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打造独特体验·寻非中国饕客 大马榴梿拓多元市场

亲自到大马榴梿园体验生态旅游成为外国游客的首选。
【猫山王全球飘香·2】
独家报道:张燕苹
面对越南、泰国等邻国崛起,加上已投入市场的中国榴梿也能做到‘树上熟’,成熟度更有保障,让消费者可以实现吃自然熟的榴梿自由,作为原产地,马来西亚得榴梿业应何去何从?
业者向《南洋商报》表示,大马必须在传统优势和创新中找到平衡。除了巩固中国市场,还应积极探索其他潜在市场,发展多元化的出口渠道之外,也要发挥“引流”的作用,即把吸引外国游客来马消费。
“我国有条件利用榴梿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榴梿园参观、榴梿品鉴会等,吸引全球榴梿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
大马旅游促进局更放眼12个州属的旅游业者通过各种具吸引力配套,销售超过200万令吉的榴梿旅游(Durian Tourism)配套。
彭亨州农产品及生态旅游协会会长李碧强受访时表示,虽然榴梿生态旅游业前景看似大好,但实际上许多业者却面临着申请不到执照的困境。
他指出,吸引外国游客到来大马吃榴梿才是真正的赛道,疫情后,榴梿生态旅游需求旺盛,这不仅为外国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也为国家旅游业注入活力,并推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然而,繁杂的申请程序和高昂的土地税负担使许多业者却步,甚至不敢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
李碧强呼吁政府关注此问题,并采取灵活措施帮助业者合法经营,让他们更专业地吸引外国游客,进而为旅游业注入新动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很多业者的榴梿园位于私人土地和农业地,农业地占大部分。然而,当这些业者希望在农业地上合法经营生态旅游生意时,一旦向州政府申请营业执照,就会被要求将土地从农业用途地转为商业用途。
“问题在于,农业地与商业地的地税差异巨大,转为商业地后,地税成本将大幅增加,导致业者面临沉重经济压力。”
李碧强说,要解决这些问题,旅游部有必要和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共同指定政策,以产业价值为例,地方政府在估价时,避免以商业区的地价为标准。
“很多业者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改善设施,以发展榴梿生态旅游,但土地条件的限制和地税的压力却让他们的投资变得不切实际。”

李碧强
吁降低商业地税率
李碧强表示,政府需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为短期政策调整而造成长远的经济损失。
“当局应考虑让符合基本标准的业者获得经营许可,或降低商业地的税率,否则,榴梿生态旅游得潜力将难得到发挥。”
他强调,榴梿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为业者带来直接收入,还能通过连锁效应推动当地的餐饮、住宿和零售业,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吸引更多游客并提升地方品牌,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他认为,吸引外国游客来品尝榴梿,将成为推动旅游和农业双赢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以独特风味闻名的猫山王榴梿,已吸引了全球的榴梿爱好者。
“游客带来的消费需求将直接增加当地的收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真正实现地方经济的持续繁荣。”
果园生态游供不应求
在近期,有不少外国游客纷纷探问欲到本地果园体验生态旅游,但本地业者却未能有足够的供应,更多时候是处于客满的状态。
站在业者的立场上,他希望通过整合农业与旅游资源,把榴梿打造为一项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大马拥有许多优质的榴梿种植园,通过将这些种植园打造成生态旅游目的地,游客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参观榴梿种植或是拾榴梿的乐趣,还能了解榴梿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这种体验不仅增强了游客对榴梿的兴趣,也促进旅游业的永续的发展。果园提供了导览服务,让游客了解榴梿树的生长周期、种植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游客还可以参与榴梿树种植活动,甚至认领榴梿树,成为榴梿产业的一部分。”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验和市场推广,我国有望将榴梿旅游打造成全球旅游市场上的亮点。”

疫情开放后,榴梿生态旅游需求旺盛。
猫山王需注重品牌经营
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榴梿市场潜在价值将达到840亿令吉。东南亚国家纷纷赶上中国榴梿经济的列车,而大马的猫山王榴梿,作为高端市场的佼佼者,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和永续经营,同时多元化拓展出口市场。
然而,我国的榴梿如猫山王,是否只应依赖中国市场?实际上,新加坡、香港、美国和澳洲也是主要的出口目标。
无论是自然熟鲜果、液氮处理还是人工采割,每种出口方式都有独特定位和优势,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将有助于提升大马榴梿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馥禧园总裁张蔚舜指出,榴梿产周边经济非常广,例如榴梿相关的食品加工、衍生产品开发等,能够显著提升榴梿的附加值。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榴梿冰淇淋、糕点和果酱等都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榴梿产业的重点应放在鲜果出口和榴梿生态旅游两大方向。”
在鲜果出口方面,我国应加大对中国等高需求市场的开拓力度,利用液氮冷冻技术延长榴梿的保鲜期,确保榴梿能够以最佳状态运抵消费者手中。

张蔚舜
自然熟 人工采 急速冻
3方式出口榴梿
另一方面,据业者估计,未来大马的榴梿将以三种方式出口,即:自然熟鲜果、人工采割鲜果以及液氮急速冷冻榴梿。
我国曾通过树熟鲜果的方式将榴梿出口至中国的港澳地区,并在清关后24小时内供应到当地市场,赢得消费者广泛好评。这种熟鲜果因其天然成熟的口感和风味,具有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但却也是业者们在物流和清关时间上的考验。
至于液氮技术被业者认为是最可靠的榴梿保存方式,能在一年四季存储和销售。即使鲜果榴梿进入中国市场,液氮处理仍不会被淘汰,尤其是在季节性供应受限的情况下。
至于曾在去年5月间引起国内榴梿圈轰动的人工采割鲜果,目前我国业者则处在试水温的状态。
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种做法较为普遍。其优点是短期运输和存储成本较低,市场售价相对较为亲民。然而,这种方式对榴梿的成熟度把握要求较高,且在非榴梿季节无法销售。
对于大马而言,与邻国泰国和越南相比,船运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可能不具竞争优势,特别是相较于邻国可以通过陆路运输的便利。

陈绍厚
拟策抢攻高端市场
马来西亚果农总会长拿督陈绍厚则曾在受本报访问时提到,中国市场的开放使东南亚国家在榴梿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尤其对于大马的高端品种如猫山王和黑刺榴梿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他坦言,相比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和菲律宾,我国榴梿在运输时间和成本确实面临较大挑战。
“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在中国榴梿市场的表现,展现在市场份额、运输效率和产品定位的优势,我国需分析这些国家成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策略。”
他认为,我国榴梿产业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并通过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才能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
“即使在泰国榴梿旺季,中国对鲜果榴梿的需求持续增长,并有季节性高峰,因此要规划好出口策略。”
他指出,面对其他东南亚国家已进入中国市场,我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包括推广榴梿、优化物流链以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成本,同时与中国进口商合作。
明日预告>>多数园主无Mygap认证
相关报道:
体验大马节在北京引热潮 3天料创收300万

罗维坚
(北京18日讯)正在北京举行的“体验马来西亚节”吸引逾50家马来西亚企业参展,展示地道美食、热带水果及文化工艺品,预计可带来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约300万令吉)的总收入。
这次活动由中国马来西亚商会(MAYCHAM)、丰台区政府及马家堡街道办事处联办,并连续3年获大马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于上周五(16日)至今天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举行,已成为大马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指出,每位参展商每日可赚取2万至3万元人民币,取决于其产品类型。
“在超过50个展位及周末人流很高的推动下,3天总销售额有望轻松达到300万至500万元。”
今年的亮点是大马著名的猫山王与黑刺榴梿,以及椰浆饭、印度煎饼、咖喱角与拉茶等热门地道美食。
其他深受欢迎的展品包括马来西亚传统糕点及甜品,以及时尚生活产品如峇迪鞋及榴梿制品等。
访客也能欣赏马来传统舞蹈Joget及传统舞狮等现场文化表演,进一步展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大马驻中国大使拿督诺曼莫哈末致开幕词时说,这项活动反映两国人民关系不断深化及贸易关系增长。
榴梿成为焦点
“看到我们的国宝榴梿在丰台成为焦点,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仅在2024年,马来西亚出口至中国的榴梿已达4017万元人民币,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他补充,中国也在2023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380亿6000万元。
此外,大马驻华大使馆(农业)一等秘书茜蒂祖丽安娜指出,大马共带来超过150公斤猫山王及60公斤黑刺榴梿,以及120公斤黄梨及80公斤山竹,以在美食节上展示。
“这次我们不是来销售,而是为了向中国消费者宣传、教育及介绍马来西亚热带水果独特之处,特别是我们的榴梿与泰国榴梿、越南榴梿的区别。”
另一方面,大使馆参赞努鲁胡达提到,自体验大马节创办以来,大马妇女协会就一直积极参与。
“今年我们带来更多的椰浆饭和中国少见的炒牛肺。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咖喱角,我们也安排现场烹饪环节,让参观者有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