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种植进化新产业模式 华丽转身·猫山王全球飘香

【猫山王全球飘香·1】
独家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9日讯)中国打开榴梿市场使大马猫山王华丽转身,带动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种植高经济价值的猫山王,让这全球气味最强烈的水果在世界各地飘香!
在“百果齐放”的市场,我国榴梿行业多年来在挑战和机遇中同行,近年有许多原本是其他农作物如橡胶、油棕等种植人,也纷纷将原有的农作物由榴梿尤其是猫山王取代。
作为高吸金值的水果,榴梿已从传统种植出走新产业模式,如今也带动不少周边经济,如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外劳代理、餐饮业、产业、生态旅游等,而出口榴梿也从当初的冷冻果肉到整粒液氮,如今再迈入鲜果出口之列。
根据农业及粮食安全部于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榴梿的全球出口总额达11亿4000万令吉,占我国水果出口总值20亿1000万令吉的58.6%。其中,中国是大马榴梿的主要出口市场,2022年对中国的出口总额高达8亿8700万令吉。预计到2030年,榴榴梿的出口额将增至18亿令吉。

在2010年,何鸿燊曾因为喜欢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梿而空运到澳门品尝。2018年,再包机运榴梿,展现他的情有独钟。
赌王吃红 高官最爱
猫山王 另类外交大使
被喻为国宝级水果,甚至成为大马政府指定为“外交水果”的猫山王,曾经寂寂无名,一度被当作是普通的榴梿品种。
14年前,赌王何鸿燊用私人飞机从新加坡购买了100粒猫山王,航运到香港与朋友分享,当中包括彭亨劳勿所出产的猫山王。

时任旅游部长丹斯里黄燕燕把猫山王带到上海世博会,协助打开名堂后,引起中国市场的关注。
2010年时任旅游部长丹斯里黄燕燕把猫山王带到上海世博会,协助猫山王打开名堂后引起中国市场的关注,在短短数年即红遍全世界甚至供不应求,让一度每公斤约2至3令吉的猫山王价格一飞冲天,当市场缺货时,其价格可达每公斤至少110令吉。
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后来访问大马,并宣布允许我国猫山王和D24榴梿出口到中国。
身为大马猫山王榴梿重要产区的劳勿县,也被喻为猫山王之乡,是推动我国猫山王榴梿出口的重要起点。目前,县内有超过95%的种植物皆以榴梿为主,除了猫山王,也有黑刺等备受中国消费市场欢迎的品种。
劳勿猫山王也曾吸引两位中国驻马大使到来,包括前任大使拿督柴玺,他在2012年亲自到劳勿的榴梿果园品尝猫山王后,用“味道独特,先苦后甘,回味无穷”来形容这水果的独特魅力。

柴玺(左二)与黄惠康(上图)两位时任中国驻马大使亲自到劳勿参观果园和品尝猫山王榴梿。左为黄燕燕。
中国大使“忘不了”
于2017年10月中卸任的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博士,则在2月农历新年期间到劳勿考察。他受访时指一个猫山王的价值“胜过一只老母鸡”,而他对猫山王的喜爱已达到“忘不了”的地步,反映出猫山王在其心目中的高度评价。此后有不少外国如越南、泰国、印尼、中国等种植机构到来考察,也把种子带回相关国家试种,成就了今天猫山王在这些地方开花结果。
今年6月19日,马中也签署了《马来西亚新鲜榴梿对华出口植物检疫要求协定书》。随后在6月2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列明该国进口大马鲜果榴梿的植物检疫要求。
在首批获得注册的我国鲜果榴梿输华企业名单中,有33家企业入选,总年产量达1万7685吨。
产量方面,我国去年的榴梿总产量为47万1672吨,预计到2025年产量将增加11%,达到50万5853吨。目前黑刺榴梿占总产量的1%,猫山王占36%,D24榴梿占11%,甘榜榴梿则占38%。

许亚立(左)与许观兴父子从可可种植业全线转至榴梿业发展。
倡设榴梿产业园
本地榴梿业者认为,榴梿经济不应只限于出口,政府是时候重新规划,把猫山王及其他榴梿品种打造为大马旅游经济的品牌,吸引外国游客前来品尝榴梿,从而刺激本地经济发展。
劳勿原产业种植人公会主席许观兴认为,除了推动出口,政府应重新规划榴梿经济的发展方向,并考虑打造“大马榴梿产业园”。
他建议通过开发更多榴梿相关产品,运用蓝海策略以提升大马榴梿在国际市场的独特性。
他回顾道,数年前虽然时任政府曾重视榴梿生态旅游,但因冠病疫情导致相关项目被迫中断。
许观兴坦言,老前辈们从未想过种植榴梿可以发展到出口的规模,但如今猫山王不仅出口到海外,还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卖点之一:“时代不断进步,果农们必须为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现年36岁的他接手父亲许亚立的榴梿业务,除了从事液氮冷冻之外,也朝向榴梿出口行业。
他提及,村里的经济发展有超过90%与猫山王密切相关,近年来不少农民也将黑刺榴梿视为未来的重要目标。
传统种植转型现代化
至于原本种植可可的许亚立,也在近年来把种植主力放在榴梿种植领域上。
这就如接力赛,村里的农民一代接一代地传承,把传统的榴梿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型。
许亚立说,尽管转型带来更多经济希望,但榴梿种植者也必须面对各种技术难题,尤其是虫害问题。
这包括蛀果皮虫、蛀果虫、蛀枝虫、蛀树皮象鼻虫、食树皮虫、针孔小甲虫、钻树干虫等,不但对果实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更是直接威胁到榴梿树的健康与存活。
作为一位资深种植人,许亚立曾享有“可可王”的美誉,他意识到,榴梿产业的发展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鲜果榴梿包机输华缔造马中贸易新里程碑!
吁设技术小组防虫害
“长期以来,榴梿种植主要依靠农民自行解决各种问题,包括虫害防治。然而,随着榴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政府应当承担起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持的责任。”
许亚立呼吁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小组,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虫害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有效应对挑战。
“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对于我国榴梿产业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除了可以提高榴梿产量和质量,还能增强农民应对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遗憾的是,即使猫山王已走到国际舞台,却未见政府有榴梿产业的整体规划和更全面的政策支持;时代变了,竞争也变得强烈,榴梿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他指政府可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榴梿出口,制定吸引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榴梿产业的繁荣。
土地合法化刻不容缓
榴梿种植不仅仅是一个农业问题,它还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劳勿,提到榴梿经济,不得不提起已存在至少40多年的土地问题,非法芭榴梿种植人面对州政府把土地规划予财团统一发展引起争议。
劳勿国会议员邹宇晖指出,劳勿地区约70%的榴梿种植园为非法芭,但享誉全球的大马猫山王,却是从这些非法芭所产的。
“无地契农民为国家和彭亨州贡献很大,尽管过去数十年来,农民们通过各种方式尝试将这些土地合法化,例如申请租赁或直接购买土地,以转为合法耕作用途但不果。”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现有土地已无法满足榴梿种植的需求,由于缺乏明确的土地政策和执法当局的默许,农民们当年被迫开辟周围的土地继续种植猫山王。
尽管这一举措可能存在争议,但邹宇晖认为,早期政府的无能并不意味着人民不能自强,尤其是向来靠种植维生的华人新村村民,当年他们对农产品市场的嗅觉远超僵化的官僚体制。
“政府的农业政策跟不上猫山王市场的需求,间接导致猫山王无地契芭危机的出现。”

邹宇晖
申请地契租约无下文
邹宇晖认为,要是州政府将猫山王视为宝贵的资产,并在早些时候采取有规划的措施如租出更多土地给农民,同时拟定相应法规管控种植活动,以避免对环境和集水区的过度破坏,劳勿的榴梿产业发展将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困境。
“过去数十年,劳勿的榴梿农民一直在努力申请土地地契或租约,遗憾的是这些申请却迟迟未得到州政府的批准。这种拖延导致了农民在法律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他们的生计和产业的长期发展。讽刺的是,同一片土地,州政府却可以轻易地将租约让给大财团。”
“要知道,这些农民已在这些土地上耕作多年,并依赖榴梿种植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
邹宇晖指出,每个人都应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包括合理地拥有土地的权利。榴梿农民在劳勿耕种榴梿已有数十年之久,这不仅是他们的生计,也是其世代相传的产业,州政府有责任保障这些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并维持生计。
“对劳勿榴梿农民而言,拥有合法的土地租约或地契,不仅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期望,也是确保榴梿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他指若州政府能正视这个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将榴梿种植合法化,并通过合理的土地政策支持农民的发展,劳勿地区的榴梿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更何况猫山王是极具市场潜力的榴梿品种,州政府应当将其视为一项战略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农民合法化土地使用,并设计适当的法规以保护环境和社会利益。”
明日预告:猫山王之路该怎样走?
贴“本地”标签误导外国游客 猫山王产地造假毁声誉

陈绍厚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4日讯)虽然目前正值马来西亚榴梿的产量空窗期,但市面上依然可见大量贴上“本地猫山王”标签的榴梿,引发真假产地的疑虑。
据了解,这类状况在部分本地零售市场也有所发生,部分景点或热门品尝区的榴梿并非本地出产,却仍贴上本地标签,恐误导专程来马品尝猫山王的外国游客,影响他们对本地榴梿的印象,长远也将伤害国家形象。
针对不法商家借“马来西亚猫山王”之名售卖非原产或非正宗榴梿产品的行为,马来西亚果农公会已向政府反映,并建议采取多项紧急措施应对。
该会会长拿督陈绍厚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证实,有出现相关情况。
他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市场巡查小组,定期检查市场上的榴梿产品,对违规商家实施严惩。
他指出,为维护大马榴梿特别是“猫山王”的国际声誉,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并提高罚款。
他建议,所有商贩须在显眼处标明榴梿产地,明确区分本地与进口产品,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快速透过销售记录追溯源头,避免本地优质榴梿因假货而受损声誉。
“除了加强监管措施,果农公会也呼吁推动品牌宣传与消费者教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公众介绍正宗猫山王的特征与辨识方式,提高辨别能力与品牌认知。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假冒行为破坏马来西亚榴梿的声誉。只有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才能让‘猫山王’这块金字招牌在国际市场上长青不衰。”
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针对本地榴梿进入“产量空窗期”的现象,陈绍厚认为,这是整顿与升级的关键时机,产业各方应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以缩短生长周期并提高整体产量与果实品质。
“我国应加强榴梿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突出‘树上熟’的独特优势,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与美誉度。”
他指出,根据公会统计,全国榴梿产量比去年同期锐减约30%,主要受极端天气影响。近期的过量降雨严重干扰榴梿花期,导致影响授粉、果实发育不良,整体产量下降之外,部分产区的果实品质也受到影响。
虽然,高端品种如“猫山王”和“黑刺”的供应虽未至于“有钱也买不到”的程度,但因核心产区产量减少,优质果实供不应求,价格已较去年上涨约20%。
“公会将尽力保障重点市场的基本供应。”
设全链条认证溯源体系
陈绍厚说,为确保榴梿出口的品质与可追溯性,政府已建立完整的认证体系,规定所有果园须获得马来西亚良好农业规范认证(MyGAP),并完成农业部注册与审查,才能取得国家植物保护组织(NPPO)编号。
他说,出口榴梿需通过15项检测指标,包括农残安全与果实成熟度,只有“树上熟”果实才可获得产地证明和出口许可。包装与运输也须符合食品安全或良好生产规范,确保每粒猫山王都为正宗大马高品质原产榴梿。
“目前我国已针对包括猫山王在内的核心出口品种,建立起涵盖种植、收成、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全链条认证溯源体系,为出口筑起品质防线。”

应对越泰抢占市场
业者应推高品质榴梿
面对越南与泰国凭低价和高效供应链快速抢占市场,陈绍厚表示,本地榴梿业者坚持以高端品质立足国际。
不过,极端天气与产量波动仍对稳定供应构成挑战。
他说,鉴于各国在农业管理标准、产业政策与贸易规则上仍有差异,现阶段不考虑区域合作,而是专注强化本地产业根基。
他透露,业界将加大科技投入,携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研发先进农业技术,导入精准农业系统,以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与气候,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提高榴梿抗灾能力与整体产量。
同时,他也指出将推动生物技术研究,增强榴梿的抗病虫害能力,并鼓励果农依照各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合理规划种植区域与品种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许观兴
许观兴:业者应设明确标签
严格品控维护品牌声誉
劳勿原产业种植人公会主席兼榴梿出口商许观兴表示,零售业者有责任明确标示榴梿的品种与产地,避免误导消费者。
他说,对于慕名到我国品尝榴梿的消费者来说,本地业者有责任做好明确的标签,不能让来者混淆产地。
山寨猫山王困扰多年
“在海外,出现“山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梿的现象并非近年来才开始出现,实际上,它已经困扰了马来西亚榴梿产业多年。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热度飙升后,猫山王榴梿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仿冒品的泛滥也愈发严重。”
许观兴说,保护品牌的正宗性是当前最为紧急的任务。
他认为,政府必须严打“山寨马来西亚猫山王”,通过加强认证与溯源,并立法确保出口中国的榴梿品质可控、来源可查。
”只有通过严格的品控,才能保持品牌的声誉,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正宗的马来西亚榴梿。”
他说,猫山王榴梿的主要市场在中国,我国政府或可以与中方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猫山王的品牌保护和标准化认证,确保市场上流通的、猫山王榴梿都能够符合双方的质量标准,从而有效阻止假冒伪劣产品的进入。
“近年来,猫山王已成为中马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象征。通过“榴梿外交”,我国不仅扩大农业产品的出口,还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因此,保护猫山王榴梿品牌的正宗,也是维护马来西亚在国际市场上声誉的重要举措。”
大马榴梿产业现况面面观
● 极端天气影响榴梿品质产量锐减
● 推动生物科技创新提高抗灾能力
● 本地榴梿需以高端品质立足国际
● 维护马来西亚猫山王品牌正宗性
● 建议设巡查小组打假与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