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人无储蓄习惯·今朝有钱今朝花 没钱养老晚年不保

变老容易养老难(下篇)
独家报道:苏韵鸰
冠病疫情冲击国人的收入,退休危机看似“很遥远”,但实际上,当前不少国人的财务状况还未“回血”,更谈不上恢复至疫情前的光景。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提前领取公积金和抵押借贷的时间推移,许多国人未来将面对缺乏储蓄维持退休后,最低生活水平的风险,酝酿退休危机显然已逼近。
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大马经济监督报告,我国长年处于消费驱动型经济,从90年代末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左右,如今已达到60%,过度依赖消费外,也点出大马各州发展不一致出现贫富差距扩大与分歧。
大马的国民储蓄率在2021年占国民总收入(GNI)的26.5%,无论是公共和私人储蓄的增长皆呈放缓现象,反映国内消费主义上升趋势,而宽松的利率及合理信贷额度为投资提供支撑,过度依赖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白文春
资深经济学者白文春指出,我国的过度依赖私人消费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国民储蓄率从1998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下滑至2020年的25%左右低点,显然消费者一直动用储蓄来维持生活开销。
白文春也是本报专栏作者。他表示,家庭债务占经济的比例从2008年的60%上升到2021年的89%。这意味着,我国消费者将承担1兆4000亿令吉的债务,尽管约58%的贷款是用于购买房屋,但即使不包括房屋贷款,家庭债务的增加显示,一些消费者一直在增加举债融资他们的开销。
高负债家庭在扣除每月开销和偿还贷款后已所剩无几,可储蓄的收入已减少。

周志强
过度依赖公积金养老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创办人周志强形容,大部分国人没有储蓄习惯,反而“今朝有钱今朝花”,未认真看待退休养老一事。
他说,大部分国人总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相当“乐天知命派”,几乎对理财这方面不热衷,过度依赖公积金户头的退休金之余,却又选择提前领取公积金挥霍。
“退休金不足,钱不够用和生育率低已成常态,未来越来越明显。”
他以新加坡为例,不少乐龄人士都到快餐店或美食中心等从事服务业,或重返职场,大马以后也会迎来类似情况,延长退休年龄,在能力范围内继续在职场上打拼,存款养老。
延迟退休4大阻力
大马如果落实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料将面临4大阻力,分别是公务员、雇主、年轻一代和政治人物。
我国约3200万人口当中,人口与公务员比例为1对18.7人,养着逾170万公务员及90万退休公务员,每年公务员薪资加退休金高达1100多亿令吉,占财政预算案的三分之一,公务员与人民的“臃肿”比例,是全球排前5名。
公仆退休开销291亿
但在2010至2022年,我国13年的行政开销上,公务员薪酬及退休公务员开销都急速上升至2022年865亿令吉,退休开销则飙升至291亿令吉。
周志强认为,一旦延长退休年龄,公务员的退休金延迟提取,相信肯定不开心,而这个情况与英国、台湾相似,公务员可能会反对或抗拒延长退休年龄,如同剥夺了退休享福的福利。反之,政府需要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

萧伊妗
灵活政策减少反弹
萧伊妗相信,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士,可能是不满没有灵活性的退休政府,也就是必须得到政府同意,达到指定的退休年龄才能提取所有退休金。
“对于早已计划退休的人来说,这会让他们感到沮丧。”
她说,大马情况不同,可采取灵活模式,假设公务员选择提早退休(比法定年龄年轻),如此一来退休金也会相对减少。而公积金方面,则可选择在50岁之后逐步或分期方式提款。
她相信,具有灵活性的退休政策,应该不会造成太大的反弹。
延长退休年龄
就业机会减少
面对人力市场竞争日益剧增,萧伊妗表示,乐龄人士体力和劳动生产力下降,可能加重企业的负担之余,同时也降低就业机会,尤其刚毕业的学生,至于资深员工可能面临提前被解雇,最后更难找工作。
“这也是年轻人可能会抗拒延长退休年龄的原因之一。”
周志强坦言,退休年龄延长,将导致年轻人的工作机会相对减少,升职机会也受限。
雇主也会群起反弹,毕竟年长的资深雇员一般上薪酬较高,延长这些员工的退休年龄,将加重公司的营运成本,迫使公司需重新调整营运布局。

张永隆
老雇员生产力下滑
张永隆补充,延长退休年龄的坏处是雇员年龄大、薪资高,生产力却下滑,雇主觉得不划算,宁愿选择把工作机会给社会新鲜人。
不过,他相信我国政府不会贸贸然执行延长退休年龄,恐怕会引起反弹。
他指出,尽管国人近年“经历”各种大风浪的政治环境也淡然应对,反观这“不受欢迎”的政策可能燃烧另一波政治人物的唇枪舌剑。
拟退休金报告
规划储蓄目标
张永隆呼吁政府提供全面的国人退休金报告,依赖公积金的程度、靠子女赡养等情况外,也可以对比冠病疫情前与疫情后的差异,以制定更好的储蓄目标。
以日本政府为例,日本设立多种独立养老金制度,如公务员的“共济养老金”、雇员的“厚生养老金”、非雇员的“国民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不断改革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萧伊妗则希望政府推出更周详的规划,以新加坡政府为例,包括允许大屋换小屋、用房屋抵押套现过退休生活。
安老退休计划以房养老
周志强分享说,去年由马来西亚国家按揭机构(Cagamas)推出“安老退休计划”(Skim Saraan Bercagar,简称SSB),相信陆续受大众欢迎,选择“以房养老”模式退休。
不过,根据该机构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只有26份申请获批,过半申请者年龄介于61至70岁,其中46%是华裔、36%巫裔和9%印裔。
这项“反向抵押贷款”暂时只开放给巴生谷有资产、无现金的55岁以上国民申请。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