人们没太过关注。”

他解释,财政改革靠的是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监管(Governance)、开销控制及增加收入;税收制度的调整或引入,便属于收入的部分。

1:监管文化刻不容缓

“监管方面,我们谈的不是预算开销方面的监督,而是最高层次的监督,这就是政府当前正探讨出台的财政问责法令(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

该法令探讨政府本身应该有怎样的问责文化,以避免类似牵涉数十亿美元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弊案再次发生。

首相不能兼任财长

“例如,当中便有探讨首相与财长不得由同一个人担任。同时还要求制定中期财政框架,并邀请国际货币基金(IMF)一同讨论。”

蔡兆源补充,顺应该法令,财政部在此次预算案时公布的经济报告书,可以看到分成预算前、预算和预算后报表,并阐明公共开销资金来源与用处。

2:整顿开销须决心

再来,需要探讨便是财政开销,他指出,占据明年行政开销高达49%的政府公务员体系,急需由政府优化。

另外,债务利息也占高达18.85%,在加上其他社会津贴项目,如60亿令吉左右的汽油补贴等,造成我国余下财政空间变得有限。

蔡兆源点出,本地津贴项目埋伏着相当大的败笔,就是许多补贴项目都是广泛提供类型。

“这点需要政府有一定政治决心,让补贴方式改为针对性,只补贴真正有需要的人民,但出于政治考量,这点不容易做到。”

他指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公开招标,才能让国家资金花得物有所值。

“此外,在国家审计报告出炉后,一定要采取行动,并向大众交代。目前一直都是不了了之,让贪污腐败公务员逍遥法外。其实,真正要对付的并非只有涉案公务员,共谋的商人也应该受到相应惩罚。”

3:开源节流振收入

针对国家收入,蔡兆源表示要增加收入,并非只能靠税务下手,还能够通过新投资提振经济及大砍没效率的税务奖掖。

“就像邻国新加坡,他们的税率没有很高,但仍没碰上阮囊羞涩的问题,这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良好,因此我国才要从事新的策略性投资。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近期已计划投资与开拓新领域,包括清真、宇航、电子与电气、旅游等领域。”

接着,我国政府给出许多税务优惠,以吸引外资流入,从而让领先技术转移至本地,进而提振经济,并将大马打进全球供应链中。

“不过,根据世界银行看法,我国给出太多没有创造出效果的奖掖。换句话说,就是白给了,所以我们才要整顿奖掖,别再白白牺牲税收。”

企业如何看待消费税?

支持派

FGV控股勿损及企业根本

对于重启消费税一事,FGV控股(FGV,5222,主板种植股)总执行长莫哈末纳兹鲁认为对国家经济有利。

他解释,这是因为可确保所有应缴税务都由政府征收,为政府未来推行新大型基建发展项目,提供宝贵的资金来源。

不过,他指消费税的实施必须深思熟虑,勿损及企业根本,包括好好考量实施成本和税收制度管理中的潜在挑战,例如申报退税延迟,将造成高昂的企业成本。

“先前主要问题是消费税申报或退税速度,导致许多企业因资金紧张而面临非自愿破产或资不抵债。同时,政府还需考虑企业正面临冠病疫情所带来的挑战。”

东南通运:4%更具永续性

东南通运(TNLOGIS,8397,主板交通与物流股)执行董事王伟权也认为,消费税能为企业和政府的税收,提供更有效的税收制度。

“因此,从长远来看,通过强化措施来重新实施消费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但如果重新实施,他建议可从之前的6%,降低到4%至5%,让该税务更具永续性。

同时,他认为没必要太快重新引入消费税,尤其是在企业仍面对冠病疫情影响之际。

大马邮政:扩大国库振经济

大马邮政(POS,4634,主板交通与物流股)总执行长查尔斯布鲁尔认为,消费税可以有效扩大政府国库,从而实现国家经济重振。

惟他建议,重新引入消费税必须仔细规划,以便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和准备。

中立派:

成功食品:税收架构有利弊

对于重启消费税,成功食品(BJFOOD,5196,主板消费股)总执行长悉尼劳伦斯抱持中立。

他回应本报说:“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相信每种税收架构都有利有弊,无论是消费税还是销售与服务税,我们将相应地适应措施。”

皇帽:新税架构须简化

无论是否落实新税,皇帽(CARLSBG,2836,主板消费股)董事经理泰德葛利尼希望,政府可以尽量简化新税架构才推出。

他说:“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了解新制度,因为它涉及重新调整会计和系统报告,且还须对员工进行再培训。”

鉴于新税务架构落实伊始,将导致企业蒙受额外开销,故希望政府可相对应地推出一次性减免措施,以最大化降低企业负担。

反对派:

成功多多:需时间重建资源

对于重启消费税的课题,当问及成功多多(BJTOTO,1562,主板消费股)大马财务总经理张德光时,他说:“尽管我们希望以最好的方式支持政府,但重新启动消费税,可能会影响成功多多与旗下代理。”

他解释,这是因为当前经济仍脆弱,还在试图重新取回增长动力。

再者,企业还需投资大笔资本开销,用于会计与报告系统的改进,才能应对消费税的新需求。

“无论在拨出任何重大资本开销之前,希望政府能给我们的业务一些时间来重建资源。”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上有老下有小·肩挑生活重担 夹心族规划开支最关键

独家报道:王康妮

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要养,是许多“夹心族”的共同写照,而如今通货膨胀、经济放缓,人人高喊钱不够用的时代,肩负三代生活压力的“夹心族”,经济负担更是百上加斤。

尤其考虑到国人平均寿命延长、迟婚和老来得子、少子化等现象,“夹心族”背负重担的日子无疑变得更长,该如何是好?

每月收入穷以应付一家三代的各种支出,“夹心族”还顾得了自己晚年生活的养老金吗?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和准备?

亚洲人非常重视家庭观念,有许多亚洲人在踏入社会工作直到结婚生子后,仍继续奉养父母,或是给父母家用,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然而,在当今这个高通胀,经济又动荡不稳定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做好理财规划,来纾缓”夹心族“的困境?

事实上,“夹心族”都应做好理财规划,在自己迈入晚年时“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储蓄和退休金养老,不必孩子奉养,以免孩子们步上自己身为“夹心族“的后尘,也可减轻他们的负担,毕竟未来的物价只会持续上涨,不会下降。

家庭经济支柱

所谓“夹心族”,是指上有父母要奉养,下有子女要照顾,年龄介于30至55岁这个年龄层的一家之主。

他们除了需要奉养年迈的父母以外,更要照顾妻儿,身为家中的经济支柱,所有的经济负担都落在了肩膀上。理财规划对于这典型的族群是重要的,因为他们背负了非一般的使命。

寿命延长与少子化
需更多资金“傍身”

近年来,令大马人感到担忧的现象不断增加,包括国人平均寿命延长、少子化、子女与父母分居、迟婚现象加剧等,这些种种现象将加剧“夹心族”的经济负担,需要准备更多的资金“傍身”,才能在奉养父母与自己家庭的担子中取得平衡。

理财师萧伊妗直言,“夹心族"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独生子或独生女,在没有兄弟姐妹分担下,除了需要照顾父母,还得照顾自身的家庭及安排自己的退休计划。

若照顾外家开销更大

不仅如此,有些独生子婚后还得照顾伴侣的父母,即岳父和岳母,甚至整个外家,在开销方面极有可能是个“无底洞”。

她建议,要同时奉养父母又抚养孩子是件不简单的事,须以自身收入和能力来做规划,因为凡事都必须量力而为。

若想妥善做好理财规划,或许可采取巴仙率制度进行分配。

她建议,可将收入的30%分配供孩子教育计划、20%供个人养老规划、40%应付个人及家庭日常开销,以及10%用来奉养父母。

孩子教育费不可或缺

孩子的教育费规划是不可或缺的。除非未来希望孩子通过申请奖学金或贷学金就读,那就可免除这计划,并提高个人退休金或奉养父母的金额比重。

萧伊妗强调,无论如何,理财是属于个人的规划,以上的建议是为普遍性的规划,算是较为理想的比例。

父母有无收入不同预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若父母尚健康且还有工作能力,那只分配10%收入供奉养父母是没有问题的;反之,子女得准备更多的金额来照料父母的晚年生活起居。

萧伊妗说,如果父母已经退休,但没有退休金,那他们的生活费和医疗费都需要靠孩子,这可能是一大笔钱,那子女可能需要做个30万令吉的预算,来应付父母退休后20年的生活。

她解释,假设每年存款1万令吉,为期20年,这1万令吉涵盖父母的奉养金、医疗费或意外需求等,同时也已将通货膨胀率计算在内。

“或许对一般民众而言,每年1万令吉的奉养金略为高昂,但在合理情况下,父母是需要这笔费用的,特别是身体抱恙的父母。

“或许有部分人会认为,若不想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可以到政府医院接受治疗,就可避免缴付昂贵的医药费。”

父母医疗费不菲

萧伊妗直言,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在她碰过的个案,有独生子让父母到政府医院接受治疗,但每月仍需缴付千余元医药费。

她说,或许一般病症,政府有给予补贴,因而医药费较为低廉,但如果是严重疾病或大手术,则需要一笔庞大的费用,独生子或独生女就需独力承担这笔费用。

尽早做好医疗保险规划

萧伊妗表示,若认为1万令吉太多,那应趁父母还健康时,尽早做好医疗保险的规划,包括购买医疗保险。

毕竟,父母的健康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提早做规划也可减轻未来的负担。

“但如果无法做好保险规划,那每年1万令吉是最基本的预算了。有兄弟姐妹的话,或许可一起承担父母的费用,或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依照自身能力来奉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坦诚相对,不要独自承受重担。

“对父母和家人,以诚相待很重要,而不是让来自父母的财务压力来影响到自己的规划,最终只会两头不到岸。”

在孩子的教育计划方面,她认为凡事必须量力而为,薪金较低且拥有多负担的人,总不能计划让孩子到外国读书。除非这是必须达成的目标,那或许将会设法让目标实现。

不过,规划通常是根据现有的能力进行,若有目标,则须思考可以如何达成。

10%公积金用于投资
退休预算占收入20%

“夹心族”如何做好退休规划?萧伊妗认为,退休规划须占收入的20%。

如果“夹心族”有公积金存款,那么可从每月的收入拨出10%来作投资用途,例如投资股票或信托基金,或是经营小生意等。

大家须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预算,从中做好退休规划,至少未来可以达到理想的退休生活目标。

萧伊妗指出,根据统计数据,大部分国人无法单靠公积金来应付退休生活,但也有少数的案例是可以,例如“打工皇帝”。

“他们(‘打工皇帝’)在工作生涯中可能是不断升职,或销售事业做得很好,可以抽取很多佣金等。这类人一般在约50岁时,公积金内的存款就可达到100万令吉。

或靠公积金即可富足

“尽管宏观而言是不足够的,但如果清楚职业方向,或许能单靠公积金就足以富足退休。若会存钱投资那会更完美,即使提前退休,也绝对没问题。”

她重申,“夹心族”必须量力而为,依据自身能力做好财务规划、个人保险规划,也需要准备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无法预知的。

她提及,若不希望下一代步上自己成为“夹心族"的后尘,做好理财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尽可能在身体健康且还有工作能力时购买医疗保险,并做好理财规划,减轻子女的负担。

张永隆:收入多寡都有压力
万变不离妥善理财

通货膨胀、国家银行今年来已升息4次,加上经济增长放缓下,“夹心族”未来的生活品质或将降低。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说,大马在过去不受经济衰退期和冠病疫情影响下,每年的经济增长约4%至5%,而明年经济增长预计低于这个年均水平,预估增长4%。

他表示,这预测仅是以目前的情况而论,若明年美国、中国、欧洲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下行情况比预期更糟,届时我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任何时候都不能排除金融风暴或其他的冲击,这些都是很难说的。”

询及通胀是否已加重“夹心族”的经济压力,张永隆认为这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一切看个人的情况而定。

“高收入者若理财得当,就无太大的压力。反之,高收入却没有做好财务规划,甚至入不敷出,那无论收入多高,还是会备感压力。”

家庭与孩子教育优先
卢界燊:暂难规划退休

育有3名孩子的“夹心族”卢界燊(40岁,执业律师)直言,孩子的教育基金规划是个沉重的负担,因此目前他每月的收入主要都用来应付家庭开销和孩子的教育储蓄,自己暂时未有详细的退休规划。

尽管他早已了解到,光靠公积金不足以应付退休生活,但无奈的是,目前的情况不允许自己进行妥善的退休规划。

“我把孩子的教育费和家庭未来需要用到的钱排在第一,相信在未来只要努力赚钱,退休也将不会是问题,我一直都保持着积极的想法。”

虽开律师楼 开销仍吃力

合伙开设律师楼的卢界燊指出,孩子的教育规划占他总收入的30%,因为除了上幼儿园以外,也包括参与各类的才艺班。

然而,一家五口与岳父岳母的伙食费也由他一手包办,同样占总收入30%。

此外,奉养父亲与祖母的开销占其总收入10%,其余30%用来还债及存款。

卢界燊坦言,在通胀飙升下,目前的收入在应付所有开销上相当吃力,毕竟其律师楼未必每天都有客户找上门。

因此,必须通过努力创造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收入,例如做生意或投资。只要创造收入成功,那所有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至于未来如何避免孩子也成为“夹心族”,他直言未曾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对他来说,这似乎太遥远了,目前只希望可以尽量满足家庭的所需。

不过,若未来有机会留下任何财产或事业予孩子,将会指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避免成为“不努力”的人。

“尽管我的上一代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或事业,我从来也没有对这问题产生负面想法,不过我还是会努力赚钱,为家庭提供优质的生活。”

高级白领未雨绸缪
做兼职购储蓄保险

拥有2名孩子的蔡宗伦(化名)(31岁,集团营运经理)表示,其父母的奉养费是由4名兄弟姐妹所分担,而他与妻子都有工作,他本身负责全家的伙食费和医疗费、孩子的教育计划和保费、妻子则负责孩子的装扮费用。

他说,由于是双薪家庭,目前收入还可应付开销,但夫妻俩也未雨绸缪,都有在做兼职赚外快,以便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

“在个人退休规划上,我有买了些储蓄保险,也另有储蓄供退休时使用。”

在孩子的教育计划方面,他说,目前已为孩子购买教育保险和储蓄保险,供孩子分别在18岁和21岁时领取。

他认为,身为父母需要努力赚钱,确保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个人的每月收入分配,分别为30%作为生活费、30%作为孩子的教育费、20%用作规划退休金、12%用来奉养父母,以及8%用来支付保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